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十二、十三章学习辅导第十二章控制基础管理的控制职能是对组织绩效的衡量与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得以完成。这是企业组织中从高层到基层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承担的职责。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控制的含义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在管理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控制工作是组织中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二、控制的作用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三控制的主要类型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可将控制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1.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2.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简言之,前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3.反馈控制: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工作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并分析成因,然后拟定纠偏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防止今后再度发生。四、控制系统及其特点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控制信息和控制措施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控制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控制系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3.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五、控制工作过程控制工作包括三个步骤: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纠正偏差。1.制定控制标准:要控制就要有标准。没有控制标准,就无法实施控制。制定控制标准,一要确定控制指标,二要制定控制标准的要求。2.衡量工作绩效:对照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是组织控制过程的第二步,它又可以分为两个小步骤:一是评定或预测计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进行实绩与控制标准的比较,并判定偏差的程度大小。3.纠正偏差:首先分析偏差的成因,然后采取包括改进工作方法、改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调整或修正原有计划或标准等措施纠正偏差。六、控制工作的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控制工作必须围绕既定的组织目标及为达成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展开。2.控制关键点原则: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3.及时性原则:一方面要求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纠偏措施的安排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4.灵活性原则:控制要有弹性,要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预案且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取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5.经济性原则:要把控制所需的费用与控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经济上的比较,只有当有利可图时才实施控制。一方面要求应有选择地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而提高控制效果。七、有效控制的要求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第二部分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A.领导B.组织C.控制D.决策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全面控制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A.内容B.范围C.对象D.环节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A.历史标准B.计划标准C.最高标准D.年度标准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A.价值标准B.实物标准C.收益标准D.成本标准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A.目的性B.多元性C.可检验性D.协调一致性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A.全局观念B.与计划协调一致C.建立客观标准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二、多项选择1.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行业主管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D.基层管理人员2.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等类型。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3.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4.下列选项,()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5.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灵活性6.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目标明确原则B.控制关键点原则C.刚性原则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三、判断正误1.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2.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3.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5.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6.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7.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2.B;3.A;4.D;5.A;6.B;7.C;8.A.二、多项选择1.ACD;2.AB;3.ABCD;4.ACD;5.ABC;6.ABD。三、判断正误1.√;2.×;3.×;4.√;5.×;6.×;7.√。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人员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1.人员控制系统构成: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控制信息主要有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人员履历、工作汇报、绩效考评信息等,控制方法包括直接监督、职位设计、人事调整、培训、股票期权、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2.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二、人员控制方法1.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为岗位或为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进行必要的调整。2.培训:确定培训需求,细化总体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3.授权: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有助于实现下属的自我控制,进而提高控制的有效性。4.工作汇报:要求下属定期或不定期地递交工作汇报是一种普遍的控制方法。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中心问题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和找出问题。撰写工作汇报时要满足客观性、典型性、指导性、证明性要求。三、作业控制系统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出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3.成本控制(1)成本中心。为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组织引用了成本中心的概念。工厂、部门、工作区都可以被当作独立的成本中心,而且其主管人员对其产品或服务的可变成本负责。(2)成本控制过程。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4.采购控制包括评价和挑选供应商,确定并执行经济订货批量。四、预算控制的程序第一步,深入了解企业在过去财政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在未来年度的发展需要,以此作为企业制定预算的主要依据。第二步,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企业的总预算,主要包括收入总预算、支出总预算、现金流量总预算、资金总预算、主要产品产量和销量总预算等,并粗略编制企业的预算资产负债表。第三步,将企业总预算中确定的任务层层分解,由各个部门、基层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本部门、本岗位的预算,并上报高层管理部门。第四步,企业高层决策者在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上报预算后,调整部门预算甚至调整总预算,最终确定预算方案,并下发各部门。第五步,组织贯彻落实预算确定的各项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予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五、零基预算1.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一切从零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以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2.零基预算的程序: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编制预算六、全面绩效控制系统构成1.控制客体:全面绩效是相对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而言的,它以部门绩效为基础,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2.控制主体:组建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3.控制标准:首先分析组织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组织文化的要求,选择关键的考评指标,设计控制标准。不仅要有财务评价指标,还应包含用于对组织流程合理性、管理制度有效性、组织文化健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的非财务性指标。七、财务控制1.损益控制:损益控制常用的财务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销售利润率说明某种产品获利的能力,而投资收益率则反映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2.流动性控制:主要用于检验企业资产变现并用于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进而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偿还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债券等长期债务的能力状况。3.运营能力控制: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八、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等四类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战略的实施轨迹,实现绩效评价—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第二部分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A.各级管理者B.员工的行为C.人事部门D.主管人员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A.培训B.直接监督或巡查C.股票期权D.人事调整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A.企业效率最大化B.企业利润最大化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D.节约成本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A.成本收益分析法B.供应链管理方法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D.预算控制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A.质量管理B.降低成本C.采购控制D.产品控制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