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解数学题的金钥匙,在等腰三角形中,根据题目的特征,巧妙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解题,可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也可有效地防止某些错误发生,现举例说明.一.方程思想例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21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分析:这是几何中的代数问题,不妨考虑通过设未知数,利用方程(组)思想来解决.解: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分别为2xcm,底边长为ycm,则21,123yxx或12,213yxx舍174yx或.5,7yx答: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是5cm评注:方程(组)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通过设未知数,利用题意来设法建立方程(组),在求解,求出三角形的边必须用三角形边与边不等关系来检验,决定取舍.二.分类讨论思想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0,则其顶角为().A.400B.800C.400或800D.1000分析:因为并未说明等腰三角形中400的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需要对角进行分类讨论。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周长是13或14.三.整体思想例3:如图2,在△BAC中,AB=AC,AB+BC=13,AB边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求△BCD的周长.解:∵MN垂直平分AB交AC于D,∴BD=AD.又∵AB=AC,∴△BCD的周长=BC+CD+BD=BC+CD+AD=BC+AC=BC+AB=13.评注:本题若分别求三边长,则不易求解,而巧妙地应用整体思想求解严防等腰三角形中的“陷阱”一、利用顶角与底角不分设陷对于等腰三角形,只要已知它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就能算出其他两个内角的度数,如果题中没有确定这个内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必须分成两种情况来讨论。分类时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等腰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相等.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700,求∠B,∠C的度数.剖析:∠A可以是顶角,也可以是底角,因此本题有两解,当∠A是顶角时,∠B=∠C=550;当∠A是底角时,若∠B是顶角时,∠B=400,∠C=700;若∠B是底角时,∠B=700,∠C=400.二、利用腰与底不分设陷CNMDBA图2例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其周长分为12㎝和15㎝两部分,求三边长.即三边长为8㎝,8㎝,11㎝,或10㎝,10㎝,7㎝.例3.等腰三角形中,一边与另一边之比为3:2,该三角形周长为56,求腰长是多少?错解:设腰长为3x,则底为2x,则3x+2x+3x=56,∴x=7,∴腰长为21,剖析:当腰为2x时,底为3x,则有2x+2x+3x=56,∴x=8,∴腰长为16.变一变思路宽例如图,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60BQM∠.一、变结论若将题中“BMCN”与“60BQM∠”的位置交换,得到的结论是否仍是正确?二、变位置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60BQM∠?所以ACMBAN△≌△(SAS)。。所以60BQM.三、变图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60BQM∠?析解:原来是等边三角形变成了正方形,往往有的同学们在做了上面习题后,会猜想下面的结论也是成立的,但要经过推理、验证。如图,所以RtRtABMBCN△≌△(SAS)。所以AMBBNC.四、等腰三角形的证明题例5如图3,已知△ABC中,AB=AC,D、E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连结DE并延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DE=EF,求证:BD=CF证明:过D作DG∥AF交BC于G则∠F=∠GDE,DE=EF,∠DEG=∠FEC∴△DGE≌△FCE∴GD=CF又∵AB=AC∴∠B=∠ACB又∵∠ACB=∠BGD∴∠B=∠BGD∴BD=GD又∵GD=CF∴BD=CFACNQMBACQMBNADNCBQMABCFD图3巧构等腰三角形妙解题一、“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1、如图,在△ABC中,已知∠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DCE=10,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FEDCBA二、“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BM是∠ABC的平分线,AD⊥BM于点D,求证:∠BAD=∠DAC∠CMEDCBA三、用“垂直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15°,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B于点M,BD=8,求AC的长MDCBA四、用“三角形中2倍角的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例4、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于点D,∠B=2∠C,求证:ABBDCD分析:由已知AD⊥BC,∠B=2∠C,如果我们在CD上截取DE=DB,连接AE,就可以构造出两个等腰三角形△ABE和△AECEDCBA证明:在上截取DE=DB,连接AE,∵AD⊥BC,DE=DB,∴AE=AB,∴∠B=∠AEB,又∵∠AEB=∠C∠CAE=2∠C,∴∠CAE=∠C,∴AE=EC,ABBDAEEDECEDCD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