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沈家中学姚云友【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从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部分。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讲课时要尽量直观,避免一些深奥的概念,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2)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做有志青年。【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本课的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重难点突破:以问题为引领,以探究为方式,通过必要的讲述解决重点,通过讨论分析认清辛亥革命既可以说是成功的,又可以说是失败的。【教法、学法】(1)历史情境设置。根据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还在养成中这一情况,讲历史事实情景化,让学生走进或融入这一个历史情境,从而感受并进行分析。(2)讨论、分析法。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以图片和问题材料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3)对比法。将中华民国与清朝景象对比,让学生感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视频播放:电视剧《辛亥革命》序曲师问:在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教师总结:以上探索的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了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拿起武器,于100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历史情境,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一起重温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辛亥革命,首先看:兴起篇――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自主合作,展示交流(一)兴起篇—山雨欲来风满楼1.兴中会(过渡):辛亥革命开始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们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团体进行武装起义,同学们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重要的革命团体。提问: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哪个?成立于何时?创立者是谁?(学生回答)2.同盟会(过渡)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于是,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课件显示要点,同时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回答。)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课件显示)时间、地点、联合的革命团体、领导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性质、意义教师总结: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本节的重点,阐释政治纲领的内容。3.三民主义(过渡)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是哪三大主义?它与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关系如何呢?(学生回答,同时结合教材小字理清三民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引领,以探究为方式,通过出示革命前的一些图片、文字等材料,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过渡)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运用武装起义的方式,不断展开反封建统治的斗争,并最终推翻了大清王朝。下面我们学习第二板块——武昌首义篇——惊天动地写春秋)(二)武昌首义篇——惊天动地写春秋1.出示影片片断《辛亥革命-十月十日》提问:起义爆发于什么时候?(生答:1911年10月10日)2.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学生以记者身份进行新闻报道,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产生了连锁反应,革命形势席卷全国。在一个多月里,就有十几个省先后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出示幻灯片《辛亥革命形势图》)【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新闻报道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积极性,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突破。(三)民国成立篇——敢叫日月换新天提问:1911年底,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说明了什么?(生答: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领导地位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提问:孙中山上台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大事?(生答: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结束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提问: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教师介绍,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公历年数=民国年数+1911年民国年数=公历年数—1911年归纳:民国成立后,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真的把皇帝拉下了马真可谓日月换新天。(四)结局篇——可怜换得假共和过渡: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孙中山辞职,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落到了袁世凯手中。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也使人们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另一种则坚持辛亥革命失败了。同学们你赞成哪种观点呢?(讨论)教师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之处: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设计意图】利用史学争鸣,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理解历史事实。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课件显示:2011年10月9日纪念百年辛亥大型会议场景教师归纳:历史上,一代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已经历史的落到了我们身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定会实现。【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结合时政热点,使历史贴近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四、巩固练习,作业设计生快速做练习(课件显示)作业:巩固1:孙中山大事记(展现几种表达方式)巩固2:小明的爷爷是台湾老兵,近日他回乡探亲,小明问他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设计意图】这样做是根据教育学中的巩固性原则,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而在作业布置上,注重教育的现实性。板书设计:一、兴起篇—山雨欲来风满楼1.创立兴中会。2.成立中国同盟会。3.三民主义二、武昌首义篇——惊天动地写春秋1911年10月10日三、民国成立——敢叫日月换新天1.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1.1)2.清朝统治结束(1912.2.12)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四、结局篇——可怜换得假共和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启示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