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产业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产业结构一、概述1.基本概念: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产业结构是上期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下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问题的增长,而经济问题的增长又会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2.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严格地讲,产业结构问题已经超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因为产业组织是谁实际上只研究产业内部的组织问题,超出产业范围,就不再是产业组织讨论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一种组织问题。从产业结构分析与市场结构分析的关系来看,市场结构分析是一种微观分析,它属于资源在同一行业内均衡配置,即局面均衡的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则是关于资源在各产业间均衡配置的分析,属于一般均衡问题。所以产业结构分析仍然是以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分析。从时期上讲,产业结构分析晚于市场结构分析和宏观总量分析。3.产业结构理论的萌芽:二战后,随着产业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有关干预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过程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总和。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二战后的日本,这决非偶然。在短短的二十年内,日本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二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这不能不使世人瞩目。一些经济学家纷纷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探讨,结果他们大都认为日本经济发成功的秘诀在于产业政策。这样,产业政策的概念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4.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一书中,在那里,他第一次发现了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源自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当然他所说的“产业结构”与今天的有所不同,他只划分了工业、农业和商业,后来,法国的重家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发表重要的论著“经济表”,对社会资本在各个阶级之间的再生产和流通作出了分析,这些都是产业结构理论的最早渊源。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则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事情了。这一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罗斯托和钱纳里等人。赤松要在1935的一篇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文章中提出产业发展的“雁行理论”。该理论主张本国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他认为,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过程:第一阶段: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第二阶段: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第三阶段: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第四阶段:从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赤松要提出上术观点的依据是:日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由于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向工业国输出技术和设备,然后在国处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上述过程绘成图像,犹如雁群飞行,故称其为“雁行模式”。赤松要的这种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库兹涅茨在1941年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中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财产收入的比重则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是趋于下降。库兹涅茨是从经济总量角度出发,从总量的变化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过程,部门变化和总量变化是互为关联的,缺乏总量变化,就会大大限制内含的战略部门变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的问题是总量的增长。只有总量增长达到一定的速度,结构的变化才有可能。他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动直接拉动生产结构的转换,而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和经济总量的变化直接联系的。同时,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越高,消费者需求结构的改变也越大。根据他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构: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引起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消费者需求结构的高变化率又拉动了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他的这一推论,正好映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1所描述的情况。英国17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配第发现国民收入水平在不同的产业从业者之间是不同的,他发现,商业的收入高于工业,而工业的收入高于农业。1940年,科林.克拉克在这一定律的启发下,通过对各国大量统计资料的研究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之间转移2。1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觉察到,当时英国、法国、荷兰的经济中,不同产业从业人员的收益是不同的,“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个发现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作“配第法则”。194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格·费希尔和科林·克拉克在配第法则的启示下,对国民所得的增长和各产业部门之间所占的比重关系,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对就业人口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被后人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的理论。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业将从农业转向工业,再转向商业的规律。科林·克拉克也是三次产业分类的创始人之一。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在前人提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产业”这一术语。1957年科林·克拉克在他.的《经济发展的条件》一书中,对产业结构作了明确的划分,并把教育科技归为第三产业。21.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矿业在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与公共工程)的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娟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部门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助其他生产过程的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②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库兹涅茨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定律。他在仔细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后,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发现了一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即,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根植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生产函数的累计扩散之中,而这种扩散的影响只能从部门的角度加以研究。总量指标不过是部门活动的总结罢了。新技术的吸收或作用并不能通过投资、增长率这类指标来反映。为此,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他的这些理论被称为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他还提出:社会经济成长阶段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指牛顿之前的整个时期。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低下。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此时,近代科学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向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三是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由5%增加到10%,有一种或几种经济主导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四是向成熟挺进阶段。一系列现代技术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投资率达到10%一20%。五是高额大众消费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已经高度发达,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我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①。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地迅速提高。克拉克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②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1)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研究采用了三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