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近两年来,随着矿产资源价格不攀升,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热潮,但随之而来引发了较多的环境问题,矿山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开发方式粗放,非法和不规范开采现象大量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一、全市矿产资源和矿山企业现状我市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7个矿种,153处矿区,潜在价值1558.8亿元。目前,全市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共44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煤矿;二是铁矿、锰矿、金矿、铜矿、铅锌矿等金属矿;三是磷矿、石棉矿、板岩、石膏、石英、石灰岩等非金属矿,四是饰面大理石、花岗岩、地热、粘土、膨润土等特殊矿产。其中煤矿和板石主要分布在镇巴;铁矿主产略阳、勉县、宁强、南郑、洋县,留坝、城固、西乡、镇巴也有少量分布;金矿主要分布在略勉宁一带;饰面大理石和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留坝、汉台、西乡和勉县;石灰岩、粘土各县均有分布,开采规模较大的有洋县、南郑、勉县。目前共有各类采矿单位457个,其中大型矿山3个,中小型454个。全年采矿量为:甲类矿产约500万吨;乙类矿产约800万立方米。有大小选矿企业58户,储存尾矿的各类设施61座,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尾矿库7座、50-100万立方米的5座、10-50万立方米的18座。选矿门类包括磁选、堆浸(金矿和钒矿)、浮选和干选等。共有矿山从业人员2.96万人,年工业总产值7.4亿多元。不完全统计,全市矿山企业废水废液排放量250万吨,尾矿固体废物排放量430万吨,累计积存量1355万吨,累计破坏土地面积5758公顷,造成地面塌陷388公顷。截至目前,因采矿引起的滑坡7处、崩塌5处、泥石流7条。在采矿、选矿中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污染和流失面积达1万多公顷。二、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1、不规范或非法开采矿点多,对植被破坏严重。全市无证非法开采矿点众多,估计约有大小矿点300个左右,主要分布在略阳县和镇巴县,其它县区也有分布。略阳县非法采挖主要分布在峡口驿、何家岩、接官亭、白水江等镇;镇巴县煤矿和板石非法开采点主要分布在观音镇、盐场镇、渔渡镇、赤南乡等处,其他县区如宁强、城固、勉县和西乡县也分布有数量不少的非法开采矿点。这些采矿点或采矿企业多数都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更没有环评和治理恢复措施,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一是破坏农田植被,弃渣随意乱堆,压占河道农田,引发水土流失、排洪不畅、滑坡泥石流等事故。二是在铁路、高速公路、省国道、中心城区、旅游区周边大面积破坏景观植被,视觉污染严重,影响绿色汉中形象。三是个别非法采矿点处于集中饮用水源地上游、自然保护区内、重要设施或居民点附近,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隐患。2、不落实环保措施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部分企业为追求高利润不严格落实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措施,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植被、水体、农田和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对部分流域或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有的还非常严重。如近年查处的宁强县东皇沟铅锌矿、丁家岭金矿、铧厂沟金矿等选矿企业的废水污染,造成地表水体污染物时常超标,给下游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留坝县和西乡县百余家石材加工企业前几年曾经废水横流、弃渣乱到,造成社会各界的普遍观注和强烈反响。少部分的小型个体私营矿山业主无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没有措施或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落实率偏低,无法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但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少数还与环保部门搞游击,环保执法监管困难。3、废弃矿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区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资源开采枯竭后的闭矿区域及部分无法继续开采的矿区,如勉县磷矿开采区、留坝县的楼房沟矿区、西乡县的石膏矿区、略阳县平仓河硫铁矿区和横县河部分石灰岩矿区、宁强的黑木林石棉矿区等。二是群开群采被关停取缔,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区域,如略阳县郭镇、何家岩、白水江原关停的“十五小”金矿采选区,略阳县峡口驿镇几条大沟内被矿管部门关停的非法铁矿采点,留坝县蚂蟥沟被关停矿点,这些遭受破坏的资源开发区域因恢复治理无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还无法消除。其中略阳县平仓河硫铁矿闭矿后,矿坑涌出水PH值在2-4之间,溶解大量铁离子,水呈红色,对下游河道污染非常严重,环保部门多次督促,但污染至今未得到根治;南郑县梁山石灰岩矿区多年开采,开采业主也几经变更,大面积裸露山体因责任主体落不实、山上缺水少土,生态植被至今无法恢复。其他一些矿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将长期影响当地生态环境。4、选矿企业的尾矿库的安全和环境隐患并存。根据有关的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尾矿设施61个,列入安监部门监管范围的35座,仅有7座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余或多或少存在各类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一是尾矿库超期服役,如汉钢何家岩铁矿、宁强黑木林铁矿、宁强县玉泉坝金矿;二是未落实环保措施或落实不到位,如略阳铧厂沟金矿、略阳罗家坪矿业公司、南郑县宏竹矿业公司;三是没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建设了尾矿库,如勉县二郎庙宏锦铜矿、西乡金鑫矿业公司、洋县哔叽沟铁矿;四是擅自开挖尾矿库,如略阳县小畅沟金矿。尾矿库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常常交织并存,无法彻底分清。常因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如镇安县金矿尾矿库垮塌、我市小畅沟金矿垮坝等事故。三、矿山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对今后工作的建议1、成因分析。多头管理、责任落的不实、配合不紧密是造成矿山环境问题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国土资源部门内部设矿山环境管理机构,安排使用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费,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按规定也应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征收使用。水利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受企业委托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按照方案对弃渣安全堆储、曝露地面进行植被恢复;同时负责对企业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环保部门负责对矿山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进行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必须办理环评、安全生产许可证、水土保持方案、采矿许可证、爆炸物品储存使用许可证等证照和手续,每个部门行政法规都有相关规定和惩处措施,所以互相把关、相互配合尤显重要。公安、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最后关口起很大作用。2、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工作机制。将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计划、财政、监察、国土、公安、水利、林业等部门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责任。二是要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资源开发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监察人员培训等工作,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体系。三是要建立公示、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制定有关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加强舆论监督,对资源开发违法案件及时曝光;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要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验收前公示和验收结果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资源开发活动中环境影响监管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