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阿Q正传》看鲁迅【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不朽的文学名著。直至今天,《阿Q正传》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依然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反思和研究。要研究鲁迅先生,《阿Q正传》是不得不读的。本文就是通过解读《阿Q正传》,如“精神胜利法”、阿Q革命等来了解鲁迅先生的政治主张以及其深刻内涵。【关键词】鲁迅、阿Q、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精神胜利法。一、解读《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921年。小说共分为九章,是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丰满,他是一个备受地主豪绅剥削压榨和封建意识毒害,最后被所谓“革命党”无辜枪杀的农村雇农形象,是辛亥时期“代表没落农民的典型”。阿Q是一个无名无姓的流浪汉,他没有家,没有亲人,仅仅是靠着帮有钱人家做些散工维持生计。鲁迅在小说第一章的序里列了四点来告诉读者他为阿Q写传的原因,以及阿Q这个名字的由来。在我们看来,为这个无名无姓、无家可归的人作传似乎毫无价值,但鲁迅先生写的这个序绝不是废笔,透过阿Q这个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发展的轨迹。阿Q有着极为复杂的性格内涵,其性格主线是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不同于一般农村雇农的特殊性格——“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即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地位,但又不能正确直视社会现实,所以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等心理暗示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的病态心理之中。简言之,就是精神上用虚幻的胜利来掩饰生活中的失败。在《阿Q正传》第二章的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的续优胜记略里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阿Q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与别人发生口角时,阿Q会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因为进过几回城里,阿Q就更自负,看不起没进过城的乡下人,但同时又鄙薄城里人,展现了他性格里的矛盾性。当阿Q被别人打了之后,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未庄的人们知道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后,逼着阿Q承认自己是虫豸,但是被打后阿Q却又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感到心满意足。由此可以看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完全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实质上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在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下,“精神胜利法”便成了觉醒和前进的极大障碍,使社会底层的人民既不能看清现实社会的本质,又不能和反动统治者进行有效地斗争,因而也就摆脱不了悲剧的奴隶命运。在之后阿Q闹革命的情节里,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但是他却不了解革命。他的革命畅想曲是——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的追求反映了农民阶级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人们的最高理想。但阿Q的结局是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小说通过对阿Q悲剧人生的描写,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就是民众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同时讽刺了封建制度对民众思想的毒害。二、《阿Q正传》体现出的鲁迅思想。《阿Q正传》是以偏喜剧的方式写成的悲剧,大力地抨击了当时的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我们通过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不难发现,《阿Q正传》的创作手法并非是鲁迅创作作品的个例,鲁迅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沉重悲凉的基调,以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而鲁迅的这种创作风格又是和他不幸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的。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父亲是周伯宜,母亲是鲁瑞。鲁迅基本上是在一种被压抑和沉重的氛围中度过他的童年时光的。在鲁迅十二、三岁,正值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场厄运无预兆地降临到他家。1893年,周家的家长介孚公因犯“科场案”锒铛入狱,并在不久后被处死。自此周家便一蹶不振。雪上加霜的是,此后不久,鲁迅的父亲又突发急症,两三年后就离世了。此时的鲁迅也就十几岁,但是作为长子长孙的他不得不过早地分担家庭的重负,忍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冷眼相待和屈辱。这个时期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他曾经在他多个作品都有反映过。在《呐喊·自序》里,他这样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是一句非常沉痛的话。鲁迅悲惨的童年生活不仅来自于家道中落,当时的封建制度也是导致他童年悲惨的另一重要因素,以至于他后来的作品都表达了他对封建制度的极度憎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鲁迅的悲惨童年经历奠定了鲁迅的作品几乎是沉重悲凉的,而鲁迅童年时遭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使他的作品取材和立意都是抨击封建的制度。而《阿Q正传》正是鲁迅创作手法展现的经典之作。鲁迅曾经说过,他斟酌写这篇文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有二十年之久。在《阿Q正传》里,鲁迅并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评判阿Q行为的对与错,他只是平直地描述阿Q的行为和内心,把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摆在读者面前。阿Q身上所具有的那个时代的“国民劣根性”是鲁迅所憎恨的,鲁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鲁迅主张因循守旧就要挨打。上文说到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无名无姓、无家可归,而且常常受到别人的欺凌。只能靠帮别人打散工谋生。——“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由此得知,阿Q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而这种因循守旧的观念,这鲁迅看来是民众被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墨守成规就会像阿Q那样挨打。从鲁迅生平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学医出身,后弃医从文,这在当时来说着实是很大的改变。鲁迅作品多以揭露社会现实为主。在小说中,鲁迅讽刺了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批判性色彩,认为未庄的革命运动可以看做是“辛亥革命历史悲剧的喜剧式展现”。我们知道,《阿Q正传》写于五四运动时期,鲁迅批判辛亥革命缺失彻底性有其历史意义。因为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鲁迅通过未庄小小的革命,以阿Q为牺牲品,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精神胜利法”是《阿Q正传》的核心内容,这也映射出这就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国民精神”。鲁迅用犀利的文笔深刻地批判了当时这所谓的“国民精神”。而这“国民精神”说到底也就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可见鲁迅对推翻封建礼教的迫切心理。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处于社会底层的阿Q长期被驯化、奴化,形成了这种奴才心理。鲁迅还在小说中讽刺了思想麻木不觉醒的看客们。不仅是在《阿Q正传》,在《孔乙己》、《药》和《示众》都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冷血麻木的看客。如在《阿Q正传》中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十分得意的笑了,而看客们也九分得意的笑了,可见看客的冷漠。阿Q进城后回来给未庄的人描述砍头的情景,以及之后到阿Q被斩首而引来的看客,也写出了看客的冷漠。鲁迅用辛辣的笔法将看客们的劣根性刻画的淋漓尽致。鲁迅看客形象的描写也是对“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抨击。《阿Q正传》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阿Q这个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并不是农民才有的,这在当时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透过《阿Q正传》,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同情在黑暗社会背景下遭受到剥削压迫的底层劳动人民,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呐喊,去唤醒沉睡的国民。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通过阿Q,沉重控诉当时病态的国民精神,以及渴望推翻封建制度。鲁迅之所以憎恨封建制度,是因为他自小看透了封建制度对国民的毒害,他可以说是走在一代人之前的伟人。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参考文献】[1]《呐喊》,鲁迅,长江文艺出版社。[2]《论阿Q正传》,冯雪峰,《人民文学》1951年第6期。[3]《阿Q是一个农民的典型吗?》,蔡仪,《新建设》第4卷第5期,1951.8。[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栋霖,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