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审计工作必不可少地由三大部分(要素)的内容组成:审计人员通过仔细审计被审事项,查明被审单位事实真相,取得审计证据;将取得的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根据对照的结果,评价被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得出审计结论(见图表3-1)。可见,审计标准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作出审计判断的依据,是作出定性(查出的问题属于什么性质)和处理的依据。同样经济效益审计也需要评价标准,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本章将介绍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特点、确定原则,具体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图表3-1评价对照第一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和确定原则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审计人员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根据什么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取证,根据什么对所掌握的审计证据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并推导出审计结论,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被审事实、界定经济效益质和量的标准,这就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标准的组成内容,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基本要求和限定,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经济效益有无、高低、好坏及其程度作出评价的依据,是提出审计意见,得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掌握衡量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实际效益的尺度,科学运用判别经济效益好坏的严密可行的标准,是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就必须比较分析,要比较分析就必须有标准或尺度。例如,被审计单位1999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350元,产品销售利润20万元,仅从以上资料本身,无法知晓经济效益的好坏和高低。如果该企业是资金单薄的百人小厂,则该厂的经济效益可谓相当可观了;如果该厂是资金雄厚装备先进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那企业如此薄利,就岌岌可危了。可见,没有衡量被审单位成本效益和销售效益的具体标准,就无法辨识其效益的性质和状况,无法做出审计判断和审计结论。了解了企业的背景材料,掌握了经济效益评价标准,如计划标准和历史标准,并且知道用计划单位产品成本400元的标准和去年产品销售利润18万元的历史标准,衡景该企业生产和销售实绩,则可推出该企业较好地完成了该可比产品降低计划(下降12.5%)和产品销售利调有所提高(增长约11.1%)的结论。当然,若标准改变,结论就随即改变,标准不同,自然会导出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论。所以,我们运用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首先必须掌握建立(或选择)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技巧,准确掌握标准的特点和习性。审计证据(事实真相)审计标准审计结论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一般审计标准(如财务审计)的基本特点是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和时效性。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与一般审计标准比较,除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多维性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多维性又可称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全面性,是指经济效益审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需要一整套一系列的标准和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经济效益审汁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层次性(某一对象经济效益好坏反映在不同层次上),如有宏观、中观和微观标准,在微观中又有公司、分公司、分厂、车间……某一部门的标准;多角度性,如有财务指标(利润指标、资本保值、增值指标……)、经营指标(产量指标、产值指标、成本指标、资金周转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等;多方位性,如有采供、库存、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标准。这个标准体系显然复杂于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会计规则等单一的财务审计评价标准。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可控性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可控性是指经济效益审计仅仅对被审经济活动可以控制的因素(或指标)进行评价,对控制不了的因素是无法评价的。如利润分析,只评价收入、成本、利润,不评价投资收益率,因为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各个因素是无法控制的。评价企业原材料利用经济效益时,应当以材料单耗、材料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而不能将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列为评价标准,因为材料成本的购入价格是被审单位无法负责的不可控因素。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动态性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动态性是指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随时间、环境条件以及被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技术性指标,具有自然属性,随着审计时间、环境、审计主体和客体等条件的变化,随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衡量和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财务审计标准则具有社会性,即它的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下不明显,因为新会计制度、新会计法规等的出台不是频繁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动态性也导致了效益评价结论的动态性。如评价某企业成本效益的高低,可以依据计划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依据目标成本、外部标准成本等;对同一目标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可以依据计划水平、历史水平、同行业水平等不同的标准,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即相反的。例某企业1996年计划成本100元每件,实际成本90元每件,评价结论应是该企业成本效益好,1997年该企业实际成本仍然90元每件,怎么评价呢,事实情况是,该企业1997年度投资了技改项目,有利于成本降低,这时计划成本应调整到80元每件,所以针对90元每件的实际成本,它的评价结论应是该企业成本效益差,可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评价标准也是变化的。4.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指导性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指导性是指经济效益审计的非强制性。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的执行标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以政府的法令、法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标准,这些标准具有合理性和权威性,要求被审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遵行。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和内容较为复杂,标准的形式和标准水平的层次多样,审计的标准与被审单位所处的特殊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现状及水平密切相关,被审单位实际经济效益是否达到审计标准的要求和水平,取决于主观和客观、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所以运用审计标准对被审单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和开发利用途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灵活掌握标准分寸和水准,并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环境,在实际审计操作中予以补充和完善。如某被审单位成本升高是由于购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是由于水电等价格上涨,或者是由于工资上调等。再如对2001年的某网络公司进行效益审计,而和2000年相比,整个IT业都在缩水,对此审计人员不能机械地套用计划成本标准,而应扣除客观因素,修订调整成本水平,用调整后的标准作为衡量其成本实绩尺度,这样方能比较合理、正确地评价被审单位成本控制工作及效益。可见,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不呈强制性,而很大程度上呈指导性和参考性,在审计过程中对标准的掌握和运用还具有—定的弹性。三、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从被审计单位实际出发,围绕审计自标,紧扣审计主题,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科学、适用,既要考虑某部门某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考核要求,又要考虑被审单位的特殊方面;既要考虑审计期间通用的考核标准及水平,又要考虑被审单位专门的具体的标准和规定;既要考虑理论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实际的可行性。为此,审计人员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确定审计标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要根据被审位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和管理方式,从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应建立哪些考核评价标准,已经建立和使用了哪些标准,并进行归类、整理、充实和完善,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并使体系内各指标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地覆盖被审单位生产经营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环节,使之无遗漏、无空白、无相互矛盾,以保证对被单位经济效益作出全面完整的衡量和评价。2.确定审计标准的责任性和可控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应准确考评被审单位及内部各单位和个人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即所衡量、评价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应是审计对象的职责范围,是其应当全部或部分负责,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是其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的结果和过程。审计标准中应排除非被审对象责任和审计对象不可控的因素,避免以之衡量和考评被审对象。如评价企业原材料利用经济效益时,应当以材料单耗、材料利用率等指标进行评价,而不能将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列为评价标准,因为材料成本的购入价格是用料者无法负责的不可控因素。3.确定审计标准的计划性和可比性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计划指导各部门各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并考核其生产经营成果,被审单位自己也订有各种计划,经济效益审计应以国家有关计划作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之一,并力求使审计标准与有关计划标准相互适应,使有关指标内容、计划标准、时间和计算方法相互统一;同时还应注意在使用计量办法时,尽量将不可比因素转为可比因素,尽量使用货币表示的价值指标来综合反映全部使用的价值指标,使指标便于汇总、比较、分析,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即既可以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也可以与国内外及先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4.确定审计标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原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内容必须科学合理,标准形式必须简明易懂、易操作,使用时无手续繁琐、程序不清、口径不当等情况,无违背客观规律的规定,以便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衡量和评价时,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被审单位真实情况,能接近或达到审计目的之要求,保证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基本无漏洞,保证正确使用审计标准不致导出有误的结论。5.确定标准水平的先进合理性原则评价标准的水平必然建立在相对先进合理的基础上才能起到促进作用。所谓先进,就是指标准水平定的太低,使之丧失考核的意义。确定标准时必须冲分反映被审单位现有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反映现有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并考虑增长提高因素和潜力。所谓合理,是指标准水平不宜定得太高。脱离实际,变成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使被审对象丧失了完成标准的信心和积极性。最佳的标准水平是经过努力多数可以达到,部分超额,少数接近。凭主观意志确定标准,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进行效益审计评价时,除了要按上述原则选择适当的审计标准外,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以上六种效益的涵义在第一章经济效益的分类中有述)。如对某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他所进行的决策项目不应只看到微观效益,直接效益和目前效益,而应多方面,还要评价宏观效益,间接效益和长远效益,只有这样才会作出科学的结论。第二节经济活动效益性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一、按范围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总体标准和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标准两大类。(一)经济效益审计总体评价标准经济效益审计总体评价标准是带有根本性和指导性的原则标准,是对被审单位经济行为效益性的基本制约,也是对被审单位处理有关经济效益方方面面关系的原则标准和一般要求。经济效益审计总体评价标准的内容主要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令,国际通行惯例,政府部门对经营管理工作所作的有关规定;经济规律和经济理论的规定,企事业单位组建时所规定的目标、任务及经营方向;向社会所作的承诺,应履行的义务和公约;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等。经济效益审计总体标准,重点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质的方面,审查其经营思想、服务质量、职工培训、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精神文明、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等等,考评其效益取得方式和内容的性质,看其经济效益来源是否合理,有无通过非法的相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原不属于被审对象的经济效益,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骗消费者,违反国家物价政策,乱涨价或变相涨价,牺牲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当然,其中涉及违法乱纪行为是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解决的问题,经济效益审计仅解决各种效益关系的处理(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这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中有述,在此不展开论及。(二)经济效益审计具体标准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标准,亦称技术经济指标,是全面、具体、详尽的执行标准,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衡量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有无、效益高低的尺度。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标准是总体标准的补充、深入和具体化,它是由以财务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