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不仅基本奠定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规模,而且开创了将中华大地上渔猎文明区、游牧文明区和农耕文明区“混而为一”的大一统先河。秦汉陆续在今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设置郡县,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北的羌地设护羌校尉,在东北乌桓地区设护乌桓校尉,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些边疆民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图之内。从此,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隋唐结束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在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基础上建立了比汉朝疆域更为广大、民族更为众多的统一格局。隋朝对西域的经营也为后来唐朝统一天山南北奠定了基础。唐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之国力强大、文化先进,增强了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了“胡越一家”盛况的出现。这个时期,唐朝先后统一东突厥和西突厥,并设立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管理军政要务。对其他民族地区,唐朝也都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有的还直接设置道、府、州,予以有效管辖。唐朝统一领导和治理下的各民族蓬勃发展,促进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疆域的扩大。宋朝虽然先后与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并立,但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交往十分密切。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大力吸收了汉族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融入了大量中原文化的元素,为以后元朝的统一准备了条件。唐朝于此设置西伊州(后改称伊州)。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第一个行政机构,初领伊吾、柔远、纳职三县。公元640年,唐朝军队打败了阻塞西域贡道、与唐朝作对的高昌(今吐鲁番)麴氏王朝,在其地建立西州,在天山北部建立庭州。与此同时,唐朝还以交河城为治,设立安西都护府,后移至西州。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公元657年,唐朝政府在平定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叛乱,完成对西域各地的收复后,在天山南部先后建立了焉耆都督府、龟兹都督府、毗沙都督府(故于阗国地)和疏勒都督府(今喀什)等羁縻府州。同年还建立了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军镇,史称“安西四镇”,进行监护和管理。公元702年,为强化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辖,唐朝于今吉木萨尔设置“北庭都护府”,后又升为“北庭大都护府”。这标志着以庭州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地区在军政体制上已另为一域,安西大都护府这时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公元13世纪初,蒙古成吉思汗再度完成了对天山南北各地政治上的统一,从而结束了唐末以后西域诸地纷争、称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现在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尤其是元朝首次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完整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在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清朝取代明朝后,全国各民族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北方,先后统一了蒙古族的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等系列叛乱,维护和巩固了对新疆、西藏地区的统一。同时,为反抗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长达1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至我国南部、东部的整个地区,各民族都统一在祖国版图之内。清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汉、蒙古、满、藏、羌、彝、土家等各族军民奔赴前线,共同战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大沽炮台的满、汉守军和蒙古族骑兵,迎头痛击英法联军。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战役和江孜战役中,先后给英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在中法战争中,壮、彝等族人民坚决反击法国对中国西南的侵略。东北地区的满、汉、达斡尔、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后同沙俄等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大力支援下,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迅速击溃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收复了新疆。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各族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过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清朝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治理,大体上以1884年新疆建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此前实行的是“军府制”,之后则由实施多种军政管理体制转换为统一的“郡县制”。即对于天山北部和南疆东部的汉、回族居住区实行郡县制统治,由乌鲁木齐都统兼理,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多由内地移居而来,其社会生产与生活习俗与内地基本相同。在伊犁地区和天山南部各地维吾尔族中维持当地的“伯克制”。清政府废除了伯克世袭制对蒙古族、哈萨克族和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实行“扎萨克制”,扎萨克可以世袭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清朝在收复新疆之后,决定在新疆建省,在各地推行郡县制度。公元1884年11月,清政府发布上谕,正式建立新疆省。我国宪法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省建立后,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将军不再总统全疆军政事务,驻军制度也与内地各省基本一致。新疆自西汉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西汉时期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开始,我国史书就将新疆称为“西域”,其含义是指中国西部的疆域公元前138年,为了消除匈奴人对西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力图联络当时活动在今中亚地区的一个名叫大月氏的民族共同对付匈奴。张骞的西使客观上加深了两地彼此间政治、经济的了解和联系,扩大了西汉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公元前121年,西汉大将军霍去病受命率军西征,打败了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西汉政府随之在此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101年,为解决驻扎西域的汉军和往来使者的粮食供应,西汉政府开始在天山南部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设置“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应是西汉政府设在西域地区最早的地方官员。西汉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西域都护”管理军政事务,府治建立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郑吉被任命为首任都护。郑吉之后,西汉时期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已知姓名的共有18位。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新和县境内发现了西汉王朝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的印章。“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是新疆地区自西汉以后统一于中央政府的显著标志。后设立西域长史取代了“西域都护”的职能。东汉建立后,继续西汉王朝对西域各地的统治,先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该地军政事务,著名的“定远侯”班超就曾担任过西域都护多年。“高昌郡”的创设被视为西域各地“郡县化”之开端。它反映了中央政府对于西域的管辖和治理不断完善。著名维吾尔族学者包尔汉指出的那样:“新疆与祖国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朝贡与封赐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暂时的藩属关系,而是表现为长期的不间断的国家行政权力在这一地区的直接行使。”清末成书的《新疆图志》序中所言:新疆“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巩我藩篱,不得则晋陇蒙古之地尽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繁荣进步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0)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协调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准绳1990年,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与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江泽民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群体意识和行为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而努力的精神。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畏艰险的优良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勤劳勇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又一集中体现,自强不息是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始终处于最基础地位“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最重要的内容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进步表彰大会指出民族平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民族平等问题是古今中外民族关系中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根本原则和出发点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民族团结是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的,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是促进和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民族互助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