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篆刻讲座龙范江湘中人氏九峰斋鼠龙轩主人.自号雅墨龙风自取江山如画.静坐常思已过,闲步长想未来.丁亥夏月于羊城,借丙戌庐陵之作.赣庐陵井冈山学院社团联合会篆刻艺术协会会长作.第一讲:篆刻常识一.什么是篆刻:中国书画离不开篆刻。那么究竟什么是篆刻呢?有人说那些章子不就是篆刻吗?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大家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自人类社会进入初级阶段社会以后,出现了私有制,人与人之间出现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现象。为了防止欺骗假冒就需要作为信物和凭证的东西,印章就这样产生了。印章最早称玺。因为盖印用手按,印字的本意抑就是按,所以印又成为玺的另一个名称。春秋战国时人人可以称自己所用的印为玺。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规定只有皇帝使用的印章称玺,臣民使用的印章称为印。汉代又出现章或印章;唐代武则到讨玺字与死字读音相近,改称玺为宝;宋代有人称收藏图书用的印为图章;元代出现花押印,印又可称为押;后来又出现半印、关防、条记等称谓。元代以前,制印的材料大多是金、银、铜、玉、象牙、犀角等硬质材料,没有专门的工具是无法刻制的。因此都是由文人篆写印文,工匠铸造或刻凿制印。元朝末年王冕2首创花乳石治印,文人找到了理想的印材,特别是文彭以灯光冻石治印,影响很大。从此,文人不但篆写印文,而且刻制印章为了艺术创作目的而产生的篆刻出现了。明王文浩在《小石山房印苑》中说:由官而私于是乎有名印,而石于是乎有篆刻。现在我们小结一下:所谓印是一个大的概念,所有用以征信的印章都是印。而篆刻则是指末明清以来,文人出于艺术的需要而制作的印章。也包括古代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印章,都可以称为篆刻。同时篆刻又指为了艺术欣赏的需要而进行印章创作这种过程。二.印章的形式和分类:古代的印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官印;二是私印。秦以前的印章一般称为先秦古玺。秦印和古玺有区别又有联系。西汉初年继承秦制印章很难和秦印分开。后来汉印全盛阶段,印章艺术出现第一个高峰。魏晋六朝以后印艺衰微,唐宋以降,官印出现九叠文。元明清官印都和艺术关系不大。私印则有姓名印、字号印、斋轩别号印、收藏鉴赏印、吉语印以及闲章等等。姓名印一般就是XXX印或不用印字,就是自己的姓名。或XX之印、XX印章、XX印信、XX唯印、XX私印等等。姓名印以白文为多,如刻朱文以仿古玺、秦印为多。字号印古人多用之,一般在印中不出现印字,多用氏字,如:【赵氏子昂】。斋轩别号印据传最早的斋轩印为唐李泌的【端居室】一印。斋轩一般是给自己起居的地方,书房起的名字。如:米芾有【宝晋斋】。别号是文人自己起的号,如: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收藏鉴赏印,收藏的古代珍本善本书,名帖等用印,如XX收藏、考藏、珍藏、珍玩;鉴赏如XX鉴赏、清赏、过眼、核订、审订等。吉语印,古代有许多人佩戴用的印,印文都是吉祥语,如长寿、长乐、日利、宜有千方、宜子孙、出入大吉等。3成语印,后来逐渐演变成闲章,是篆刻作者大有用武之地的所在。此外还有一些神迁就胜,辟邪印,如黄神越章等,现在已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印章的表现形式很多:朱文印、白文印、朱白相间印、多面印、子母印、异形章、半通印、连珠印、肖形印、鸟虫篆印、以及押署印等。朱文印又叫阳文印,就是印文为红色的印。白文印又叫阴文印,就是印文为白色的印。朱白相间印是指印文一部分是白文,一部分是朱文,有:一朱一白、二朱一白、一朱三白、三朱一白等多种形式。多面印指印章很多面都刻印,有:两面印、三面印、多到六面印。子母印又叫套印,就是一个大印中部挖空,中间放入一个小印。有的再挖空,再放一个小印,多到四套印。异形章也就是:自然形章、隋圆、腰圆、葫芦形等印。半通印是古代下级官吏使用的条形印。连珠印指同一印上一分为二或三、四、分刻姓名等字,有:二连珠、三连珠、四连珠等。肖形印,一类是纯图画形式;一类夹有文字。鸟虫篆印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印,印文笔画摹拟鸟、虫、鱼的形状构成,装饰性特别强。押署印在元代出现得特别多,许多印中出现难以辨认的图案或文字,以防伪造。元押多作长条形,上为楷书姓字,下刻署押。还有一些印式这里不再一一介绍。现在谈谈印钮。印钮是印章上部的雕刻。简单的像一片瓦覆盖其上,称为瓦钮;有的像一只斗覆盖在上面,叫复斗钮;有的像一只鼻子叫鼻钮;还有环钮、桥钮、亭钮、台钮。最复杂的是一些动物钮。如:龙、凤、虎、狮、骆驼、比较常见的是龟钮。封建时代多从钮上区别官爵的大小,这里规定很多,涉及许多专门知识,我们了解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三:篆刻的源流:真正意义的篆刻虽然在明清才出现,然而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仍然是今天取之不尽的源泉。古玺一般指战国古玺,有官印和私印两大类。私印大都刻姓名、吉语、图象等,形式多样,变化很多,古玺大多是随身佩戴的,都有印钮、铜印为多;玉印很少;纯金、纯银的古玺是没有的。汉代才出现纯金纯银的印。古玺文字奇丽瑰异,历代都有许多人取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4秦统一中国以后,车同轨、书同文、对印章也有统一的规定。秦印的一般特征是:1)白文居多;2)多有田字格,日字格,甚至目字格;3)官印尺寸较统一,都在2-2.5厘米之间;4)字体采用小篆。总体特征是:书体章法较为划一,不象古玺复杂多变。明清以来,许多篆刻家都提倡印宗秦汉,秦汉印是我国篆刻史上第一个艺术高峰。汉印与古玺秦印的不同点主要有:1)篆法采用缪篆,笔画有增有减;2)白文为主这是由于实用的需要;3)布局变化更多,风格丰富多彩;4)印文比较多起来了;5)出现了急就章,极有天趣,为汉代所独有;6)私印的形式和秦印不同,印文上多出现印、印信等字。印式出现一朱三白等朱白相间印,还出现子母印、六面印等。魏晋时期的印章如未标明时代,与汉印很难区别,一般也就算作汉印了。汉印总体特征是:取消界格,进一步简化字体及字体趋方,带有隶意,章法布局更趋完美。在此我们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封泥。秦汉之际,印章主要用作封泥,以防被人中途拆阅。办法是把简牍捆扎好后,在外面加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把它和简牍一道捆好,用一团软泥捺在方槽里的绳子上再盖上印章。这就是封泥,也称泥封。由于长期以来封泥的作用,方法没有弄清楚,清代后期仍有人认为它是铸印用的印范。直到王国维才把这个问题考证清楚。吴昌硕首先把它作为艺术取法的资料。封泥是秦汉时日常用印的印蜕,它真实地再现了秦汉印的实际面目,是学习秦汉印的宝贵资料。封泥印线条方中带圆,挺劲浑厚,富于拙趣,特别是自然形成的边线,虚实离合,变化多端,可资启发和参考的地方很多。唐宋以来,篆刻艺术衰微。印面越来越大,为了填满印面,出现了九迭文印,屈曲文字笔画,以塞满印面为能事,是一种艺术的反动,不值得效法。元代赵孟兆页等人倡导的圆朱文印给印坛带来一点生机。圆朱文又称元朱文,印文都是朱文,圆润流动、宛转秀逸、极为可爱。元末王冕首先采用花药石入印。花药石也就是花乳石,学名叫叶腊石,现在常见的印石如青田石等都是叶腊石,这种石头硬度在1.5度左右,脆糯面适刀,从此文人找到了理想的印材。由于王冕生活区域偏狭,影响不大。明代中叶,文彭用灯光冻石刻印,标志着文人篆刻的真正开始。在此以前文人只能篆不能刻,自此文人才参与篆刻的全过程。中国篆刻史上第二个高峰--明清流派篆刻出现了。5文彭所刻的印章【得汉人、元人神髓】,曲雅古朴。他确立了篆刻以六书为准则。把篆刻艺术从实践上纳入汉印的轨道形成吴门派。安徽何震亲授文彭,在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作品表现出一股猛利的气势。学他的人很多,形成黄山派。苏宣的篆刻受文彭的启发,篆宗碑帖、独成一格,称泗水派。以上三人代表第一代文人篆刻家,确立了篆刻法度,形成一定的规模。朱简,汪关开始了新的开拓,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刀法的研究上。汪关取法汉印平实一路,用刀光洁工稳,既不同于何震,也不同于苏宣,致力于冲刀的效果,所作静逸儒雅、极少露出刻刀转折朱简取赵宦光的草篆入印。使用切刀,强调表现笔意。提出使刀如使笔的论点,标志了篆刻艺术刀笔的结合。朱简着意追求刀痕的显露,致力于切刀的创新,对后世丁敬等人影响很大。清初程邃开创了徽派,白文宗汉印,沉郁顿挫;朱文以钟鼎文入印,宗法古玺。作品苍老浑朴、力矫明代习气、别树一帜。清乾隆年间,有感于古人篆刻思离群的丁敬,开创了浙派。探汉印的精华,撷六朝唐宋之妙,存元明之长。非常强调铁笔的笔意。他使用碎切刀表现笔画中的顿挫和涩势,线条古拗劲折,浑厚拙朴,富有金石气息。他的创作标志着篆刻进入了刀趣的新境界。浙派的主将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合称西泠八家。赵之琛(次闲)称为浙派诸家的集大成者,但晚年习气较重,忽略了注入新的东西。浙派由此逐渐式微。几百年来,浙派影响深远,许多篆刻家都从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与浙派兴起几乎同时,淮南地区又产生了一位杰出的印人,这就是邓石如。他取汉人碑额生动之笔,以变汉人印用隶法之成例,用自己的篆书书体入印,标志着:书以印入、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篆刻和书法紧密结合的开始。他的印作始终贯穿着个人的书法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黄牧甫等人都受到他的影响。6吴让之、赵之谦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吴让之宗法邓石如,主张: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脚为多事。赵之谦法汉印,取浑厚、弃斑驳、强调多重虚实,取汉镜、钱币、权量、诏版彝器铭文以及汉碑额文字入印,并以魏书图象入边款,创立了阳文边款,标志着篆刻在文字取材上取得突破,边款也开了新路。吴昌硕融石鼓、封泥于印,大胆残破、所作浑厚、苍莽雄健,他的创作标志着诗书画印融合为一体,集篆刻艺术的大成,世称吴派。黄牧甫则反其道而行,主张不敲边、不去角、不加修饰、平中寓险、光洁刚健。标志着篆刻艺术工放结合的新境界。称为黟山派。近代篆刻这更是繁星满天,影响较大的有齐白石,邓散木等人。邓散木在赵古泥的影响下,并在其基础上究心于章法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论,标志着印人在治印章法研究的基本成熟。齐白石与世相违,独辟蹊跷,以单刀表现快发斩蛟之势,称为齐派。现代的篆刻家影响较大的人更是不胜枚举,大家在各种报刊杂志上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在此不再一一价绍了。(古玺汉印,明清流派印印例见附图)。第二讲:篆刻作品的篆法、章法、刀法和修改大家知道,书法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主要从用笔,用墨和布白三个方面入手,篆刻则主要是从篆法,章法,刀法几个方面去下工夫。第一节:篆法了解篆法首先要识篆,了解入印的文字主要是那些。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最古老的能辩识的文字是甲骨文。这种文字由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所以古代篆刻中没有甲骨文入印。近年来印人寻找新的突破口,不能不注意到甲骨文。7殷周鼎彝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六国各行其是,所以战国古玺的文字最复杂,许多古玺至今无法辨识。古玺章法最活泼,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现代许多篆刻家爱用金文入印。秦印主要以小篆入印。汉印的文字主要是缪篆,缪篆是一种不规范的,变化小篆字形以入印的文字。唐时已有人使用隶书入印。宋元时,特别是元代署押印大量出现,楷书大量出现在印章中。清末及近代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以权量,诏版,泉币,汉碑额文字入印,扩大了印文的范围,给入印文字注入了新鲜血液。现代印人也大量使用楷书、隶书、使印坛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使用什么字体入印要结合内容来决定,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这里要注意,不同字体生硬地混杂在同一印中是不好的。由于内容的要求,把一些不同时代的字适当改、靠拢使之风格一致,又是允许的。篆刻艺术是比较注重形式美的。篆法的好坏是形式美的重要方面,篆法是用各种线条组成的。篆刻中的线条主要有:直线、横线、斜线、曲线。直线是共性、是坚硬有力、整齐严肃、理性质朴。光滑的粗直线给人厚重、强壮、敦厚、沉毅的感觉。汉印中的满白文印,吴让之、王福庵的白文印就会使人产生上述感觉。较粗糙的粗直线给人雄浑、豪放、苍劲、古拙的感觉。吴昌硕的朱文印、邓散木、来楚生的朱白文印可以作为代表。细直线使人觉得敏锐、挺拔、明快、潇洒、空灵,黄牧甫的朱文印、汉玉印、铜印、古玺印,浙派细朱文印都有上述特点。横线和直线一样,也有粗细之分,使人产生平稳、安定、庄重、宽舒的感觉。斜线使印文产生动势,让人产生粗犷、峭拔、泼辣、爽利等感觉。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