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文化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清·梁章钜第一节建筑概述一、建筑分类建筑分类是一项很细致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其关键在于确定分类标准。任何事物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都必然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建筑来说,不同专家学者曾从时间、功能及利用方式、用料及结构、艺术价值等角度进行分类研究。(一)按时间分类时间分类是按建筑物建造时间早晚进行分类。一般以古代、近代、现代的划分,可以把建筑物分为3种:1.古代建筑,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各类建筑。它包括古代园林、宫廷、各类工程、民居、陵墓,等等。2.近代建筑,是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各类建筑。3.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初期以来的各类建筑,尤其是指近些年来的建筑。(二)按功能及利用方式分类按功能及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园林类、民居类、宫廷类、工程类、宗教建筑类、陵墓类,等等。(三)按用料及结构分类按用料及结构可以划分为:土结构、石结构、土木结构、木石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等等。(四)按艺术价值分类同类建筑因建造时间的早晚不一,以及工艺技巧的不同,其价值差别很大。因此,按艺术价值可划分为:艺术价值很高、艺术价值高、艺术价值较高、艺术价值一般等几类。所以,对一些古建筑来说有时又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保护单位。二、建筑艺术的特性(一)历史性建筑艺术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和行为特征的发展产物。其内容、形式、结构、格调、布局无不反映出深刻的历史特点,如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抗御侵略的防守工程,而旷古漫长的丝绸之路上的寺庙、雕塑艺术则是古老中国与西域各国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二)民族性所有的建筑,都是某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其造型、风格、色调、布局都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西藏拉萨的大昭寺、西北地区的清真寺、西南地区的傣族竹楼,就分别体现了藏族、回族和傣族的艺术风格。(三)地域性建筑的民族性带有很浓郁的地域性特点,但除了民族所限定的地域,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可导致同民族的建筑的地域差异。在古建筑中以民居最为典型,如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陕北的土窑洞。从大区域来看,北方建筑的开朗,便于摄取光照;南方建筑的幽深,利于避开炎热。(四)人为性各类建筑物都是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和文化艺术追求的成果。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反映,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理想追求的体现和人类对文化艺术追求的提高、深化的结晶。当然,依据人类意志所开展的创造活动,不可能超脱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人的视野的开阔和审美角度的改变,思维方式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从而创造出更能反映人类意志的更为完善的艺术,并把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有机地、巧妙地融为一体。如北京的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依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修建了佛香阁、长廊、十七孔桥、知春亭和谐趣园等,使其点线结合,高低错落,曲径通幽,相互映衬,最终达到人神共栖、出神入化的境地。在古建筑中,我们的祖先以超越时代的惊人思维,建造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建筑物。如北京天坛内的三音石,巧妙地利用了声学回音原理,站在第一块石板中央,面向殿内拍一下手掌,可以听到一声宏亮的回响;站在第二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就会听到两声回响;站在第三块石板上拍一下手,可听到三声回响。再如赵州桥的构思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属首创。(六)艺术性许多建筑不仅实用,而且结构、色彩、形态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形成一种艺术美。如中国古典建筑。中国古典建筑的平面布局原则是依性质用途而定,凡是宫殿、坛庙、官衙、寺观,其配置都以中轴线为主,维持左右均衡对称,形成规则平面;而民居生活住宅则多为不规则平面;池苑、楼阁、园林、亭榭,则力求打破对称规则,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创造新奇布局格式。立体布局主要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三部分。台基层叠宽舒,与高大壮观的屋顶相对称,可避免头重脚轻之感。台基周围附有石楼、石阶、辇道。宫殿台阶中间一般有垂带,刻云龙图案。栏板望柱上也刻有精细的花纹。墙柱构架一般以木材为主,方法是四个立柱的上端用两个横梁和两个横枋,周围牵制形成一间。而在两条梁上加架层叠的梁架,以支撑横放的桁。檩条加在一间的左右两端,由最上的架梁逐级降落,到前后枋为止。屋顶的互坡曲线由此而定。桁上钉橼子与望板,铺布屋瓦,这是一间房屋最基本的结构组织。至于门窗部分的大小,可随意变化,不受限制。所以,中国建筑往往是墙倒屋不塌。墙柱构架与屋顶之间用斗拱联络,这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显著的特征。斗拱由斗形的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作用是承受屋瞻的重量,使它集中到立柱。斗拱的变化可基本代表各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水平和趋向。最早斗拱仅用于檐下柱头,后来两柱之间和梁架之间都用,就类似附属的装饰品。屋顶曲线由架梁逐次加高而形成一种坡度,叫做“举架法”。这种曲线叫做屋顶举折。屋脊上多装有瓦脊和吻兽。正脊两端的装饰在汉代呈凤凰形,南北朝到隋唐作成鸱鸟尾状,形状是张口吐脊,尾向屋脊中央卷曲。相传鸱能吐水,做成鸱尾形含有制止火灾拘象征意义。这种脊饰叫做鸱尾或鸱吻。明清时将尾做成向外卷曲的样子,似龙形,所以又称吻兽或龙吻。此外屋脊上的佩人走兽等,既是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装饰品,它可以起到大木钉的作用,湃止脊瓦下滑。屋顶的基本式样有悬山、歇山、硬山、卷棚、庑殿、攒尖等几种。悬山顶屋面分前后两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前后檐伸出较多,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硬山顶与悬山顶基本相同,只是屋顶两侧与山墙齐平,前后檐伸出较少。卷棚式屋面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也就是没有正脊,仅有四条垂脊。庑殿式是屋顶有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与四条斜脊,一般用于宫殿寺庙。歇山顶则是硬山顶与庑殿顶的结合,即在硬山顶的四条垂脊下端向外折出四条戗脊,四条戗脊连成四面斜坡,形成半个庑殿顶,两侧屋面斜坡与上半部硬山顶的两侧山墙相接,形成三角形墙面。因共有一条正脊、四面垂脊和四条戗脊,故又称九脊式。攒尖顶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屋面,屋顶为锥形,一般用于亭阁或塔。屋顶内部装饰也复杂多样,主要有“平基”、“砌上明造”、“藻井”等。平基即屋内梁架梁枋都用天花板遮蔽,一般用木条交叉成方格,上面铺板,大方格象棋盘,称“平基”。方格内多绘有花鸟图案。砌上明造即梁枋梁架加工完整,全部外露。梁枋上也往往多施彩绘,花纹极其繁杂。藻井即屋顶内部造成平面向上皿进韵形状,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彩绘。一般用于表示高贵的地方。古建筑用色也很讲究,一般宫殿、寺观多用红色或黑色漆柱和门窗,斗拱檐桁、额枋等色彩最丰富复杂,以青蓝碧绿为主,宫殿加金线、金点。屋顶琉璃瓦有黄、蓝、绿等各种颜色。宫殿、寺观以外,屋墙均用本色。至于屋内门窗隔扇等各种细部结构的装饰更是千变万化,趣味无穷,几乎所有部件都可以雕饰成艺术品。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的居所住要是天然的崖洞,这类居所不仅是在北京周口店,还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到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从事最早的建筑活动。继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时,在以汉民族为主的包括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在个体建筑、建筑组群以及在城市规划上都创造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构成特点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该结构方式又包括三种不同类型,即: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构成。在三者中,抬梁式使用范围居于首位。(一)抬梁式(叠梁式)是在屋基石上立柱,在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置梁,如此承叠而上,在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由此构成一组木构架。在串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短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在最顶层的脊瓜柱上亦构架,”脊檩。这种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便初步完备.其优点在于室内少柱或无柱,从而获得较大空间;而缺点则在于消耗木材较多。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方式中,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有二三间乃至若干间,它们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除此之外.抬梁式结构还可用来建造一些特殊平面的建筑,如三角、正方、五角、六角√\角、圆形、扇面等等以及多层的楼阁与塔。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方式下,还产生了斗拱结构。斗拱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拱层叠装而成。它最初是用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到后来又用于构架的节点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强调等级的差别,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在我国,至迟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以承载横梁的方法,而到汉朝时,成组的斗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了。斗拱的样式到唐宋已趋统一,其基本定式沿袭至明清,但到明清之时,随着柱梁的增大,斗拱反而变得小而且排列较密,以致成为装饰化构件而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结构功能了。抬梁式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在北方尤为如此。(二)穿斗式(立贴式)该种构架也是沿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由若干柱经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柱子间不架梁而是用若干穿枋连结,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该结构的优点在于用料较少,山面抗风性能较佳;不足之处则在于室内柱子较密致使空间不够开阔。这种构架形式至迟在汉朝已相当成熟并沿用至今,在我国南方普遍采用。有时亦将它与抬梁式构架混和使用。例如将抬梁式用于中跨,而将穿斗式用于山面。(三)井干式它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将这些木料的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该墙壁实际上也就是木承重结构墙。该方式虽构造简便易行,但耗材量大、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到木材长度的限制,且外观亦显得厚重,因此应用不广,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这种构架形式大约于商朝便已出现,至汉代亦可见到。除上述三种结构形式之外,在我国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采用了另一种结构形式——密梁平顶结构。二、布局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平面布局遵循着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它首先以“问”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还可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一)间“间”的概念可能始于商朝,它是我国木架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最基本单元。其优点是其极具灵活性,既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又能满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建筑。在古代,通常一座建筑所含间数多为奇数,各间面积的大小不同,各朝代也有差异。一般而言,自商代至战国,间阔约3米;唐朝的宫殿、庙宇间阔则在5米左右;至宋代以后则逐渐增大至7~8米或更多;而明代最大的间阔则达10·34米。由“间”为单位便构成了单座建筑(单体建筑),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很大程度上由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及爱好所决定。从外观上看单座建筑可大体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三部分中变化最多的是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盎顶、单坡、平顶、圆顶等样式。一般而言,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以殿阁、殿堂最为整齐。(二)庭院庭院由若干单座建筑组成,其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照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从而构成了形口或H形的三合院,这时,如果再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建上一座次要建筑,从而构成口或口形的庭院,则该庭院便是四合院了。四合院通常是用走廊、围墙将四座建筑连结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封闭性较强的整体。四合院的布局方式由于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及礼教制度,因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都被广泛采用,如官殴、衙署、祠庙、寺观等。同时,还由于该布局方式便于按宗法制度安排家庭成员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间有明显的区别,以及对保证安全、防止风沙和求得安静、舒适环境的需要,四合院布局也被广泛地用于民宅建筑。此外,四合院布局的优点还在于它能恨据需要,将庭院的数量、形状、大小等作调整、变化。另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及与其相对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两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