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绪论〈一〉要与动机|兴趣与爱好|、理想与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等。〈二〉实质涉及以下内容1.管理应以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与人的生命、改善与提高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出发点2.管理应强调弘扬人性,给人以尊严,尊重人的人格,维护人的健康与和谐生存、发展的权利,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作用3.管理需要提倡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与体现人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4.管理要实现人员、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实现提高生产效力与利益,改善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三〉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四〉角度加强人际关系的建设与改善人际关系应坚持1正确认识有效的交往原则2合理运用人际友好策略3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4重视角色互易,设身处地思考与处理人际关系5正确学习与运用“PAC“分析方法〈五〉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2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与开发的理念3突出主体意识与主人翁精神的观点,强调人是企业与行政机构的主体,职工是企业与行政机构的主人,必须依靠职工个人、团体、组织、领导等4强调人际互动的管理理念及系统论的管理思想,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构建良好团队心理气氛与组织形象〈六〉理学家雨果闵斯特伯格被人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于1933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一〉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被为“科学管理法之父韦伯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二〉科学的基础——运筹学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系统分析现代管理科学的灵魂——决策论〈三〉论的发展促进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趋势1组织方面出现了职务扩大与丰富、矩阵与权变式组织的采用计算机影响几组织形态的变化、国际性企业组织与全球混合组织的出现、学习型企业与组织的发展2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知识型、科技型与创造型人才越来越被重视3领导类型中的权变式、文化型、魅力型、变革型、学习型已成为新的发展动向4策划方面的长中期计划、整体策划、规划预算制度、决策权的加强与分授5从强化销售环节想各种营销策略采用的转化6经济与行政管理也越来越向适应开放式的全球经济与综合系统的方向发展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一、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二、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1、刺激物强度的影响2、活动性刺激的影响3、重复性刺激的影响4、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影响5、知觉情境的影响三、社会知觉---武德沃斯四、归因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五、常见的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2、认知性归因偏差3、动力性归因偏差4、其他归因偏差(性别、文化、价格)第四章个性差异与管理1、能力的二因素学说:斯皮尔曼提出的,他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别因素S构成的。2、创造能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3、能力的差异与管理:(P104)培养与开发管理层与员工的创造力可采用如下的方法:①保持自尊、好奇与探索心理,激发创造力;②营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延缓评论;③坚定理想信念与信心,培养创造性人格倾向;④鼓励与培养首创、独创、创新精神和品质;⑤开放潜意识,巧用酝酿技术与效应;⑥使用头脑风暴,开发想象力与创造的方法,掌握创造的技法;⑦左右脑的⑤协同及理性与直觉结合,经常采用理性与发散、直觉与形象思维训练的方法;⑧经常采用各种强迫关联技巧,使两个不同事物的属性进行强迫性联想;⑨培养良好的学习、探索、创新的个性或人格品质。4、企业领导要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领导应考查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据此安排适当的工作,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术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管理能力应了如指掌。②摆正文凭与才能的关系。③应注意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④应注意性别与年龄的差异。⑤应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以利其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5、血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A型血者内倾保守,属粘液质;B型血者外倾进取属多血质;AB型血者是混合型;O型血者对人对己都积极进取,属胆汁质。6、如何根据人的性格差异来提升领导艺术与管理效能?(P117)①主动型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的主动意识强,往往表现出开拓精神。②被动型的人比较注重物质利益、工作条件和人际环境,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责任心,而不是进取心,思想内涵也比较简单。③个性突出,缺点、弱点明显和能人,一是要使其扬长避短;二是要做好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工作;三是要放开一点,采取忍耐和期待的办法。④对有特殊才能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第五章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1、有效目标设置的流程是:①就目标达成一致意见;②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是好的做法;③将每个目标都单独用一张纸写出来,不超过250个字;④反复阅读每个目标,每次约花一分钟时间;⑤每天定时用一分钟时间来评估自己的表现;⑥审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目标相一致,如果有差距,寻找原因并进行行为修正。2、需要是引发动机和行为的源泉与动力基础。3、人的需要具有以下特征;①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②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③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④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4、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点;1)、激励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形成一个诱导因素集合群,以满足员工的需要;2)、激励机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用组织目标和团体目标来指引员工个人的努力方向;3)、激励机制设计的效率标准是其运行的有效性,将激励目标实现与运行费用适度、信息的有效处理与信息成本的合适、员工个人需要与诱导因素有效联系起来;4)、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是分配制度和行为规范;5)、激励机制运行的最佳效果是在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员工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5、奥德弗提出“生存、关系、成长”的ERG需要理论。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系统;人际关系;工资;工作安全性;个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地位;生活条件。2)、激励因素: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承认;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个人成长发展的可能性;职位升迁等。7、强化的基本方式与种类有:1)、正强化;2)、负强化;3)、惩罚;4)、消退。8、强化管理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2)、采用负强化手段要慎重。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4)、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第六章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一、提升工作满意度的主要方法和策略有哪几种?1.从领导者、管理者及员工自身进行自主选择,使工作变动有趣,做自己想做的事,2.给予公平的激励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将人和工作进行有效匹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促进成长与发展4.鼓励员工设计工作,使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本身变得有吸引力和创造性,进使员工得到更高的兴奋和满意度。二、心理契约---施恩等三、员工心理契约类型分为4种:1、交易型;2、过渡型;3、平衡型;4、关系型。四、组织承诺研究对管理有哪些重要的作用?P145五、员工忠诚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哪些?1.对员工适度授权;2、公平的评价;3、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4、尊重人才,人尽其才;5、给员工表达情绪与合理宣泄情绪的机会。六、职业倦怠-----费登伯格1974年提出的七、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缓解1、改变产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即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工心理管理活动)八、在企业和各级组织中推进EAP服务与管理应注意哪几点?首先,应开展国际性与本土化相结合的EAP培训、交流与研究;其次,争取各级组织结构和高层次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认同,支持,并开展有效的EAP活动;再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推广活动,使员工认同与接受EAP,并参与EAP服务与管理活动;最后,随着EAP的深入开展,应逐渐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休系,并明确规定EAP在企业如何正常地运行和执行。第七章团体行为与管理一、梅奥提出了正式团体不同的非正式团体的概念。二、团体对个体的作用1、满足成员的安全需要2、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3、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各自我实现的需要4、增强成员的信心和力量三、士气高昂的团体有哪些特征?1、团体的团结来扑克团体内部的凝聚力,2、团体内的成员之间没有分裂,3、团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及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4、成员之间及成员对团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5、每个团体成员都明确地掌握团体目标,6、团体成员对团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抱肯定和支持的态度,7、团体成员承认团体的存在价值四、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团体的规模;2、团体的一致性;3、团体的气氛;4、问题的性质;5、个人的个性特征。五、高效率的团体有哪些特征?P165六、管理、建设与塑造高绩效的团队应做到哪些?P166七、意见沟通的作用?P167八、人际关系的“PAC分析”模型----柏恩,他认为人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即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九、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距离与交往频率2、相似性与同质3、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4、能力与专长5、仪表十、决策是管理的灵魂与核心,决策是组织与团体管理成败的关键。第八章组织行为与管理第一节组织的概述一、组织的功能P2081.整合功能2.协调功能3.维护利益的功能4.实现目标的功能二、韦伯被管理学界称为“组织管理之父”P208第二节组织设计与工作设计一、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P2141.直线式的组织结构(泰勒的直线式)2.职能式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4.矩阵式组织结构5.事业部式组织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二、工作设计P218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结果的反馈等五个方面。第三节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一、组织变革的动力P2211.组织变革的外在压力(1)社会政治压力(2)技术进步压力(3)市场压力2.组织变革的内在压力(1)企业战略(2)组织成员特征(3)组织成长二、提出组织改革过程的基本环节P2231.分析研究组织的内外观环境因素,找出需要改革的问题;2.思想解放,提高认识,引导企业人员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3.通过企业诊断,确定企业目前状况能否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进一步明确企业问题的关键所在;4.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讨论,从许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5.根据选定的方案实施改革,这是改革的实际行动阶段;6.评定改革后的组织效果。三、组织发展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P226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2.以组织文中心的组织发展3.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发展4.以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为中心的组织发展。第九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第一节组织文化建设第一小节组织文化的概述:(二)组织文化的结构典型的组织文化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每个层面都包含不同的内容。三个层面围绕一个中心形成同心圆体系,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结构。三个层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完整体系。1.物质文化层。(1)企业面貌.(2)产品的外观和包装.(3)技术工艺设备特性.(4)纪念物.2.制度文化层。(1)工作制度.(2)责任制度.(3)特殊制度.(4)特殊风俗.2.精神文化层。(1)组织经营哲学.(2)组织精神.(3)组织风气.(4)组织目标.(5)组织道德.(四)组织文化作用。1.行为导向作用。2.行为激励作用。3.行为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