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第八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系统评价作业系统评价可以理解为:根据明确的系统目标、结构及系统的属性,用有效的标准测定出系统的性质和状态,按一定的评价准则相比较做出判断。评价的目的:从PEST等多方面对所设计的系统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选择最为满意的设计方案。评价的程序:首先,明确被评价的系统对象。其次,明确被评价的系统的目标和属性。第三,确定评价准则。第四、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做出合理的分析。评价是一种手段,是控制的关键,不能评价就不能控制,不能控制就不能管理,从而导致绩效不能提高。绩效评价是绩效改善的基础,查阅评价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其研究成果可被清晰地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项目评价理论演进历程作为社会科学活动,项目评价的历史可以追溯的17世纪,纵观文献来看[22][24][25][28][29]国外项目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时间跨度可以看作从1830年至193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主要代表是法国工程师杜皮特提出的消费者剩余和公共工程的社会效益的概念,他认为公共项目的最小社会效益等于项目产出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个最小社会效益与消费者剩余构成了公共项目的评价标准;第二阶段为发展应用阶段,时间跨度一般认为是从1930年至1968年,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些国家运用新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公共建设工程来挽救经济,出现了最初的公共项目评价方法,产生了现代项目评价最初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特点是传统成本—效益分析法得到进一步应用推广,评价主要是从成本及效益衡量的角度来着手的,应用的领域扩展到工业、农业和其它经济部门;第三阶段为新方法的产生与应用阶段,时间是从1968年至今,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30]在1968年提出的项目“现代费用—效用分析”方法为标志,并且OECD于1980年出版了《工业项目评估手册》,提出了以项目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作为判断项目的价值标准,此后围绕“项目评价方法”的讨论,许多经济学家从理论到实际应用都探索了不同的项目评价理论。具体阶段、代表人物(组织)及本阶段特点见表1。2表2-1评价理论演进过程表评价理论阶段划分代表人物(组织)特点初级阶段(1830—1930)富兰克林、杜皮特提出了消费者剩余和公共工程的社会效益的概念,并且采用几何图形表示其涵义,认为公共项目的最小社会效益等于项目净产出乘以产品市场价格发展应用阶段(1931—1968)凯恩斯理论的影响政府实行福利政策以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评价目标不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产生了福利经济学,关心社会效用、生产和消费水平、资源配置、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和投资项目的增加,进而产生了发展经济学新方法产生与应用阶段(1968—)经济合作组织(OECD)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以项目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作为判断项目的价值标准资料来源:自行绘制国外对一般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比较成熟,主要采用构建模型和框架的思路来提高项目的管理绩效。采用的模型有很多,相对比较成熟且应用比较多的如企业绩效评价中常用的有Neely等人提出了“绩效棱镜(PerformancePrism)”模型[31];Kaplan和Nor-to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模型[32];Bititci等人提出的“集成绩效测评系统(IntegratedPerformanceMeasurementSystem,IPMS)”模型[33];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EuropeanFoundationofQualityManagement)制定的卓越绩效模型(ExcellenceModelEFQM);项目绩效评价中常用的模型有英国研究机构(ConstructingExcellence)提出的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34];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提出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CMM)[35];美国加州大学Ibbs教授和Kwak助理教授提出的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ProjectManagementProcessMaturityModel(PM)2)。这些模型最初是从企业管理角度来建立的,后来逐渐应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发展到现在平衡记分卡(BSC)模型、卓越绩效模型(EFQM)在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中应用较多,而关键绩效指标(KPI)、项目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通常用于项目绩效评价。32.项目评价研究历程早期关于项目评价的研究是借鉴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理论,主要集中于财务方面[36],绩效界定以“结果”为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财务方面,如回收期(PP)、投资回报率(ROI)等,评价方法有计算回收期(PP)以及投资回报率(ROI)等。在六十年代初,人们在“费用管理”与“工期管理”中考虑“计划成本”产生了“S”曲线和香蕉图,绩效界定仍以“结果”为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成本、质量、工期“铁三角”等方面,评价方法是将项目实际的进度、成本、质量与项目计划的这三方面进行比较,产生了如挣值分析(EVM)等方法。七十年代以后,“成本、工期、质量”这个“铁三角”(irontriangle)作为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被广泛接受[37]。但绩效界定以“结果+过程”为评价目标,同时评价指标有所变化即向多维度发展,公共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视角下评价项目管理绩效的指标也有所不同,评价方法采用多目标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灰聚类法、神经网络法、模糊聚类法、数据包络法等。同时平衡计分法(BSC)[38]、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已被广泛采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于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组成开始有了重新认识,并一致认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要比“铁三角”要复杂得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考虑了一系列因素[39],评价开始向多维度方向发展,尤其对于可能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公共项目,在不同阶段和不同角度上用“铁三角”来衡量其绩效已经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同时评价方法也有了改进,如产生了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产生的综合评价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许多国家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投资项目对国家(地区)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作的贡献与影响的社会评价应运而生。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从而建设项目评价的研究内容也由原来的成本、质量、工期“铁三角”向多维度发展,出现了经济评价、影响评价、过程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等内容。人们对项目的绩效评价更加关注“过程+结果”部分,同时也给绩效赋予了新的含义。考虑项目的绩效评价时在考虑“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即在考虑公共项目绩效“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每一个“过程”的绩效,评价目标以“过程+结果”来衡量,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项目成功标准及项目成功关键因素方面,评价方法为多目标评价方法,出现了卓越绩效模型(EFQM)等模型。近几年来,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界定在更加关注未来发展,评价指标更加多元化,评价方法更加完善出现了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PM)2等模型。具体方法将在第五章中进行阐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发展历程总结见表2-2。4表1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发展历程阶段时间绩效界定评价指标评价方法1早期结果主要集中于财务方面,如回收期(PP)、投资回报率(ROI)计算回收期(PP)、投资回报率(ROI)2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铁三角(成本、工期、质量)将项目实际的进度、成本、质量与项目计划的这三方面进行比较挣值分析(EVA)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结果+过程多维度发展,公共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视角下评价项目管理绩效的指标都不尽相同多目标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灰聚类法、神经网络法、模糊聚类法、数据包络法等平衡计分法(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4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项目成功标准及项目成功关键因素(CSF)项目成功度,其测评方法亦为多目标评价方法从项目成功关键因素与项目成功标准入手诊断项目状况,如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项目卓越模型(PEM)5近几年更加关注未来公共部门比较基准(PSC)将私营部门提交的公共项目投资与管理方案或报告与公共部门比较基准(PSC)进行比较,如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模型(PM)2资料来源:修改自杜亚灵(2009)3.评价内容综述从国内文献来看,对于项目评价内容的研究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53]。纵向评价主要从项目过程进程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它包括:项目前瞻和立项论证即事前评价;项目建设中评价即中期评价和工程监理;项目建成交付和投入运行后评价即验收评价和事后评价。横向评价主要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①技术角度的评价,即简化出系统建设、系统性能等技术指标体系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评价;②经济角度的评价,即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从财务的角度进行评价。③社会角度的评价,即宏观上评价5建设项目对社会进步贡献的测算,从长远社会效益角度进行评价。④环境角度的评价,即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评价的性质看,项目评价主要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前瞻性的评价,在开发与实施阶段进行,着眼于改善而不是判断,具有非正式性,以过程为导向,有改善时间和余地,是评价正在进行的项目活动,评价关注过程,始于项目开始,贯穿整个项目过程,延伸至项目结束。它能够提供有效改善项目绩效的信息,在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许多节点处进行。通常由项目内部人员完成,一般情况下为了实现改善而进行不只一次评价,通过多次循环评价来改善绩效。另一种是回顾性的评价,通常在项目发生变更或项目已经进入稳定之后即在项目的影响已经形成之后进行评价。评价回答的基本问题有:项目是否成功以及对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参与者是否达到目标;项目结果与预期成本相比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等等;目的是将评估具体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成绩作为奖赏和以后同类建设项目借鉴的依据。前者通常称为形式化评价,本文将其理解为过程评价,后者可称为总结性评价。前瞻性评价与回顾性评价相对应,二者的区别如表2所示。表2形式化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前瞻性(过程)评价回顾性(总结性)评价前瞻性以过程为导向面向改善形成过程评价习惯提出改善方向进行循环评价改善反馈回顾性将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形成总结习惯显示结果一次性评价总结资料来源:自行绘制从前瞻性(过程)评价来看,只给出了基本思路,没有针对建设项目过程绩效评价做出专题研究,但为代建项目过程绩效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我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内容分类总结如下:1)横向评价研究:学者鲍良[54]从管理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环境绩效、可持续性发展绩效对我国公共项目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戴珊磊[55]将评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管理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与可持续评价。孟建英[16]则从技术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社会评价三方面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评价内容进行了研究;沈同得总工程师提出项目要进行决策评价、技术评价、效率评价、管理评价[56]。62)纵向评价研究:王广浩[57]探讨了项目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的关系,评价内容从建设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和市场预测进行评价;从建设条件评价、技术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的评价、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评价、环境评价、风险评价、项目总评价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武艺[58]对建设项目过程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项目招投标实施、项目勘察设计、项目建设实施进行了评价。但只列出了评价内容没有对具体的评价过程及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白思俊[59][60]提出了关于项目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后期评价的设想,对项目评价给出了广义定义:项目评价是在项目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针对项目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来测定对象的系统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量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4.评价指标综述评价指标是指从哪些方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