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30分)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个体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激励理论,即如何调动人的2、“经济人”“经济人”原文为Rational-econornicman,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3、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群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识。4、态度态度是指个人对待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5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6、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目标、诱因、反馈信息,可控制可变化的环境刺激等。7、正式群体是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组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8、双向沟通技术所谓双向沟通技术,就是指有效的面对面的相互交往,比如某甲对乙发出信息,开始沟通,而某乙必须回答某甲的信息才算完成这次沟通圈。9、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社会关系,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人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10、领导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活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二、简答题(30分)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管理措施:1)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即:“胡萝卜2、社会知觉的特点?社会知觉是指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虽然一个人认识别人能力的发展开始得很早,但是思想正确、全面地认识别人,很好地运用社会知觉这一社会现象,就必须了解它的特征。社会知觉的第三个特征是不同于对自然现象、对物的知觉。3、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几种?(1)参与改变。参与改变是指通过引导目标对象参与各种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2)宣传改变。宣传改变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讲座等),把信息传递(3)说服改变。说服改变也是一种广义的宣传改变,只不过这是一种劝导者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交换意见从而改变态度的方法。(4)规范改变。规范改变是利用群体规范的强制力、约束力,或者采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迫使目标对象去了解劝导者发出的信息,促使其逐步改变态度的一种方法。4、什么是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5、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1)有效性原则2)管理幅度原则3)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4)责权对等原则5)协调原则三、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群体内聚力?2联系实际谈谈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及外在动力主要有哪些方面?(答案略)四、案例分析题新华服装厂,把缝制一种新款式服装的任务同时分配套给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两个车间工人的人数差不多。这些工人原来缝制服装的基本操都已掌握,但缝制这种新式服装还是第一次。第一车间的李主任把缝制一套服装过程分为30道工序,每个工人从事指定的一道工序,使工人的操作简单熟练。第二车间的王主任却把这些工序归并到7个岗位到完成,并规定每人可以在这些岗位上轮换工作,使大家都能熟练缝制这种服装的全过程。开头两个月,第二车间的生产进度比第一车间慢。但第二车间的工人对自己车间的做法比较满意,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快了生产进度,到第三个月,第二车间的生产进度超过了第一车间。问题:1、为什么第二车间的生产进度会超过第一车间?这件事说明了什么?2、根据领导权变理论分析,是否在任何情况下,王主任的做法都比李主任的做法有效?(答案略)《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二一、名词(30分)1、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状态以及群众行为特点,它包括群众凝聚力、群体士气、群体中的信息沟通、群体的冲突与解决、人际关系的测评与改善等问题。其中核心2、““社会人”原文为Socialman,也称“社交人”,是指重视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轻视3角色知觉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规范的识。准的认识。一般可以从感情或情绪、动机,对社会的贡献,在社会上的地位、个性心理特征等角度4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给人留下的知觉具有强烈的影响。有些时候,左5、归因归因又称因果归属,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出这些行为内6、意向成分7、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8、从众行为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之下趋于一致。当然,这种一性有两大类,一类是被迫服从,一类是真正的自觉接受。9、领导权所谓领导权是指一个人因为具有某种地位或素质而获得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用来影响别人,使别人根据他的劝告、建议或命令行事。10、成就需要的一般概念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由成就需要所诱发的成就动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动机,在心理学上又称为“A”动机。二、简答题(30分)1、“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基本观点:(1)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2)由于技术的发展与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因此,人们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乐趣和意义;(3)工人对同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织所给予的经济报酬,更加重视;(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34)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5)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2、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几种?(1)参与改变。参与改变是指通过引导目标对象参与各种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2)宣传改变。宣传改变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讲座等),把信息传递(3)说服改变。说服改变也是一种广义的宣传改变,只不过这是一种劝导者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交换意见从而改变态度的方法。(4)规范改变。规范改变是利用群体规范的强制力、约束力,或者采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迫使目标对象去了解劝导者发出的信息,促使其逐步改变态度的一种方法。3、什么是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心理过程。当个体遭到威胁而产生强列焦虑时,往往于不知不觉之中,用他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与现实世界相矛盾的关系变换成相适应的关系,从而缓和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这种解决烦恼,减少内心冲突和不安,保证心境安宁的方式,被称为自我防卫,又称为心理防御机制。4、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1)距离远近或空间差别(2)态度的相似性(3)需要的互补性(4)交往的频率(5)个性特征(6)仪表的魅力(7)兴趣爱好的一致性(8)年龄的相似5、什么是领导有效性?它有哪些特征?领导有效性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目标所获得的领导效率、效果、效益的系统综合。领导有效性的特征(1)领导目标正确,对社会有益(2)领导者具备现代领导的基本素质(3)令行禁止,行动统一(4)被领导者自觉主动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5)群体成员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实现群体目标(6)领导者根据群体所处的环境采取灵活的领导方式三、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答案略)四、案例题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付挫折。(答案略)《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三一、名词(30分)1、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组合起来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在组织环境2、行为科学行为科学从广义上说,是指包括部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有关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涉及多种学科的边缘科学。3“复杂人”的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就个体的人而言,其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而各不相同。其二,就群体的人而言,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因此,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4、个人倾向归因个人倾向归因又称内部原因归因,即将一个人行为的原因归为个人自身特点,如性格、信仰、兴趣、情绪等。5管理者的可信度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专家身份、人格特征、仪表、态度及动机等。6个体遇到挫折时,放弃已经成熟的程式而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处境和问题,或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谓之退化。7、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8、从众行为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之下趋于一致。当然,这种一性有两大类,一类是被迫服从,一类是真正的自觉接受。9、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所而临的决策情境、其事物的发生只有一定的概率可能性,决策者作出抉择时承担着决策所期望的结果可能不发生风险;10、直线制组织结构直线制组织结构是最早使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其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的,各级行政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设置简单、权责分明、信息沟通方便,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二、简答题(30分)1、挫折的含义?挫折产生的条件?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产生的条件有(1(2(3(4(5)对挫折情境的主观知觉与体验,产生心理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第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高级需要,爱的需要起着中间过渡作用。人的需要次序由低至高逐级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第二、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但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不像间断的阶梯,低一级的需要不一定完全得到满足才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需要的演进是波浪式。较低一级的需要的第三、低级需要是有限度的,一旦得到满足,但不再成为积极的推动力和起组织行为的作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需要—激励—行为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行为激励过程的共性。它还强调了人的内在需要是激励主要诱因,强调了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对动机的激发和影响,批判了人的行为是单纯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