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完成自习感悟正确率达90%以上。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完成堂上练正确率达80%以上。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能正确阐述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学习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学习感悟】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它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着遗传信息。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和。脱氧核苷酸有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遗憾的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讨论:观察图3–1,总结几种脱氧核苷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练一练(多选):结合当时人们对DNA的认识,判断下列哪些碱基在DNA的结构中()A、CB、UC、TD、A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⑴、实验材料:1928年,格里菲思以为实验材料。⑵、实验目的:研究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⑶、肺炎双球菌的类型:特点类型荚膜菌落表面有无毒性是否致病S型R型提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单细菌大量繁殖后,便可肉眼看到的细胞群。⑷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及结果:①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②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③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④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把这些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后代也是,即这种形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⑸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活性物质——。2、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体外转化)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和鉴定。⑴、实验过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和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⑵、实验结果: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能或不能)是R型细菌发生转化。⑶、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提示:加热引起蛋白质变性是导致S型细菌死亡的原因。但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所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被R型细菌吸收、整合、利用,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表现出了有荚膜、有毒的性状。练一练: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为实验材料,利用的新技术,完成了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1、T2噬菌体结构: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构成,头部内含有。增值特点: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的作用下,利用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值。当噬菌体增值到一定数量后,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2、实验方法:。3、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步: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有35S的培养基→获得含有标记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有32P的培养基→获得含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二步:标记T2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获得蛋白质含有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获得DNA含有标记的噬菌体。第三步:用已分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①、35S标记的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35S主要分布在中。说明大肠杆菌体内没有35S,35S分布在大肠杆菌体外。②、32P标记的噬菌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32P主要分布在中。说明32P主要分布在大肠杆菌体内,大肠杆菌体外几乎没有32P。4、结果分析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留在外面。②子代噬菌体的各种形状是通过亲代的遗传的。5、实验结论: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①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②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讨论:1、在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2、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四、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由和蛋白质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侵染烟草→烟草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DNA侵染烟草→烟草病毒结论:烟草花叶病毒中是遗传物质。讨论:当生物体内既有DNA,又有RNA存在时,哪个是遗传物质?练一练: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都是核糖核酸C、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提示: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T2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和RNA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前者的遗传物质是DNA,后者的遗传物质是RNA。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所以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3、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归纳】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比较:这两个实验都是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直接实验证据,两者在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细微的差别。①实验设计思路比较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相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研究它们各同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式的区别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殊元素(32P和35S)②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③实验结论比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注入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是被32P标记的DNA,而被标记35S的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原料(脱氧核苷酸、氨基酸)合成子代的噬菌体。3、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说法,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由于DNA在细胞中的含量大,另有些同学认为这是因为DNA在遗传中较RNA起着主要作用,显然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目前的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训练反馈】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复制DNA的原料是()A.噬菌体的核糖核苷酸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C.细菌的核糖核苷酸D.细菌的脱氧核苷酸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外壳的蛋白质是()A.在噬菌体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内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内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3、金鱼的体细胞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那么金鱼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A.RNAB.DNAC.DNA和RNAD.DNA或RNA4、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产物质5、蛋白质中含S不含P,而DNA中含P不含S,现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无任何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定,在子代噬菌体中()A.可以检测到35SB.可以检测到35S和32PC.可以检测到32PD.不可能检测到35S和32P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A.RNA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多糖是遗传物质7、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A.噬菌体的DNAB.细菌的DNAC.噬菌体的蛋白质D.细菌的核糖体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