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调查报告[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发展订单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促进订单农业规范、持续地发展,必须认真分析订单农业运行的现状和环境,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实施订单农业状况的实地调查并搜集了各地有关订单农业的信息,分析了现行的订单农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关键词]订单农业;农民增收;对策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有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农民收入持续走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且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连年减少。在2000~2002年这3年中,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纯收入是逐年递减的,2000年比1999年减少30.25元,2001年比2000年又减少57.42元,2002年比2001年再减少43.94元。因此,绝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占农村住户总数的77.5%),他们的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处于负增长。根据《农村经济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资料显示:以前占农民收入来源近1/2的种植业收入在2000年名义上只增长了2%。扣除物价影响,实际下降2%。2001和2002年继续这一趋势,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对纯收入的贡献连续3年为负值。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2%,扭转了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几年下降的势头。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是农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价格低迷主要由2方面原因所致:一是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农民对价格信号非常敏感。我国除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尚未开放、农民的生产行为较多地受计划约束外,1995年的3次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农民都表现出较高的调整生产结构的能力。但在我国,政府往往对农民的这种主动应变能力估计不足,导致政府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主动去号召农民调整生产结构,这种做法往往使结构调整的步子迈得太大,结果出现“政府号召种什么,什么就卖不出去”的情况。二是时间差和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生产的时间差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并受到地域、季节和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农民对农产品的价格信号非常敏感,他们大多是按照某一特定时期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来决定生产,这样的生产决策带有盲目性,而且农产品大部分是缺乏弹性的,因此时间差使供需矛盾突出。信息不对称是价格风险因素的又一原因。农民掌握的市场信息少,至少会产生2种不良效果:生产决策失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但不少商家知道农民不了解市场行情(即信息障碍),宰农民一把,使农民增产不增收。二、调查分析方法我对内蒙古包头市实施订单农业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搜集了各地有关订单农业的信息并抽取一些重要农业项目企业进行调查,对农村订单农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三、订单农业的现状1、规模扩大在广东梅州市2000年授牌的27家农业基金项目企业中,种植业17家、养殖业4家、加工业2家、综合型4家。这些企业都以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三高”农业为主攻方向,形成以公司为龙头、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公司+农户”效益为纽带,走生产、加工、市场一体化的道路。这些龙头企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是促成梅州市主导产业果茶业的发展。梅县嘉应水果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自办柚果基地240hm2,并肩负16667hm2金柚的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近年来购销金柚达16000万t,带动2600户农民发展柚果生产,“梅岭牌”金柚荣获全国第一、二、三届农博会和“99中国国际农博会”名优产品及“中华名果”等称号;二是提高林业的二次创业水平。平远县绿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几年内帮助4000户农户营造商品林2333hm2,带动6000户农户搞林业。三是带动梅州市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兴宁市恒兴养殖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各地养鸡专业户参与合作,带动农户1100户,最多的1户1年养鸡达16万只。2、品种增加梅州市订单农业的品种逐步增加,由常规品种向优质、特色、专用品种,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水产业拓展。梅州市五华县大都镇虽然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山区小镇,但订单品种已增加到烤烟、玉米、反季节无籽西瓜、甜豆、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淮山、南药、板栗、青梅等10余种产品。该市畜牧业引进了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和南德文、婆罗门、短角3个品种的良种牛,养殖业增加了山地鸡等。梅州市五华县平南镇2001年种植业增加了烤烟、甜玉米、台湾青枣、杂油制种4个品种。3、形式多样订单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村镇为单位与农产品收购企业签订合同,村镇再与农民签订终止合同并组织农民按合同进行生产的;有龙头企业直接在农村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良种、技术、资金、产品回收等服务的;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民经纪人发挥中介作用,帮助农民联系客户,与农民签定合同、统一收购、统一发货的;有政府搭桥牵线,利用召开交易洽谈会、上网发布信息等,引导外地龙头企业与本地农户签订单。目前,在内蒙古包头市,以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的形式发展最快、履约率最高。4、作用明显(1)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实施订单农业,使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迅速发展。2001年,内蒙古包头市五华县大都镇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烤烟—西瓜—玉米”1年3轮作模式,调整了种植结构,还根据市场信息引种优质甜豆0.67hm2。这些项目都是订单农业带来的。(2)增加农民收入。实施订单农业可以做到农产品优价,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内蒙古包头市五华县大都镇实施订单农业以来,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515万元,比1998年3413万元增长了3%,农村人均收入2686元,比1998年的2555元增长了5.1%。平远县黄畲镇上远村2001年以烤烟、甜玉米、西瓜、黄豆、花生等作为订单农业的项目,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23133hm,增加比例为敢签订单。另一方面,如果设了收购价,企业担心收购时市场价格低于收购价格,经济受损。造成信息滞后、失真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信息生产割裂失真。受农业行业特殊性影响,农业信息产品的集约性和可控性较差。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利用有更多的难点。农业信息标准化水平不高,信息采集体系不健全。农民的实际收入和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影响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待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信息消费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农民的信息意225%,该村订单农业的项目产值96.1万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152%,扣除各类生产成本,该村订单农业人均收入可达650元,比2000年同期增加400元。(3)提高了农民市场意识和农业产业化程度,推进了标准化建设。实施订单农业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了市场风险,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一些地方农民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出现农民主动找订单、签订单,拿着订单搞生产的情况。通过订单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使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逐渐被各方面所重视。政府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并制定有关产品的技术规程。(4)完善了龙头企业和农民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连接机制。订单农业实际上是通过订立合同把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连接起来,实现以产定销的一种生产形式。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密不可分。订单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龙头企业、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四、订单农业调查结果分析1、订单运行不规范首先是订单形式和过程不规范。目前的订单主要是合同订单,但是现在农业的合同订单还没有比较正规的合同认证机构,一般都是政府的有关部门作认证。甚至相对落后的山区,存在一部分口头订单。订单一般由企业草拟,有利于企业的内容多,有利于农民的内容少。农民大多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市场行情,农民和企业之间存在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信息的不对称等现象,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山区,政府掌握的市场信息少,而农民心里又没底,这就很难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有的企业借机搞合同欺诈、坑农害农,在收购时以种种理由压价收购,致使农民“吃哑巴亏”。其次是订单的内容不规范。有的订单中规则不透明,没有规定质量标准和要求,在收获的时候商家又往往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来收购,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农民和商家之间产生矛盾,不利于以后的交易或增大交易成本。第三是订单的内容不规范。少数地方政府还存在搞包办代替,出面签订合同。一旦出了问题,就无法向企业或农民交代。2、违约导致交易成本高违约是合同的一大难题。由于法律、信用意识不强,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农民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将产品出售给他人,不按合同交货;当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而不按合同交货。当农民违约时,企业面对千家万户难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当企业违约时,农民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或缺乏相关的组织或诉讼费用高等原因,也不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责任,大多是找政府,客观上削弱了订单的约束力。3、信息滞后、失真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和农民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所掌握的信息基本上滞后且缺乏针对性。由于缺少相对准确的市场信息,影响了订单的签订和执行。一方面如果没有收购价,农民心里没底,不识和利用信息的自觉性还较差,也缺乏足够的财力获得所需的信息服务。4、订单的主体发育不完善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些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当市场价格波动时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订单农业的主要运作模式是“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这也是农业产业化的特征之一。如果没有用经济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化就搞不起来,随着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竞争围绕着品种、质量和价格展开,而质量与品种又是衡量标准的主要指标。以经济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可以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而单个的农民就难以用标准去约束。单个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做到公平交易。五、政策及建议1、严格规范订单的内容订单农业合同一经签订,产销双方都有履行合同条款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订单农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法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订单农业要顺利发展,必须依法办事,所以要把订单农业搞好,首先要把订单内容签好,权利义务写清楚,合同要件约定好,必不可少的程序都要履行好。2、运用灵活的价格机制价格的签订是订单农业产销双方订立合同的重要一款,目前个别农户往往出现“谁出价格高,产品就卖给谁”的现象,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可考虑价格弹性,不要把订单价格订得太死,而是依据市场运行规则,把价格划定一个范围,企业和农户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3、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农产品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产品质量应该成为订单农业的中心。所以在订立合同时必须明确产品质量,使双方共同树立质量意识。农民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控制企业借口质量问题造成的违约现象。4、对农民和企业进行履约意识培训农民违约主要是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的时候。农民违约至少反映出3个问题:一是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二是目光短浅,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合同意识不强。在合同兑现时应该加强履约监督。合同一旦签订,就有法律效力,产销双方必须按订单办事,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及早解决,对订单农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期达到公平、公正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目的,确保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保证公正、公平、公开的履行职能。5、完善信息系统,多方开拓市场订单农业一方面要寻找客户,选择客户,农民才有驾驭市场的能力。要与不同地区的多家客户建立合作关系,防止“一棵树吊死”的现象发生,减少客户不履约或变相压价造成的损失。客户的多元化,应成为订单农业的重要经营策略。另一方面,要开辟多方市场,甚至勇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订单农业参与的市场越广泛,发展的空间越大。市场的多元化,可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旦某个市场发生变化,可自行调整,转移市场重点,减少订单农业经营风险。市场多元化应成为订单农业的发展方向。附件1.参考文献[1]刘纯阳.发展订单农业要搞好七个建设[J].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2009(1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