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等高线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等高线英文名称:contour;contourline定义1: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测绘学总类(二级学科)定义2:给定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值相等各点的连线。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天气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等高线与实际图的对照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目录特征分类特性判断地面坡形相关例题等高线图的判读编辑本段特征(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地面点,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图内,除了悬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图廓内相邻等高线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形态的特征编辑本段分类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个等高距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编辑本段特性(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5)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编辑本段判断地面坡形从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面的坡形: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3.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4.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渐缓,是凸形坡;5.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是凹形坡。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正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坡度的大小以及地貌形态等。根据它可以计算地面坡度、估算水库库容、平整土地、设计道路以及国防施工等等,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编辑本段相关例题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第1-3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c)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c)①200M300②300M400③100N200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a)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题】由于a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选C。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M400、100N200,故选C。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选A。是由于等高线基本原则:同一图上等高距一定相等。如图,在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应为0--4,A、B两条是闭合的,按照等高距原则,A(B的情况相同,一下我只说A了)的取值可能性有:0、4,注意一定不能取8或者-4,那样就超出等高距了(此处等高距为4)。如果取0,则A内部的高度有两种可能性0A4,如果取这个,那么A这条线就多余了,因为它内部和外部的高度相同了,所以排除,那么A内部只能是-4A0,这就叫小于小的同理,如A取4,内部应该是4A8,叫大于大的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⑦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4、等高线与温度:等高线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即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