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读后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科硕16-材料科学与工程-尚晨光-s20161192《实践论》诞生的时期,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期。那个时候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与国民党代表的资产阶级矛盾已沦为社会的次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民众齐心协力抵御外敌。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万里长征,也在陕北站稳了脚跟。整个环境相对的宽松,毛泽东也有空余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过去革命历程中党内的错误思想和路线。从当时党内的思想状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一些人,长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形成了片面狭隘的思想,不能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知道作用。特别是刚刚结束的长征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这,忽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拒绝在先前革命斗争中已取得的有效胜利经验,而一味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并以这些来误导中国的武装斗争,若非老一辈革命家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中国革命力量将彻底断送。为了总结长征及先前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清算党内严重的两种主义者,并为即将到来的延安整风做准备,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水平,毛泽东写了多部哲学著作,《实践论》就是其中之一。文章首先阐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人类物质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人认识的基本来源。人的社会实践是多种形式的,不仅限于物质生活,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人和人的各种关系。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生产活动的逐步发展而由浅到深的发展起来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同时强调认识的实践性,认识以实践为依托,又要反过来服务于实践,而认识的正确性又需要社会实践来检验。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人在社会实践中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的现象表面、片面以及外在联系,这些都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也不能做出合乎伦理的结论。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当人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全部和内部联系时,人的认识就产生了质的飞跃,即到了理性认识的阶段。感性认识是低阶的,理性认识是高阶的,虽然二者阶段不同,但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他们都具有实践性。只有再实践活动中接触认识的事物,才能够获得认识。一切真知都来源于直接经验,由于时间和精国科硕16-材料科学与工程-尚晨光-s20161192力有限,很难事事都去经历,因此大部分来源于间接经验。这些间接经验是只有反应了客观事实,才是可靠的。在次,文章阐释了两种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思想。第一种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唯理论。唯理论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所有的理性认识均来自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的基础则是实践。否认了感性认识,就否认了理性认识的实践性,那么这些所谓的理论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自然是靠不住的。第二是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他们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是可靠的,而理性认识是不可靠,这就是经验论。经验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只有将感性的认识进行理性的改造,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应客观事物。认识到这个阶段,只完成了一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之后,还需将其运用于指导实践,这就是认识的能动作用。如果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获得了成功,这个认识就完成了。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理论存在不足,那么就需要反过来对理论进行修改。如此循环多次,才能和客观事实相符,这时候认识运动才算完成。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工作者对其作用对象思想本质及其活动变化的了解,就不能停留在具体感性材料的把握上;对工作对象的认识,就不能满足于经验层次,而耍经过“思考”、“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求得理性认识,总结规律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正是在长期、细致的实践中,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状态。实践已经证明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并不是强敌外患,而是指导改革的整体思路出了问题。中国人不能老是被美国人和西方人提供的经济改革模式所诱导。不能跟着美国人、英国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中国人设置和引导的路子走,那是一系列的圈套,走一步,陷一步!苏联社会的崩溃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死路!中国走和谐发展之路,是经过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中得出的社会发展的理论认识。国科硕16-材料科学与工程-尚晨光-s20161192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给予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指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实践的考验,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取得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建国中期,由于错误的决策,中国经历了十年的动荡时期。面对十年后国内经济凋零,文化落后的现状,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了一项具有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作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者,邓小平牢牢的从实践的基础出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建国中期,由于错误的决策,中国经历了十年的动荡时期。面对十年后国内经济凋零,文化落后的现状,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了一项具有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作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者,邓小平牢牢的从实践的基础出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层面的改革是改革开放重要的任务之一。思想即理论,给个需要理论的指导。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大字。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理论的指导下,打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冲破主观偏见的束缚,不能一直停留在先前理论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理解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上,停留在某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观念上,如此记忆形成“左”的观点去看待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有接受新事物新世界的思想状态,使人们的认识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就是要考虑到实践过程中的事物的差别性,主要是指不同的地方的国科硕16-材料科学与工程-尚晨光-s20161192情况有差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只要遵守实事求是的这一原则,将沦陷、仿真、政策同具体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的认识到,实际的情况实在不断的变化的,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实践的反馈来完善方针、政策,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放。《实践论》的诞生距离我们现在已经将近八十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学习文章就如同里面的观点那样,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理论,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的深入而变化。学习文章中精髓的理论、方法、观点,从此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