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题压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5页岩浆矿床复习题早期岩浆矿床与晚期岩浆矿床,并举例答:从岩浆中晶出的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由于重力及对流作用的影响,岩浆发生了分异,矿物呈现相对的集中,由于金属矿物结晶时间大多早于硅酸盐,或与早期硅酸盐同时晶出,矿床形成于岩浆结晶的早期阶段,所以通常将其称为早期岩浆矿床(2分)。如层状铬铁矿矿床(0.5分)随着硅酸盐矿物的大量晶出,金属组分在残余岩浆中相对富集,形成了含矿残余岩浆。含矿残余岩浆中的金属矿物组分,就地充填在硅酸盐矿物的粒间,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似层状矿体。由于残余岩浆是大量造岩矿物晶出后产生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岩浆作用晚期,故所形成的矿床被称为晚期岩浆矿床(2分)。如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中得矾钛磁铁矿矿床(0.5分)以岩浆矿床为例说明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答:所谓成矿专属性是指岩浆岩与内生矿床间在成因上表现出有规律的联系,一定类型的岩浆岩经常产有一定类型的矿床(1分)。与岩浆矿床有关的岩浆岩主要有以下几类:1.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根据岩相和组合不同,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分为三个类型。①超镁铁质岩体:由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单斜辉橄岩和辉岩等组成。纯橄榄岩相经常和斜方辉橄岩相伴生,相互渐变过渡。这类岩体岩石的镁铁比值(F/M)多大于7,我国的铬铁矿矿床多与此类岩体有关。单斜辉橄岩一般不与纯橄榄岩伴生,与这类岩体有关的主要为铜-镍硫化物矿床。(2分)②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体:岩体的岩相组合复杂,镁铁质岩相往往分布在超镁铁质岩相之上,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垂直分带特征。岩体内有时有稳定而显著的层状构造,火成层理清楚,著名的南非(阿扎尼亚)布什维尔德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便具有这些特征。由纯橄榄岩-辉长岩组合成的这类杂岩常与铬铁矿有关;由斜方辉橄岩-辉长岩组合成的这类岩体主要与铜、镍矿床有关。(2分)③镁铁质岩体:有辉长岩-苏长岩、辉长岩-斜长岩和单独的斜长岩侵入体三类组合,前者与铜镍矿床有关,后二种组合主要形成钒钛磁铁矿矿床。(2分)2.正长岩、霞石正长岩和碳酸岩杂岩体与岩浆矿床有关的这类岩石大多呈岩株状产出,岩体内不同成分的岩相带常呈环状分布,与其有关的矿床有霞石-烧绿石-稀土元素矿床。(2分)一定程度上,此种专属性以成矿岩体岩石的MgO含量和镁铁比值(F/M)表现极为清晰(1分)。如我国的含铬铁矿的超镁铁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纯橄岩、斜辉橄榄岩和斜辉辉橄岩等,F/M值为6.5~15;含铜、镍、铂的超镁铁岩的岩石类型属橄榄岩-辉石岩(含斜长石),其F/M值为2~6.5;含钒钛磁铁矿的超镁铁岩是由辉长岩、辉石岩和橄榄岩组成的层状岩体,其F/M值为0~2;含铂族元素的成矿岩体情况较为复杂,以锇铼为主的和含铬岩体关系较为密切,而以铂为主的和含铜镍的岩体关系密切。简要论述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答:(1)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介于亲氧元素和第2页共15页亲硫元素之间。其中Cu、Ni易形成硫化物,而Cr、V、Ti、Fe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和金属互化物。(2分)(2)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岩浆岩条件1)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的矿床有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钒钛磁铁矿矿床,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和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矿床有霞石-烧绿石-稀土元素矿床。(2分)2)岩浆中挥发性组分的作用岩浆中挥发性组分的种类和数量对岩浆的结晶分异及成矿组分的运移、富集也有一定影响,因而也称为矿化剂。(1分)3)岩浆同化作用对岩浆矿床成矿的影响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即同化作用。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对围岩的同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浆的成分,也影响着其中的成矿组分的分异和聚集能力。(1分)4)岩浆的多期次侵入作用对成矿的控制大量的资料表明,含矿岩体往往具有如下特征:①从区域上看,它们常常是同一构造运动形成的岩浆岩带中的较晚期产物;②从一个矿区看,矿化主要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相关系密切。(1分)(3)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大地构造对岩浆矿床的类型、分布等有重要影响。地壳中不同构造单元的结合带以及同一构造单元中次级构造单元的交接处,常常是深大断裂的所在部位,它们常控制着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及其中的岩浆矿床的空间分布。按板块构造学说,两个板块的交接带,是地壳的强烈活动部分,它提供了地幔物质熔化、分异所需的物理化学条件和上升通道,因此它是镁铁-超镁铁质岩的侵入地带。(3分)早期岩浆矿床与晚期岩浆矿床从岩浆中晶出的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由于重力及对流作用的影响,岩浆发生了分异,矿物呈现相对的集中,由于金属矿物结晶时间大多早于硅酸盐,或与早期硅酸盐同时晶出,矿床形成于岩浆结晶的早期阶段,所以通常将其称为早期岩浆矿床。随着硅酸盐矿物的大量晶出,金属组分在残余岩浆中相对富集,形成了含矿残余岩浆。含矿残余岩浆中的金属矿物组分,就地充填在硅酸盐矿物的粒间,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似层状矿体。由于残余岩浆是大量造岩矿物晶出后产生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岩浆作用晚期,故所形成的矿床被称为晚期岩浆矿床。简述岩浆矿床特征(本题10分)1.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如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斜长岩等,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往往同时进行,属于典型的同生矿床。2.岩浆矿床中的矿体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等产于岩浆岩体内,含矿围岩即为母岩;少数情况下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进入母岩之外的围岩中。矿体和围岩之间一般为渐变或迅速渐变关系,只有贯入式岩浆矿床的矿体和围岩界线清楚。3.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岩不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4.矿石的矿物成分和围岩(成矿母岩)基本相同,当岩体内的有用矿物富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成为矿体。5.岩浆矿床的矿石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也十分特征而复杂,大体有以下几类:①堆晶、自形晶、嵌晶、链状晶、海绵陨第3页共15页铁结构等分异岩浆冷凝结晶或堆积作用的结构;②球粒、填隙和包含等反映不混溶流体结晶过程的结构;③双晶胞群等共结交生和出溶、片晶等反映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结构;④退火“熔结”、角砾等后生结构。6.由于成矿作用是与岩浆作用大体同时发生的,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在1200~700˚C,但某些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可低至650˚C,甚至300˚C左右。成矿深度变化也较大,一般都形成于地下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简要论述岩浆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形成的主要矿床类型并举例岩浆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包括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岩浆熔融成矿作用、岩浆爆发和喷溢成矿作用四种类型。1.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各种矿物依次从岩浆中晶出而导致岩浆成分不断改变的地质作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矿床为岩浆分结矿床。结晶顺序按矿物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方向进行。(1)岩浆结晶过程中,有用矿物如铂、钛铁矿、铬铁矿、金刚石等较早从熔桨中结晶出来,与其同时或稍晚如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在重力及岩浆对流作用下,发生轻重矿物分离和聚集。形成的矿床为早期岩浆分结矿床。如布什维尔德铬铁矿矿床。(2)岩浆结晶过程中,有用矿物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等由于自身结晶温度低,而且由于挥发分含量大,又大大降低其结晶温度,有用矿物较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形成的矿床为晚期岩浆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2.岩浆熔离成矿作用:成分均匀的岩浆熔融体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离成两种成分不同熔融体的作用。熔离成矿作用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表现最明显。温度在1500˚C以上的镁铁质岩浆,当其富含挥发性组份时,可熔解一定数量金属硫化物。随温、压降低和挥发分外逸及同化作用使溶体中硅、铝、钙含量增加,金属硫化物溶解度降低而发生熔离作用。熔离初期硫化物呈微滴状分散在熔体中,随后聚合变大,下沉,在岩浆槽底汇聚成熔融金属硫化物层。随温度继续降低,硅酸盐熔体先结晶,硫化物后结晶,形成岩浆熔离矿床。如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3.岩浆爆发成矿作用:指金伯利岩岩浆,连同早期晶出的橄榄石、镁铝榴石、金刚石晶体及捕虏体一起,迅速地沿深断裂上升,侵位于地表2~3公里处产生爆发并形成矿床的作用。地幔中原生碳,在200-300Km,1200-1800℃,6~7×109Pa.条件下结晶成金刚石,金伯利岩浆迅速达地表,否则被分解、溶蚀。如我国山东省蒙阴、辽宁省复县地区的金刚石矿床属于这一类型。4.岩浆(矿浆)喷溢成矿作用:岩浆喷溢成矿作用是指含矿熔浆(或矿浆)沿一定通道喷溢至地表或贯入到火山口附近的火山岩系中,冷凝堆积形成矿床的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喷溢矿床。就目前所知,安山岩类中的磷灰石-磁铁矿(赤铁矿)矿床是唯一有工业意义的由矿浆喷溢作用形成的矿床。智利的拉科铁矿床为典型代表。第4页共15页热液矿床复习题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并举例答:同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2分)。如岩浆矿床、沉积矿床等。(0.5分)后生矿床是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2分)。如各类热液矿床。(0.5分)简述热液矿床成矿介质和成矿物质的来源答:成矿介质来源包括:(1).岩浆成因热液: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1分)(2)变质成因热液:指岩石在进化变质作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1分)(3)建造水:指沉积物沉积时含在沉积物中的水,因此又称封存水。(1分)(4)大气水热液:包括雨水、湖水、海水、河水、冰川水和浅部地下水。(1分)(5)幔源初生水热液:指幔源挥发分流体,其最初来源可以是核幔脱气,也可以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到上地幔中脱气,是在地幔中形成的一种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1分)成矿物质来源包括:(1)岩浆熔体: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中的成矿物质随着岩浆热液的析出,多以络合物的形式进入热液,形成含矿热液。(2分)(2)地壳岩石:不同来源的热液,在其源区或其运移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地壳岩石发生反应,从而捕获其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进而成矿。(2分)(3)上地幔:地幔流体可以把分散在上地幔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到地壳中成矿。(1分)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①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与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②成矿方式主要是通过充填或交代作用;③成矿过程中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且常具有分带性;④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明显,既是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也是矿质富集沉淀的主要场所;⑤成矿介质(热液)、矿质以及热源直接控制着热液矿床的形成,三者来源往往复杂多样,既可来自同一地质体或地质作用,也可具有不同的来源;⑥热液矿化往往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生分带(以矿物或元素的变化表现出来);⑦形成的矿床种类多,除铬、金刚石、少数铂族元素矿床外,许多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有关,热液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第5页共15页伟晶岩矿床复习题金兹堡的伟晶岩矿床岩相分类答:金兹堡等按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深度分出四个伟晶岩相:(1)较小深度的水晶伟晶岩相,深度为1.5~3km;(2)中等深度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相,深度为3.5~7km;(3)较大深度的云母伟晶岩相,深度从7~8km到10~11km;(4)极深的陶瓷原料伟晶岩相,形成深度超过10~11km。伟晶岩的水平分带答:发育完好的带状构造,从伟晶岩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如下四个带:边缘带:伟晶岩边部与围岩接触带,由细粒结构的石英和长石组成;(1分)外侧带:由文象结构及粗粒结构的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有时可出现绿柱石;(1分)中间带:呈粗粒结构和伟晶结构,除长石、石英、云母外,出现大量的稀有、放射性、稀土元素矿物,且交代作用发育,是伟晶岩矿床产出的主要部位;(1分)内核:由石英块体或石英和锂辉石块体组成;(1分)上述带状构造系伟晶岩浆结晶作用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