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基础:指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动力,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其能从贸易中获利时才会愿意从事贸易。贸易所得: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中,获得的利益有多大,贸易利益在国家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贸易模式:对于参与国家来说,哪个国家出口哪种商品,哪个国家进口那种商品。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一国的财富形式,一国拥有的货币越多,则这个国家的财富越多绝对优势: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机会成本理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劣势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活残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相对商品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机会成本递增:一国每多生产1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生产边际转换率: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Y的数量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边际替代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相互需求: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出口视为对对方的供给,把进口视为本国的需求。提供曲线:又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数量。贸易条件: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率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资源的相对量状况要素丰裕度:可以用两个角度来衡量,一种是以实物来衡量,即用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和来衡量;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来衡量,即用每个国家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来衡量。劳动密集型:为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比例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为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资本投入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比例的产业。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相对要素价格:用每个国家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按来衡量派生需求:对一种要素的需求,即从最终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指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能在国之间流动,国际贸易也会使各国同质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会趋于相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率相同特定要素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进行配置.与李嘉图模型不同的是,特定要素模型中存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劳动可以在部门间流动,是一种流动要素.其他要素则是特定的,只能被用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要素密集度逆转: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其要素密集性的差异。一种商品在外国是劳动密集性商品,而在美国可能是资本密集性商品。需求逆转:两国需求的差异超过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美国强烈偏好资本密集性商品。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不完全竞争: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垄断竞争: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产业间贸易:指不同产业间产品的贸易,同一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同一类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可以分为3个阶段:新产品的引入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和产品的标准化阶段顺贸易生产效应:即出口产品的增长速度高于进口产品的增长,则增长会带来贸易规模扩大。贸易中性生产效应: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同比例增长,导致贸易的同比例扩张。超顺贸易生产效应:出口品的增长为正值,进口品的增长为负值。顺贸易消费效应:进口品的消费增长快于出口品的消费增长速度,则增长会带来贸易规模扩大。超顺贸易消费效应:几进口品的消费增长为正值,出口品的消费增长为负值。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引致两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等比例的增加。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生产中资本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生产效率的增加。贸易条件效应: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增长,只要在不该变价格下增加大国的贸易量,该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贫困化增长:负的贸易条件恶化程度很大,以至于超过正的增长效应的情形。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法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一种。进口税:是进口国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有效保护率:指征税所引起的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值的变动率。进口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行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鼓励某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成本或至少低于国内价格而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一种贸易现象。储蓄性倾销:或称国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通过国内市场卖价高于国际市场,是总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掠夺性倾销:以低于成本或低于国外价格进行销售,以将国外生产者赶出市场,然后通过价格,从市场垄断中获取超额利润。偶然性倾销:指偶尔以低于成本或低于国外价格销售商品,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国内价格而卖掉预期会暂时剩余的商品。最优关税,也称最佳关税,是指一国贸易条件改善相对于其贸易量减少的负面影响的净所得最大化的税率。幼稚工业: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指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垄断利润或租金。进口替代:强调限制工业品出口,促进本国制造业生产的战略。出口导向:强调自由贸易的战略。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有一点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条约或协定,乃至建立共同机构而组成的经济乃至政治联盟。优惠贸易安排: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并且结构最为松散的一种组织形式。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取消彼此之间相互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自由流通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关税同盟:成员国间完全取消关税壁垒或其他贸易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统一的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间的产品流动无需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共同市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完全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实现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以及从经济联盟扩展政治联盟。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因成员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带来的同盟内贸易规模的扩大与生产要素重新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的效果。贸易转移效应:是关税同盟建立后,因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而导致一国从世界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最低成本的国家进口所造成的福利水平下降的效果。开放经济:指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c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支行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经常项目: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资本和金融项目: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误差与遗漏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国际收支平衡表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为最终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人为设置此项目。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交易达到了平衡国际收支均衡:①自主性收支项目差额为零②市场均衡的观点③全面均衡的观点,即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均衡贸易收支差额:商品进出口收支的差额经常项目余额: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等流量的借贷方净差额,它反映了实际资源在国与国之间转让的净额。基本国际收支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的基础上加上长期资本移动差额。综合差额: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中排除储备资产交易的差额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以清偿国际债券债务的一种支付手段外汇汇率:指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直(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美元标价法:以美元为标准公布外汇价牌外汇市场:货币兑换、外汇买卖的场所冲销式干预:指中央银行认为汇率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即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于当天或两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一种交易行为远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交易双方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套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外汇差价,在某一外汇市场上买进某种货币,同时在另一外汇市场上卖出该种货币,以赚取利润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铸币评价论是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评价理论:汇率取决于价格水平,而非价格水平取决于汇率一价定律如果不考虑跨国交易的成本因素,则以同一货币衡量不同国家的同一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绝对购买力评价: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利率评价理论:两国货币的比价同各自的机会成本或收益相联系抵补的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差价由两国的利率差异决定,高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必定升水非抵补的利率平价:指投资者在进行没有抵补的外汇投资时所获得的收益等于没有汇率风险时所获得的收益,即等于预期获得的收益费雪效应: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贸易收支:是指一国出口商品所得收入和进口商品的外汇支出的总称价格调节机制:包括改变汇率和货币量供给变化来调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会改变国内物价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自动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