西湖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市编(中学第八册)信息技术课题第四课《因特网探源》教学内容分析: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深,而且离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又较远,因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所以本课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一个关于因特网发展史的小报告。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或要求为驱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最终的报告成果采用由学生评奖的方式,教师适当的奖励。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技能目标:1.继续熟练掌握利用关键字搜索。2.复习巩固保存搜索到的网页、网页中的文字。3.继续熟练运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情感目标: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去搜索信息、筛选信息,培养他们获取信息、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教学重点因特网发展史的搜索。教学难点确定搜索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教师引导活动教师叙述的方式学生(及媒体)活动设计意图人类因有梦想而伟大,因特网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延伸的虚拟世界中,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那么因特网是由谁催生出来,又是谁促进了它的成长与壮大呢?我国又是何时加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索,给出一个较全面的调查报告来。学生回答问题:有电脑、显示器等激发兴趣,引入所学教学环节2:小组合作完成关于网络发展的调查报告。同时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及媒体)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份关于网络发展史的调查汇总报告的样稿和一份需要同学们自己探讨完成的一个调查表格,(文件附在后)请同学们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小组的配合,在一节课中完成任务,对完成任务的小组,我们将评定出“最佳组合奖”“最佳成果奖”及“最佳创新奖”,努力!(最好有一板书课件)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3:任务实施步骤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及媒体)活动设计意图1.成立调查研究小组教师:下面同学们以同桌或前后桌的形式成立一个临时的研究合作小组,由2-4位同学组成,确定一名组长,组长进行分工:由谁负责完成网络发展史的调查汇总报告,由谁负责完成调查表格内容的填写,由谁负责最后的叙述讲解,由谁负责协调。教师:布置具体的要求:A.网络发展史的调查汇总报告要求主题围绕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加入因特网展开。大标题和小标题要醒目清晰。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美化。B.调查表格要求书写干净正确。2.展开调查汇总整理资料教师:已经明确任务的同学,开始着手行动,不清楚的同学在问老师或同学。提供的搜索引擎:教师:提醒同学们准确的确定关键字,正确迅速的选取信息,对完成发展史报告的同学要对找到的信息有所删选,报告尽量在一个页面里完成。教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3.汇总研究成果教师:因为时间的关系,网络发展史的调查汇总报告完成(或没完成)的小组,将文件保存到教师机指定的文件夹中,写上小组成员的名字。调查表上交给老师。教师:组织学生点评,认为自己小组完成的很好的,请上讲台展示,阐述(两个同学)。你们认为他们小组完成的怎样,与你们小组比?你认为他们能得到奖励吗?说出理由。教师:评奖,发奖。重在鼓励。学生:着手成立小组,负责分工。教师协调。学生:着手完成任务学生:保存,上交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学环节4:延伸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及媒体)活动设计意图在因特网发展过程中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奇闻趣事,如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谁发出的?等等,如果感兴趣,你们可以专门制作一个关于因特网发展过程中的奇闻趣事为主题的电子报刊,供其他同学阅读。也可以为其他同学提出一些关于网络的小问题,大家一起来研究网络史话风云变幻!教学环节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及媒体)活动设计意图本课应该以“探”为过程,以“源”为目的,以搜索引擎为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步认识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以下四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一个明确的方向。1.因特网的起源,我国正式加入因特网的标志,因特网迅速壮大的原因。2.ARPANETNSFNet两个网建立的时间,做出的贡献。完成表格。3.谁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它的主题是什么?4.最高域名CN是什么时候正式注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