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对该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激励和领导、控制,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职能:是指对管理对象一定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和各种相互联系、依次更替的任务的总和。3.“科学管理”是泰罗在总结几十年试验研究成果和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并经系统化整理的管理理论,或称“泰罗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原理、人员挑选与培养、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工长制、例外原理等。4.霍桑试验是指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验活动,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5.系统管理理论是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它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试图建立系统模型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是卡斯特等美国管理学家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6.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卢桑斯等。7.“管理科学”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教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务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二、单项选择1.A2.C3.B4.B5.A6.C7.D8.B三、多项选择1.AB2.ACE3.ABCD4.AE5.AB6.ABD7.BC8.AB四、填空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2.处理各种人际关系3.赫伯特·A·西蒙4.提高效率5.指挥协调6.社交尊重7.令人满意最优化8.环境管理五、是非判断1.正确。一个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要受到组织内外部诸多要素的影响和制约。2.正确。管理作为一项工作,就是要使人们尽可能地用最少的支出,去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3.错误。因为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正确。不同的管理学者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5.错误。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6.正确。管理是一门科学,指的是期间存在一系列客观规律,管理作为一门艺术,指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和灵活性。7.正确。法约尔认为企业存在着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六种基本活动,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8.不正确。西蒙认为,决策包括搜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和评价计划四个阶段,选定计划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9.不正确。还应考虑到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六、简答1.答:(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3)管理的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5)管理的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2.答: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管理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3.(1)霍桑试验(2)工人是“社会人”(3)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提高效率。4.(1)内容:A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B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2)特点:A它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等;B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5.(1)“X理论”的人性假设(2)“X理论”的管理要点(3)“Y理论”的人性假设(4)“Y理论”的人性假设6.(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2)决策包括搜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和评价计划四个阶段(3)在决策的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4)决策类型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七、论述1.答案要点:管理的二重性(略,同第六大题第二小题)。学习和掌握管理二重性,对于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1)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同生产力一样,具有连续性,是不分国界的。(3)管理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4)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它同生产力发展水平情况相适应。2.答案要点:(1)管理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的管理活动必须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2)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同时还要有灵活的技巧。(3)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4)要保证管理实践的成功,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3.答案要点:(1)阐述两个以上现代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如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等)内容并进行简要的评析(2)论述现代管理理论的四个方面的突破;A对人的看法上的突破;B管理范围和组织要素上的突破;C管理方法和手段上的突破;D管理目的上的突破。4.答案要点:(1)“科学管理”的概念(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标准化原理、挑选和培训工人、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组织制、例外原理等)(3)“科学管理”的贡献或借鉴意义(如效率、管理基础工作、管理技术和方法、经济手段的运用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借鉴意义)(4)“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如管理范围、孤立人、机器人、单纯的经济人等方面的局限性)道德与社会责任一、名词解释1、道德: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决策人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2、社会责任:指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应承担的追求对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二、问答题1答:道德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和原则层次。道德可分为六个阶段:(1)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2)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3)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4)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5)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6)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2答: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1)道德的发展阶段的影响;(2)个人特征的影响;(3)组织的结构变量的影响;(4)组织文化的影响;(5)道德问题本身的强度的影响。3答: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对环境的责任:(1)企业要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特别要在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2)企业要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3)企业要治理环境。企业对员工的责任:(1)不歧视员工;(2)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企业对顾客的责任:(1)提供安全的产品;(2)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3)提供售后服务;(4)提供必要的指导;(5)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对投资者以及对所在社区均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三、论述题答: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有:(1)在招聘员工时注重员工道德素质的测试,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在组织中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并广为宣传,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和掌握;(3)高层管理者在道德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员工的表率;(4)为员工设立现实而明确的目标,以免对员工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引发道德问题;(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6)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最大限度地限制不道德行为的产生;(7)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使得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的情况下自主行事。决策一、名词解释决策: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二、单项选择1、(4)三、多项选择1、(1),(3),(4)四、填空1、例行问题(或程序化决策),例外问题(或非程序化决策)2、头脑风暴,名义小组,德尔菲五、简答1、决策的基本过程是:(1)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2)拟定备选方案(3)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选择(4)对于付诸实施的方案进行评估2、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是:(1)把握问题的要害;(2)明确决策的目标;(3)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4)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5)敢冒风险;(6)把决定过程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六、是非判断1、不正确该命题只是决策过程的第三阶段,决策过程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即(1)(2)(3)(4)(见简答1答案)七、计算(1)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2)结点④300×1.0×4—400=800(万元)结点⑤100×1.0×4=400(万元)由于800400故决策Ⅱ选择扩建厂房(3)结点①[300×0.7×5+(-50)×0.3×5]—700=275(万元)结点②[100×0.7×5+60×0.3×5]—400=40(万元)结点③[100×0.7×1+800×0.7+60×0.3×5]—400=320(万元)结论:由于32027540所以应选择第三方案,即先更新设备,若销路好一年后再扩建厂房。2、(1)根据条件绘制决策树(2)计算各结点的期望值结点②:20×0.3+14×0.5+(-2)×0.2=12.6(万元)结点③:12×0.3+17×0.5+12×0.2=14.5(万元)结点④:8×0.3+10×0.5+10×0.2=9.4(万元)(3)进行扶择由于结点③的期望值最大所以选择中批生产这一方案。计划一、名词解释1.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实际情况,权衡宏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2.通常指年度计划,是指根据中长期计划规定的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年度的各项工作所做的总体安排。3.政策是指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它是决策时评价方案的指南。4.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例行方法、步骤。通俗地讲,程序就是办事手续,它详细地说明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二、单项选择1.A2.B3.C三、多项选择1.ABCE2.ABCDE3.ABDE4.ABE5.ADE6.ABCD四、填空1.制订计划2.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3.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4.预算五、简答1.①目的性:实现目标是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计划工作必须确定目标为完成目标而分析,制定完善的计划。②主导性:指计划工作必须进行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以及控制工作之前,并且它是进行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③普通性:即普遍性,是指计划工作在各级主管上都必须进行。④效率性:指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并且能为管理活动提供指导,以提高管理效率。六、论述1.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因为计划是面向未来的,它能够通过预测未来,合理地处理未来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②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周密细致的计划能使部门各方面的活动有一个统一的安排,能很好地帮助主管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从而从日常的杂事中解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