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考核问题目录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新理念新格局?(从“变”“不变”方面看)二、如何理解“四个全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三、论为什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仍需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四、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五、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方法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学科发展历史?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概念、特点、类型、作用、极限)八、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模式?(动力、模式、标准)九、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是如何理解的?十一、国外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为重点?十三、社会建设中,如何通过改革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十四、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状况?十五、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何不同?十六、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采取“政党推动”的方式进行?十七、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十八、在我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十九、为什么要提倡大众创新与万众创新?(意义)?二十、如何建设美丽中国?二十一、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二十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二十三、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二十四、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二十五、论中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新理念新格局?(从“变”“不变”方面看)1.根本目标不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旗帜不变: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3.道路不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4.指导原则不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5.基本政策不变: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6.开放战略不变: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提出的新理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体现了开拓创新的决心,展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前瞻的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保障。1.提出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出访和接待外国来宾的过程中,向各国领导人和公众深入介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思想,阐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百姓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努力带动和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将与各国更多分享发展机遇,使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希望通过实现中国梦,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2.倡导和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倡导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3.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积极稳固和拓展大国关系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开局的一条主线。习近平同志用三句话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4.坚持正确“义利观”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道德准则,不仅是指导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也是指导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同志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在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对我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5.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的需要。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其要义是,一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二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三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6.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格局:1.稳定的大国关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展继续呈现积极势头。2013年夏天,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2014年深秋,两国领导人再度在北京的中南海瀛台举行夜话,为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话和富有成效的结果。中美在信息技术、军事互信、签证互惠安排、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多领域都取得显著进展。美方承认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中美强有力关系是美“亚太再平衡”核心。同时,美国对华“合作共赢”需求有所上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明确提出,双方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权利,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在叙利亚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一致表示,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干预叙内部冲突,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2014年5月,中俄签署天然气合作协议。从2018年起,俄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最终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中俄还正在进行军购谈判,中国有望进口俄方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中欧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欧,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李克强总理访欧推动中欧务实合作迈向创新合作的新境界。中欧在协商解决经贸摩擦方面积累良性经验。李克强总理亲自对以德国为首的、在华经贸利益巨大的欧盟成员国直接做工作,削弱了欧盟内部的保护主义势力。双方终于就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达成和解,避免了争端升级成中欧之间的全面“贸易战”,也避免了两大主要经贸伙伴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受损。2.提升周边外交2014年,中韩关系的发展步入了全面战略合作的新时期,中韩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扩展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在中日达成四点共识的基础上,APEC北京峰会期间实现了中日首脑会晤,中日关系出现缓和稳定趋向。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领导人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对中亚国家全覆盖的外交出访。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通气并启动D线建设,商谈了10年之久的上合组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签署。中国继续推进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提出协力规划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大战略等新建议。中方启动中国-4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商谈中国-东盟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事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入实质性磋商阶段。中国加强与南亚国家友好合作,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建立中马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宣布启动中斯自贸区谈判,启动科伦坡港口城项目。3.推进支点国家外交多支点新外交初露端倪,布局日益完善。打造“好邻居”,培育“好兄弟”,经营“好伙伴”,结交“好朋友”。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尼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张兴建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都是抓支点国家之举。4.多边外交舞台上的中国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推出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发展议程、国际投融资机制倡议。“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一年多来,已经有沿线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中国又与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建立授权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缓解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遭遇的“融资难”问题。中国同印度等21个亚洲国家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启动授权资本为10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基础设施投融资新机制,有效促进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中国倡议召开了“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宣布投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以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亚洲的互联互通。在APEC北京峰会上,中国提议建立亚太自贸区(FTAAP),得到了APEC成员的支持。中国与两个重要的亚太国家韩国、澳大利亚,实质性结束了自贸区谈判。5.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二、如何理解“四个全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总依据”看,“四个全面”正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提出来的。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我们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求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四个全面”就体现和贯穿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际都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具体体现,都是从不同侧面推进改革开放,都是从根本上为改革开放、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制度性基础。而全面从严治党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改善党的形象,提高党的威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可以说,“四个全面”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了起来,做到了“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三、论为什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仍需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