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本章主要内容:创新概念的产生与涵义创新的类型与特性创新的基本内容创新工作的过程与管理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一、创新概念的产生与含义创新这一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年)首先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熊彼特还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开发一种新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之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定义: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发现潜在的需要开始,经历新事物的技术可行性阶段的检验,到新事物的广泛应用为止。理解:1、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的实践。2、创新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3、创新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请同学们想一想二、创新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创新与发明创造发明是指研究活动本身或它的直接结果,而创新是发明的商业化过程或商业化结果。创新=发明+开发。2、创新与研究开发创新并不等同于研发。研究开发活动,有助于创新。研究开发活动是创新的前期工作,创新还包括对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可把研究开发活动看作是创新的关键部分。3、创新与模仿、扩散创新的潜在价值一般都通过扩散逐渐实现。正是因为有创新到模仿再到扩散,才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改变。三、创新的作用不创新,就灭亡!——企业家亨利.福特三、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2、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3、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重要途径。四、创新的类型1.按制度状态分类创新分为程序化创新和非程序化创新。2.按创新的程度分类创新分为全新型创新和改进型创新。3.按组织方式分类创新可分为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创新。4.按组织程度分类,创新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5、按创新发生的时期来分类,可将其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第二节创新的特性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06.7.27一枚载有18颗卫星的俄罗斯火箭发射失败坠毁。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原因:1、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2、信息具有不对称性。3、创新的利润回报在事先很难估计。二、创新具有高回报率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当代毕升”王选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具有高回报率发明“视窗”(WINDOWS)的比尔·盖茨,31岁时成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39岁开始连续12年“霸占”世界首富位置。几十年间,盖茨统领下的微软帝国以对数字技术的创新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一个国家,而盖茨本人则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偶像三、创新具有创造性创新必须是创造性构思的结果。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创新,才能使创新者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胜利。四、创新具有综合性五、创新具有时效性六、创新具有动态性第三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组织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从事活动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的活动目标就要进行调整,每一次的调整都是一种创新。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学习、引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一)要素创新1、材料创新2、设备创新3、人事创新(二)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1、工艺创新2、生产过程组织创新(三)产品创新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和结构的创新(四)技术创新的源泉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3、过程改进的需要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5、人口结构的变化6、观念的改变7、新知识的产生三、制度创新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产权制度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经营制度的创新方向应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式。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不断调整、完善。五、环境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对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第四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创新有无规律可循?一、创新工作的原则1、创新与维持相协调的原则2、开拓进取、求实稳健的原则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奖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原则二、创新的过程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坚持不懈1、寻找机会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内部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的现象。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其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外部原因:(1)技术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2)人口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3)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4)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4)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有两家鞋厂分别派出销售人员去某岛上推销自己的产品。甲厂派出的推销员到了岛上以后迅速给厂部发了一份电报,强调鞋制品在该岛上无任何市场,因为岛上居民无一人着鞋,并表明自己亦将迅速归厂。而另一家厂商的推销员则迅速发电要求企业立即寄来大批货物,因为该岛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且目前尚无其他厂家参与竞争。同一事实,不同的观念,导致发展机会的不同。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则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机会。内部原因系统内部,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1)生产经营中的瓶颈(2)企业意外的成功与失败2、提出构想敏锐地观察到了不协调现象的产生以后,还要透过现象究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机会或将威胁转换为机会。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方法3、迅速行动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提出的构思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4、坚持不懈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三、创新活动的管理(一)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二)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三)制定有弹性的计划(四)正确对待失败(五)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1、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2、注意奖励有特殊贡献者和特别努力者。3、奖励制度要既能促进内部的竞争,又能保证成员间的合作。参考文献:1、《管理学》吴照云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第四版。2、《管理学》张兆响司千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3、《管理学原理》徐艳梅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4、《管理学》王凤彬李东(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5、《现代经济管理基础》,陈畴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6、《管理学》哈罗德.孔茨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网上参考资源:1、2、中国技术创新网3、4、5、6、思考题1、如何理解创新的概念?2、如何认识创新的重要性?3、创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创新的原则有哪些?5、如何进行创新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