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18、阴偏衰: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19、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则称为“因人制宜”。20、阳中求阴: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理论而设立的一种治法,即在补阴的基础上适当配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适用于治疗阴偏衰的虚热证。47、疠气:指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48、阴偏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胜,机能抑制,热量消耗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阴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49、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50、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互跟互用理论而设的一种治法,即在补阳的基础上适当配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适用于阳偏衰的虚寒证。51、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地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52、罢极之本:肝精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53、下焦如渎:渎,即沟渠。喻指下焦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具有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54、小肠主液:是指小肠泌别清浊,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55、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56、气随血脱:大出血的病人,气往往随之发生大量的丧失,导致气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故称为“气随血脱”。57、一源三岐: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故称此三脉为“一源三岐”。58:、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59、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60、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61、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盛行的克制和制约。62、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6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态似腑,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奇恒之腑。64、脾主运化: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65、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够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66、阳脉之海、指督脉。督脉行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汇,对全身阳经起血气总督和调节作用,故称“阳脉之海”。67、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于人人皆有的正常情绪体验。68、阴胜则阳病:即阴偏胜的实寒证,大量损伤阳气,出现实寒兼阳虚证,进一步发展为“阳虚则寒”的虚寒证。69、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71、滋木涵土: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72、藏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证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食物和现象。73、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74、津血同源:血与津液皆有饮食水谷精微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血与津液之间的来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75、阴脉之海:指任脉。任脉行腹部于正中,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76、风行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77、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78、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1下载券5.0分(高于99%的文档)立即下载想免费下载本文?立即加入VIP免下载券下载文档10万篇精选文档免费下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①射精太快怎么办_早射病因详解_协和男科广告查看详情下一篇你可能喜欢全身经络图最全人体解剖图广中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全身经络图5.0分439人阅读全身经络图5.0分21173人阅读全身经络图5.0分21456人阅读全身经络图专业版4.5分23874人阅读全身经络图。手脚反映区图。经络时间开启图0.0分20227人阅读全身经络图专业版0.0分5457人阅读更多与“全身经络图”相关的内容您的评论240发布评论用户评价暂无评论上传文档相关文档推荐①射精太快怎么办_早射..nk.cfxhyy.com广告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9页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3页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23页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名词解...5页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31页2下载券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9页1下载券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名...5页1下载券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53页免费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3页免费猜你喜欢©2018Baidu|由百度云提供计算服务|使用百度前必读|文库协议|广告服务|企业文库|网站地图关闭3在手机打开下载1下载券用手机扫此二维码:×以下结果由提供:×百度翻译百科词条:×百度百科复制|搜索|翻译|百科|分享|二维码文字已复制分享至:×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747、疠气:指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48、阴偏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胜,机能抑制,热量消耗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阴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49、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50、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互跟互用理论而设的一种治法,即在补阳的基础上适当配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适用于阳偏衰的虚寒证。51、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地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52、罢极之本:肝精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53、下焦如渎:渎,即沟渠。喻指下焦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具有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54、小肠主液:是指小肠泌别清浊,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55、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56、气随血脱:大出血的病人,气往往随之发生大量的丧失,导致气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故称为“气随血脱”。57、一源三岐: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故称此三脉为“一源三岐”。58:、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59、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60、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61、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盛行的克制和制约。62、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63、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异也;恒,常也。因其形态似腑,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奇恒之腑。64、脾主运化: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65、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够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66、阳脉之海、指督脉。督脉行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汇,对全身阳经起血气总督和调节作用,故称“阳脉之海”。67、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于人人皆有的正常情绪体验。68、阴胜则阳病:即阴偏胜的实寒证,大量损伤阳气,出现实寒兼阳虚证,进一步发展为“阳虚则寒”的虚寒证。69、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71、滋木涵土: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72、藏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证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食物和现象。73、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74、津血同源:血与津液皆有饮食水谷精微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血与津液之间的来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75、阴脉之海:指任脉。任脉行腹部于正中,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