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选题名称**********培养单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号:************开题人姓名:导师姓名、职称:************填表日期:******************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为A4大小,封面及Ⅰ至Ⅶ项必须用计算机输入,不得随意改变表结构。开题人应逐项认真填写,完毕,将本表全部打印输出,于左侧装订成册。2.文字输入部分,一律五号字、仿宋体、单倍行间距编排。3.“参考文献”著录按照GB7714-87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论文名或著作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出版社·页号·年。4.开题报告应由本学科专业导师组评审通过。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由开题人在学科组或更大范围内宣读,并接受质疑、评议。导师组由三名以上导师组成。评审合格后,本报告暂由导师负责保管。5.为加强论文撰写进程的跟踪指导和督查,在论文定稿之前,至少应对研究写作进行三次考察。开题人要向导师、本学科专业的内研究生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包括论文已经取得的成果、目前面临的难题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6.论文撰写完成,由导师确定定稿后,方可进入学位申请环节。本表上交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归入开题人学位档案。Ⅰ.选题简况Ⅰ-1拟定论文题目************Ⅰ-2论文性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Ⅰ-3与导师目前研究课题的关系□√其中一部分;□没有关系Ⅱ.选题依据Ⅱ-1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二战以后,全球大约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间产业转移。其中,我国是在第三轮中融入产业转移进程的。第三轮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开始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通过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全球的生产要素配置得到了逐步优化,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融合。产业转移对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是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其全球战略布局、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是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和推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虽然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导致的传统产业剩余积累的增大和原生地的技术扩散效应,更得益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所谓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产业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转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也日益抬升,大量劳动密集型甚至资本密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及产业已无法在当地立足,这些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紧迫感越来越大。球性经济危机的蔓延所导致的国际市场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是加剧了这种压力和紧迫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驱动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此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了。区域之间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事实上也已经开始危及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所以,从世纪之交开始,中央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举措。毋庸置疑,未来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都会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区域发展政策的核心。产业转移不仅是次生工业化地区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和一般规律,也是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证整个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在要求,各种条件也都在日益成熟,产业转移已成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Ⅱ-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1)国际四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产业转移同既定的经济社会背景相联系,产业转移的内容和特点也会因为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工业革命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1)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此次产业转移发挥了转入地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是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为美国第二次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德国,美国重点将国内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向外转移,并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产业,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由此也加速了日本和德国工业化进程。(3)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转移方向是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受压力于国际石油危机和日元贬值,日本将制造业向其他亚洲国家转移,转移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工、造船)---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日本通过此次产业转移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雁阵贸易方式,明显处于雁首的位置,并推动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4)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突破境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实现生产能力扩张的目标,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将产业向中国和东盟四国转移,转移产业为纺织、机械、******产业的中间制造环节,实现了中国内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国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历次产业转移多是以科技革命为契机,一方面生产制造业向外转移加强了资本与技术交流,发挥了产业承接地的资源优势,带动了承接地制造业的快速崛起,随着产业转移的逐次推进,世界工厂的位置也发生历次变迁。另一方面产业转出国多是以技术革命为背景,借助产业转移得以腾出空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2)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产业转移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广义的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很难将产业转移同地区间的投资和贸易及技术转移活动截然区分开来(陈建军,2002)。狭义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郑燕伟,2000)。狭义的产业转移包含在广义产业转移之内,并且狭义的产业转移更容易被观测和界定。当前对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多从追踪企业投资流向着手测量分析狭义的产业转移,而对包含投资、贸易、技术转移活动的广义产业转移更多是理论层面分析,较少存在量化量化研究。产业转移遵循梯度发展的规律,高梯度地区转移边缘产业的同时,低梯度地区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服务及人力资源基础,能够有效承接并带动转移产业。从而高梯度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低梯度地区借助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就业,缩短同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差距。产业转移是一类经济发展规律或现象,从狭义的产业转移来理解,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大量企业集体迁移的过程。企业在转移方向和方式上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形成了有规可循的产业转移现象,大多数企业迁移的研究者将之分为两类:(1)完全迁移,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2)部分迁移,建立一个新的厂址,而之前的企业并没有消失。部分迁移又可细分为:业务转移而注册地未变,注册成立分公司或研发销售中心,公司总部迁移而保留原有生产基地。完全迁移大多被朝劳动力和原材料供给市场接近的单个企业采纳。部分迁移通常被大的综合性的企业采纳,目的在于寻找最优势区位实现产品差异化战略,这种方式的企业迁移只是影响部分生产,可以通过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的合作来实现。Ⅲ.选题材料收集[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2]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4]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5]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6]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1期。[7]谢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第5期。[8]史耀媛,张秀君: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9]张文倩,张卓: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5年第1期。[10]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3期。[11]李学鑫,苗长虹: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2]蒋满元:区际产业转移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3]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14]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0期。[15]苏华: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两个误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16]聂华林,赵超: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17]吕彬彬:浅析我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策略[J].云南财政与经济大学,2004年第3期。[18]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19]宋燕,牛冲槐: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8期。[20]游霭琼:产业转移的国际化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J].南方经济,2005年第5期。[21]杨斌,车吒: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中国的产业战略选择[J].计划与市场,2002年第4期。[22]王兴中:要素流动与我国地带间的产业梯度转移[J].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7期。[23]王燕玲,林峰: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1期。[24]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25]荣跃明:区域整合与经济增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6]马海霞:区域产业传递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4期。说明:包括参考文献。本页如容量不够,可以另附页。Ⅳ.研究写作设想1导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内文献回顾1.2.2国外文献回顾1.2.3国内外文献评述1.3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1.3.1研究思路1.3.2研究内容1.3.3研究方法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产业转移的概念2.2******产业的概念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3.1******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3.2******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3.3******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3.4******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4******************案例分析4.1******承接******产业的有利条件4.2******承接******产业采取措施4.3******承接******产业的发展情况4.4******承接******产业的困难和问题4.5******承接******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