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科学》教案1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第1课《杠杆》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杠杆的组成和作用。2“杠杆”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杠杆上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杠杆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让学生了解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活动2通过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对杠杆的组成产生初步的认识;活动3则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用杠杆做“起重机”,加深对杠杆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特点的讨论,结合实际应用杠杆知识,为进一步探究杠杆做好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会有这样的认识: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人们利用机械可以大大地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为迅速更为准确。可是,大型机械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总是由几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组合起来的,这就是简单机械。因此,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机械知识,改变自己的日常概念。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从妍妍要打开巧克力罐盖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起了“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的研究。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应该也曾经有过实际经验,但是很少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因此,教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包括“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用杠杆做个‘起重机’”,逐步揭开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和探究杠杆的知识。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3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4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等)。媒体:播放“杠杆”视频。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媒体:出示课本图。任务:根据杠杆原理搭建一架简单起重机搬运重物,并研究支点的位置变化与省力情况的关系。材料:提供搭建起重机模型的必要材料。要求: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起重机”研究:改变支点的位置5(从靠近动力作用点慢慢移动到靠近阻力作用点),测量力的变化,并进行记录。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全体同学对各小组的研究结果进行质疑、补充、梳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小结: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讨论: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五、课堂小结。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杠杆的平衡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2.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3.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教学方法第2课《杠杆的平衡》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第1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杠杆的原理,知道怎样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认识杠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探7究“杠杆的平衡”,了解怎样才能使杠杆和天平保持平衡。教材还安排学生“制作简易小天平”、“寻找生活中的杠杆”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寻找使用杠杆的事例,并尝试设计实验和开展科学小制作,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的认识。跷跷板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本课的任务驱动页,就是通过波波与小胖玩跷跷板的游戏而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身材矮小的波波和小胖如何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甚至小胖反而能被波波撬得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研究杠杆的平衡”,让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调整杠杆尺上挂钩码的位置,研究如何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活动2“制作简易小天平”,让学生通过制作简易小天平的活动,加深对杠杆知识的理解;活动3“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则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找出各种杠杆的支点的位置。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实验观察——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如何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铁架台和横杆、钩码、透明塑料罐、大小一致的瓶盖或塑料碟子、棉线、夹子、回形针、大头针、白纸、钳子、指甲钳、镊子、剪刀、起子、开瓶器、筷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8媒体:出示课本图。问题:小胖和波波在玩跷跷板,波波为什么能把小胖撬起来呢?讨论:小胖有机会反败为胜吗?可以怎样做?跷跷板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思考:跷跷板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吗?二、活动一:研究杠杆的平衡导入:我们试一下改变波波和小胖的位置,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媒体:播放“跷跷板”Flash动画。问题:改变了波波和小胖的位置,跷跷板的平衡就改变了。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媒体:出示课本图。指导:我们利用带孔眼和支架的尺子,以及质量不同的钩码,模拟跷跷板游戏,看看其中有什么奥秘。演示:利用铁架台和横杆搭建一个杠杆尺,研究秤杆平衡的问题。问题:如果在杠杆的左边挂两个钩码,右边应怎样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是不是在横杆的右边随便挂两个钩码就可以使杠杆尺平衡?讨论:小组讨论,设计杠杆尺研究实验和记录表。交流:请各小组介绍各自的实验设计,全班师生对方案进行梳理和完善,确定实验和统计的方法。任务:进行杠杆尺研究实验,收集数据,找出使杠杆尺平衡的规律。9活动:根据实验记录表的提示,分小组研究杠杆平衡的问题,并填写实验记录。讨论:小组讨论,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杠杆平衡的规律。媒体:播放“研究杠杆的平衡”视频。小结:当杠杆尺左侧的长度(可使用固定的格数表示)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与杠杆尺右侧的长度(可使用固定的格数表示)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相等时,杠杆尺就达到了平衡状态。三、活动二:制作简易小天平导入:当杠杆尺左侧的长度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与杠杆尺右侧的长度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相等时,杠杆尺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是杠杆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吗?设计: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易天平。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全班师生对各方案进行思考和完善,选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媒体:出示课本图(天平的制作)。指导:教师指导,强调制作中的注意要点。活动:学生选定自己的设计方案,分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天平。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拓展:用自己制作的小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指导:教师说明在使用小天平过程的注意事项:1.先调节小天平的平衡。102.注意用小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正确方法。四、活动三: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媒体:出示课本图。导入:你见过这些工具吗?你觉得它们属于杠杆吗?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活动:小组活动,在课本图中指出这些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工具的支点所在位置。媒体:播放“生活中的杠杆”视频。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更进一步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堂小结。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