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实施这一战略必须依靠现代服务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从河南的情况看,现代服务业存在着发展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适应产业集聚要求、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培育特色服务群、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措施的实施,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由于新型工业化更加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紧迫,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包括为现代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也包括一些新型的满足个人更高精神需求的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就将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制定的“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入拉动的,GDP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新型工业化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要求在工业的中间产品投入中,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的比重,提升再生性资源消耗的比重,会导致第二产业对服务资源需求相对上升。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处在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产业提供中间服务和支撑的物流、信息、中介等行业也蓬勃发展,工业产品增值构成中,与制造环节紧密关联的设计、研发、广告、营销、管理、信息、金融、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服务资源逐渐构成工业生产投入的重要部分。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服务业是无烟产业,对环境损害程度很轻,对资源依赖性很低。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用现代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有利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现代服务业对于增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营销、研发、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主导因素。因此,有效地利用服务资源是工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流、咨询、科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不断涌现,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许多企业可以把过去自己从事的一些业务活动交给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去完成。业务外包可以使复杂的业务得到更专业化的操作或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合算的成本构成,使企业可以在更具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中扩大竞争优势,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种变化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生产日益规模化,社会总成本下降,从而增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服务资源成了新型工业化的生命线。发展现代服务业可提高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由于信息化技术落后,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低,科技进步相对缓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工业化推进的制约日趋严重。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这将引起工业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工业企业用信息技术来装备生产手段,改善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中实行信息化,推动业务流程和生产要素的重组;用信息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要把握这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渗入、融合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使我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资本劳动比率持续上升,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减弱,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意义重大。据测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新增劳动就业人员增长2个百分点,解决约40万人的就业问题。有关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为4890万,到2006年已达到2.4亿,28年中净增1.9亿,平均每年增加682万人就业,而同期制造业增加的就业人数是1亿,平均每年增加357万。这些数据表明,服务业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大约是制造业的两倍。但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尚有巨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因此服务业是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强国的根本条件,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无论是总量的扩大、结构的调整,还是对劳动力的吸纳以及运行机制的转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来看,服务业发展还处于滞后状态,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薄弱,存在着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不协调的现象。下面以河南省为例,谈谈存在的主要的问题。1.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产业结构素质。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其中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是产业结构最突出的问题。与大部分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仍偏低。如河南省2008年全年生产总值18407.7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271.0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5个百分点[2],近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与世界平均60%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只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拓展不足。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河南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3]。以知识为中心的科技、教育、信息服务业落后,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中起核心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对薄弱,也影响到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适应工业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2.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工业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把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那就要延长制造业链条,并且确保链条的各个节点高效率。制造业链条,向上延长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生产前的这些服务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向下延长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服务、通信等,生产后的这些服务能够实现制造业价值,满足最终需求。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从而造成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以及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对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偏低。单一化的服务需求导致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都不充分,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3.传统服务业难以适应工业化过程中产业集聚的要求。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体系框架已构建起来,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这时产业集群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会日益突出。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工作平台,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据河南省中小企业局测算,截止到2007年底,河南省有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388个,集群内集聚了14.5万家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50.3%,年实现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6.35%,其数量和规模都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服务业支持,特别是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结构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传统服务业难以适应产品的快速流转需要。产业集聚以产品快速流转为特征,需要发达的现代物流业支撑,而传统物流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专业化服务程度低的状况,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传统服务业也难以适应企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集群具有地域上集中、产品性质和形态相近、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等特征,这就要求有相应集中的、高质量和现代化的服务业。而目前服务企业大部分是处于“小、散、弱、差”状态,难以提高产业集聚的效益。4.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制约工业化进程。在我国及河南省的服务业中,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产业化市场化较早,竞争比较充分,但在一些现代服务业中,垄断性、公益性、福利性还很明显,如铁路、民航、电信和金融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市场化改革还不到位,产业的高度化、规模化、专业化难以形成。另外,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实践证明,经济越开放,生产配套需要的现代服务越多,消费也更加国际化,也意味着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越多。受外贸、投资依存度较低,引进外资项目层次不高、地区分布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河南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从而也影响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低又制约着制造业的国际化。从河南省服务业投资资金来源看,200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33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3.73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比例的34%,服务业投资中仍是内资为主[3]。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已制约了工业化进程。三、对策建议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根据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妥善处理好工业化和发展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根据我们构造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5个指标评价,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我国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还落后于全国,目前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实现河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由“工业大省加速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