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1、春秋战国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2、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儒学的新发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4、明清时期,官方哲学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又产生了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的早期民主思想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二)诸子百家及其代表⑴孔子: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有利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治民——体现了民本思想③还主张“”,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④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⑤孔子整理了《》《》《》《》《》《》后称为“六经”。孔子的言论被编纂成《》。⑵孟子:①主张实行“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主张“性本善”。其思想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⑶荀子: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2、道家的代表有春秋时期的老子和战国的庄子,他们观点有:①“道“为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③崇尚自然,主张无为。3、法家代表李悝商鞅等,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法家思想内容有:①主张以治国、严刑峻法;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②主张改革适应社会发展③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法家思想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4、墨家代表的愿望。其学说的主旨是:①“兼相爱,交相利”②提倡节俭;③主张“非攻““尚贤”。注意:战国时期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二、儒家学说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1、董仲舒新儒学: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③三纲五常的思想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各种措施,如建立太学。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①一方面,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③儒学的地位上升,成为社会正统思想。4、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三、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1、北宋五子都有哪些人呢?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其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是,他们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把传统儒学发展成为理学,形成一套严密的思想体系。理主要指儒家三纲五常等传统道德2、朱熹,南宋人,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观点有:2①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贯通明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另:朱熹对《》、《》、《》、《》进行注解,形成“四书集注”,成为了理学的经典;其理学思想在南宋时不受重视,南宋以后才成为官方正统儒学。3、陆王心学:⑴陆九渊,南宋人,心学的开创者。主要观点有:①核心命题“心即理也”;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要扫除人心中的“物欲”和意见。⑵王守仁,明朝人,心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观点有: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②学以至圣的关键是“致良知”;③强调“知行合一”。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四、明末清初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1、李贽(以“异端”自居,挑战正统理学思想):①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②反对盲从孔子,反对以圣人的标准为标准;认为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③提出绝佳纯真的“童心说”;写作上主张“真心”。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2、黄宗羲: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限制君权,主张让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③主张工商皆本。著作:《》3、顾炎武:①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权寄天下人”;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著作:《》、《日知录》4、王夫之:①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②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其哲学思辩代表者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著作:《》5、明末清初四位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①都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后三位早年都参加过反清复明活动②都批判僵化的理学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思想(即反对理学心学空谈义理,主张用所学解决社会实际问题);③经济上都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6、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专题二: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一、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左右传往阿拉伯,然后传往欧洲。对欧洲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2、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战国(司南)。宋元时期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往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对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近代世界的形成有巨大影响。3、火药:唐末宋初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开始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及世界各地。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4、印刷术:唐朝时用雕版印刷术印的《金刚经》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印刷作品;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约在宋元时期由波斯传到西方。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准备了条件。后三项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项发明都在宋元时期传往欧洲,前三项都经阿拉伯传往欧洲,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二、中国古代艺术:1、汉字的演变: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法字体的主要代表:①小篆书法家为。②草书书法家有东晋、唐朝、张旭等。③楷书书法家有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3④行书的书法家有东晋王羲之和宋代的“”四大家等。2、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宋代以后的主要绘画形式。王维以诗入画,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画中有诗”。3、京剧:京剧是清朝时期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①京剧唱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黄;②角色行当划分严格,主要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最古老的诗歌总结,收录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主要内容有《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精粹,主要反映社会下层百姓生活。《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2、楚辞: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楚国。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代表:屈原的《离骚》3、汉赋:气势恢宏、辞藻华美,讲究修饰、华而不实。反映当时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4、唐诗: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1)唐诗繁荣的原因:①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③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诗歌的繁荣;④南北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诗歌的高潮到来;⑤是诗歌本身变革和诗人们勇于创新的结果。(2)代表:李白——“诗仙”。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的巅峰。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作品被称为“诗史”。5、宋词:宋代文学的标志。①分类: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两宋之际);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②顺序:柳永——苏轼——李清照(跨南北宋)——辛弃疾。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杂剧——关汉卿《窦娥冤》7、明清小说①“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②“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总的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背景:①民族危机出现并不断加深;②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③民主思想不断传入,人民思想不断开化一、新思想的萌发(代表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目的:寻求强国御辱之策;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林则徐、魏源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海国图志》阐述了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等器物。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特点:一方面有向西方学习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封建纲常色彩。作用:启迪了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保持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变,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评价:只学习先进技术而不变革专制制度,注定不能取得成功。4代表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等二、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1、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2、直接目的:救亡图存;根本目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3、各自的主要观点及特点:①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变法,以孔子的名义“托古改制”。为什么要打孔子的旗号反封建呢?因为资产阶级的力量太过弱小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目的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的根本在变官制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④严复:翻译《》,以生物中的“进化论”来宣传变法,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维新思想的影响:见教材50页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制度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新文化运动——彻底的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激进的民主主义者)1、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资产阶级的民主激进派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3、前期指导思想:与4、活动中心:北京大学5、前期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6、文学革命:1917年1月,胡适发表《》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7、评价:⑴性质:①前期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②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⑵进步意义:①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④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⑤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3、消极作用:①全面否定我国传统文化,有偏激性和片面性;②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反帝。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正式传播时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1918《》、《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相关课程。2、广泛传播时间:五四运动后扩大影响的途径:①工读互助团的失败;②论战是主要途径;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④“问题与主义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即是否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根本问题。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5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军一起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主持了改革开放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同盟会是孙中山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