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闻宣传文书写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章新闻宣传文书写作第一节新闻类文书一、消息(一)消息的概念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简明扼要的语言,及时反映新近发生的或最近发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内容具备一些必要的因素,国外新闻界称之为“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我国有人称之为“六何”,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无论是把它称之为“五要素”或“六要素”,无非是说消息要把叙述的事情交代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那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过的什么事情。比如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播发的电讯,题目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一篇公认的典型的好消息。全文是这样写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2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篇消息写得非常简明精粹,全文包括标点在内只有一百九十多个字,就报道了这场震撼世界的伟大战役,把它所要叙述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即渡江何时何地开始,战斗的情况如何,结果如何,现在的动向如何,趋势如何等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写作消息的“要素”在这里都具备了。当然,并不是要求每条消息都像这篇报道一样,必须完全具备“五要素”。有些消息常常只有三个“要素”或四个“要素”,也能把事情的内容叙述清楚,这也不是不可以的。范文:蕲春“扶智”计划资助35名贫困生汉网消息(记者喻敏通讯员余立鹏曾恩学)5日,蕲春县一中高一(8)班程苏佩等35名学生3每人高兴地领到了本学期1000元的助学金。今年2月,蕲春团县委在全社会发起了“扶贫先扶智,扶智才能脱贫”的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广东东莞、北京、上海等地的“蕲春同乡会”成员慷慨解囊,募集30余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和捐资助学活动。(二)消息的特点1、真实准确。真实准确或称真实性,因为从新闻本身来看,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离开真实或严重失实则不成新闻;从读者方面来看,他读新闻是为了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真实面貌,以便增广见闻,提高认识,选取对策,决定行动,如果报道不真实就会把他引上错误,动摇他对新闻的信赖。所以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取向成为消息报道的首要原则取向。2、新鲜及时。新闻姓“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为人们提供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人物、新问题,舍去一个“新”字,新闻便成为历史。因此第一次发生的事件,最新发现的事实,萌芽状态的新事物等等,是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4新闻内容新意味着报道要快。快、迅速、及时,这是新闻的显著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是名副其实的“易碎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来很有意义的新闻会很快失去它的价值。因此,新闻写作不能打“马后炮”、送“雨后伞”。至于有些新闻出于政治考虑和经济利益有意迟发甚至不发,则另当别论。3、简短精粹。新闻一般是简明扼要、短小精悍的,消息为新闻文体之一,更应如此。表现在语言上是十分简练;表现在结构上一般是开门见山。事实的叙述概括准确,细节的描述典型精粹,段落简短明了,句子短促有力,这是新闻文体的重要特点。从篇幅上来说,消息当然没有绝对的规范,但“短些,短些,再短些”则是一般的要求。例如简讯往往只有一句话;消息一般在七八百字左右;长消息一般在一千字上下。通常采取一事一报的原则。至于新闻中的通讯、评述等固然常常要长些,但力求简短精粹的原则仍是重要的。换句话说,简短精粹仍是新闻报道的特点,消息尤甚。4、让事实说话。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消息首先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但纯新闻即纯客观的消息报道,只在很狭小的科技报道中存在,大5量的新闻报道既然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就不能没有传播机构和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没有意图、没有观点也就没有宣传。新闻宣传不同于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的手法是让事实说话,也就是让活生生的真实无误的事实来说明客观事实、客观真理。这是新闻宣传的长处,也是它的特点。这并不是说新闻中没有议论,只是说,就文体而言,让事实说话而不滥发议论则是新闻的本性,消息尤为如此。(三)消息的类型根据消息的内容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人物消息。1、动态消息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例文一:西班牙群众游行反对美国封锁古巴据新华社马德里3月24日电(记者胡泰然)西班牙全国声援古巴协调委员会、西班牙一古巴协会等6群众团体24日在马德里市中心组织游行,反对美强化对古巴的封锁。这些团体在游行结束时宣读文告,要求西班牙政府“明确而紧急地要求美国停止一切侵犯古巴国家主权的行动”,并希望政府建议欧洲联盟谴责美国的这种行动。例文二:庐山将走向世界已被确定为我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单位本报讯(记者李承才)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庐山风景名胜区已被正式确定为1995年至1996年度我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单位。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派遣专家赴庐山进行实地考察,待专家提出评估报告后,今年6月再由该委员会主席团审议并交全委会投票决定。为了使庐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单位成功,江西省委、省政府分别成立了庐山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庐山也成立了申报工作指挥部。目前,山上山下正在按照“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申报一次成功”的总体要求,在国务院确定的302平方公里的整个庐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旅游市场三项重点整治,同时进行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为庐山申报工作成功创造良7好的环境和氛围。2、综合消息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阐发,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三个较大范围(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例文三:提高质量控制造价缩短工期堵塞漏洞......3、经验消息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8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4、人物消息所谓人物消息,即对人物的主要特点放大和再现,对人物进行集中突出的描绘,相当于电影中的近镜头。在选材上,则抓取现实生活中人物活动的一、二个场面,一、二个镜头,充分地展示生活的横剖面,描绘比较细腻,感染力强。在结构上,既不同于一般新闻,也不同于一般人物通讯,而是取二者之长,常常用一个概括性的导语开头,点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引语入笔,但不透露太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后面,使读者看完全篇产生一种满足感。在角度上,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仔细观察局部特征,选择一个侧面加以报道。发生在宝鸡一客车上的怪事两记者制止车匪抢劫遭毒打......5、述评消息述评消息,就是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加上作者9对新闻事实恰到好处的评论。它的特点是: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述评消息是介于消息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常用以分析形势,或针对某种思想倾向,或对实际工作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或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方向,给读者以启迪。通常有事件述评、问题述评、形势述评、事态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等。根据消息的结构分为:1、短讯:是最精炼的新闻体裁之一,其中最简短的被称为“一句话新闻”。它常常以若干条集中的形式分类编排,如“经济要闻”、“国际短讯”等。2、标题新闻:没有正文,以标题形式出现,是最短的新闻。3、无标题新闻:只有正文,没有标题。(四)消息的写作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1、标题:单行式: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多行式:由引题、正标题、副标题组成。引题交待背景,点明消息意义;副标题补充说明正标题。如:10贪污挪用接受贿赂(引题)“副”局长变成了“富”局长(正标题)迪斯尼“绣球”抛中香港(正标题)昨与港府达成合资建乐园协议(副题)干流封冻长达1100千米(引题)严防黄河闹“凌”灾(正标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和水利部已派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抢救(副题)2、正文从结构上分,正文包括消息头、导语、躯干、背景和结尾等内容。(1)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其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讯”主要指通过邮寄、书面递交或网络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若稿件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本报讯”;若稿件是从外埠寄来的,应该标明发布新闻的时间和地点,例如:本报北京5月9日讯。11“电”,主要指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网络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一般由“传递者+地点+时间+电”构成。例如: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通过该电头,我们可知道这则新闻的传递者是“新华社”,新闻发生地点是“上海”,发生的时间是“6月16日”,传递方式是“电”。消息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版权所有”的标志;其次,它表明新闻来源,以利于读者判断;第三,它迫使新闻单位谨慎对待每一条新闻,因为消息头和新闻单位的声誉紧密相连,新闻报道一旦失实,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一家新闻单位的责任;第四,它是消息的独有标志,可以使读者很容易将消息与其他文体区别开来。(2)导语导语是整条新闻最闪亮的地方,因为导语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读者(受众)是否把整条新闻读完。导语,就是消息中具有可听性和可读性的特殊开头。它担负着三项使命。①反映新闻的要点;②确立新闻的基调;③唤起受众的注意。人们迫切希望立刻知道最关心或最重要的事实,所以消息的开头要开门见山,直截了断地把新闻的要点突出来,一下子就把人抓住,高潮往往在前,不能搞“悬念”。12西方一位新闻学家说过,新闻的开头应当具有这样的魅力:导语一唱歌,听众就跟着哼哼。也就是说,导语里说的东西,应当能立即引起受众的兴趣并产生共鸣。可以说导语是展示记者水平的窗口。解放前,有家报纸报道蒋介石在清明节回浙江溪口老家给母亲扫墓,导语写道:“清明时节,蒋委员长自宁启程,回溪口老家扫他母亲的墓。”标题是:“蒋委员长回老家扫他母亲的墓”。真是妙绝了。“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这里20种写作方法。①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②设置悬念法13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③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

1 / 1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