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现代汉语词汇的分类及其形成一.什么是词汇1.存在的分歧及目前通行的观点80年代以前主要有三种意见:(1)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不包括固定短语;1(2)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2(3)“一个语言的所有语素和所有具有特定意义的语素组合,总起来构成这个语言的语汇。罗列一个语言的语汇,解释每一个语汇单位的意义的是词典。”380年代以后,(1)已经被淘汰;(2)成为通行的观点。如:张永言(1982)指出:“所谓词汇就是语言里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词组)的总和。词汇中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学的研究重点是实词。”4符淮青(1985)指出:“什么是词汇呢?斯大林说:‘语言中所有的词共同构成所谓语言的词汇。’意思是说,词汇是词的总和。但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词汇,不仅包括词儿,也包括由词构成的、性质作用相当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叫‘语’,我们叫‘固定结构’,如成语(例略,下同),谚语,俗语,歇后语。”5刘叔新(1990)认为:词汇是“一种语言(一个语言符号系统)全部词语的总和。”6当然,也有认同(3)的,如:郭良夫(1985)指出:“词汇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狭义的词汇指的是一个语言里头最后的意义单位,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也不管能独立的还是不能独立的,全部形成一系列的语素;这个全体就叫做词汇。广义的词汇,不但可以包括狭义的词汇,而且还包括语素跟语素组合成的复合词…熟语、成语、有特殊意义的词组,这些也都是词汇所要研究的对象。”7这里,郭良夫将“词汇”的定义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前者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素,成词的以及不成词的;后者指的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素、由语素构成的词以及固定短语。而且,不管怎么定义,“所有的语素”均是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2.非成词语素是不是词汇单位目前存在分歧的是那些不成词语素,它们在词汇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是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孤立地就语素谈语素在词汇中的角色问题,恐怕是难以说清的。换一个角度或许有助于我们比较客观、公允地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回想一下,固定短语之成为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会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而那些非固定短语又为什么总是被排除在词汇大家族之外呢?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固定短语”是词的等价物,是“类词”的语素组合,在性质、特征上均与词极为相近,它们同词一样也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等等,它们之所以被称作“短语”而不称作词,主要是从这类语言单位的长度上着眼的,即它们在结构长度上比一般人心目中的‘词’要大。而非固定短语则完全不是一码事了,它们的性质、特征同词很不一样:不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其意义完全是构成成分——词的意义的简单加合。由此可见,能否进入词汇大家族,词是唯一的参照物,只有“类1孙常叙《汉语词汇》第161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第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原连载于《语文学习》1955年4期~1957年10期。2谭全《实用词汇新知识》第4页,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8。3吕叔湘《语言和语言学》,载《语文学习》1958年2、3期。又《吕叔湘语文论集》第37页,商务印书馆,1983。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第1页,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第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16页。7郭良夫《词汇》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85。2词”的语言单位,才能进入词汇大家族。语素中有一部分是“类词”的语言单位,那就是成词语素,如“学”、“人”、“沙发”、“骆驼”等,它们无疑是现代汉语词汇大家族的成员;但也有一些不是“类词”的语言单位,那就是不成词语素,如“民”、“习”、“言”、“绩”等,它们不能独立运用,是构词成分,将它们排除在词汇大家族之外是合情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显公允。也许有人要问,“非固定短语”不是词汇单位,还可以叫做语法单位,语法还可以管它们;那些“不成词语素”一旦被排除在词汇大家族之外,那谁管它们呢?岂不成了三不管部分?其实,这是将“词汇单位”同“词汇学研究的问题”相提并论了,“不成词语素”不是“词汇单位”,不等于词汇学不必去研究它们,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词汇学要研究“构词法”和“构形法”,而“构词法”和“构形法”研究中均会涉及“不成词语素”。我们只是不会将“不成词语素”作为“词汇单位”,将各种“不成词语素”作为“词汇类聚”来加以专门的讨论。二.现代汉语词汇的分类(一)目前最流行的分类在现代汉语词汇的分类中,在国内学术界最为流行的并被作为比较成熟的词汇学研究成果编入现行各种现代汉语教科书的是关于“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分类。1.“基本词汇”理论及其争鸣“基本词汇”这个术语并不是斯大林最早提出来的,8但却是随着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文(书)的问世而在国内的汉语学界不胫而走,该文中的下面这段话词汇学届的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为所谓语言的词汇,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包括所有的根词,成为基本词汇的核心。基本词汇是比语言的词汇窄小得多的,可是它的生命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并给语言构成新词的基础。”9以后的人们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基本词汇的所谓三个特征,即: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并将基本词汇一分为二:其中的一部分叫做根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因为它深刻、充分地体现了基本词汇的种种特征”;10余下的另一部分叫做非根词。同时,将语言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部分称为“一般词汇”或“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包括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术语、行业语等。11这样,关于“基本词汇”的理论就变得丰满起来。符淮青的以下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颇有代表性。首先,他认为基本词汇包括下列八种词:a.表示人们最熟悉的自然届现象和事物的一些词(如“云、山、牛、树”等);b.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一些词(如“刀、屋、碗、盆”等);c.表示时令和方位的一些词(如“年、春、南、右”等);d.表示最基本的性质状态的一些词(如“小、长、粗、红”等);e.表示最基本的动作变化的一些词(如“出、走、死、问”等);f.表示人体部位器官的一些词(如“头、心、手、脚”等);g.表示数量的一些词(如“三、十、千、万”等);h.表示人称和指代关系的一些词(如“我、你、这、那”等)。其次,他认为在“普遍性”、“稳固性”和“构词基础”这三个确定基本词汇的标准中,“构词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说明它是稳固的,因为它构成那么多词,要在一个长时期中才能陆续完成。构词能力强,有稳固性,往往又能显示它的普遍性”。因此,在表天象的常用词中,“天、星、日、月、太阳”等为基本词汇,而“月亮、阳光、8苏培成《关于基本词汇的一些思考》,载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1993)选集《词汇学新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9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该文首发于1950年6月20日前苏联的《真理报》。10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202~203页。1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第237页,商务印书馆,1993。3地球、天空、卫星、空气”等为一般词汇,理由就是前者有构词能力,后者没有。在曾经通行一时并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的有关“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一些论述中,留给人的破绽和疑惑还是很多的。早在斯大林关于“基本词汇”的论述问世不久,林涛便指出:“基本词汇,尤其是根词,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但是,有构词能力的并不限于基本词汇,只要社会有需要,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构成新词。”12实际上,这段话是对“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中后人意见最多的“能产性”所提出的不同看法。十年后,刘叔新在讨论词汇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问题的时候也指出:“在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之间,存在着的是它们在历史长短上和使用是否普遍上的差别。”13实质上也是对“基本词汇”三个标准中的“能产性”标准提出异议:所谓“历史长短”,也即“稳固性”;所谓“使用是否普遍”,也即“全民常用性”。不过,由于当时大家关注的是关于词汇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对他的上述观点十分留意。受刘氏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20多年后,他的学生周荐在一篇文章中便提出了“历史悠久”和“使用范围广泛”这两条标准来取代通行的三条标准,即把“能产性”逐出了基本词汇的标准域。从“历史长短”到“历史悠久”,从“使用是否普遍”到“使用范围广泛”,其间的一脉相传是显而易见的。但不管怎么说,周荐是汉语词汇学界最早对“基本词汇”理论明确提出质疑的学者。他(1987)指出:“历来划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标准有三个,即所谓稳固性、全民性和能产性。表面来看,这三个标准似乎并行不悖,相为表里,但细加推究,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相当一部分词语并不同时具有上述三个方面的特性。换言之,某个词语表现出一个或两个方面的特性,并不必然也表现出另外的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应以“历史悠久”和“使用范围广泛”作为衡量基本词汇的两条标准。同时,周氏也对当时普遍认同的将历史词语、古词语、新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方言词语等统统归入一般词汇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将历史词语放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平面来讨论殊为不妥,而将古词语、新词语、行业词语、外来词、方言词语等不少也具有基本词汇性质特点的词语“人为地归入一般词汇,似也于理难通”。14周氏的质疑无疑是言之有据的,论证也是完全站得住脚的。略显遗憾的是,周文主要是一篇驳论,对通行的三条标准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弊端的展示和分析用力甚勤——驳得很精彩,而正面立论较少,从中看不到周氏对“基本词汇”理论的全盘考虑和独特设计。史存直不久之后(1989)也指出:“至于能产性则更显然不是每个基本词都具备的。不要说虚词一般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就连某些特殊的实词,如代词,也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汉语中的代词和一部分虚词却是十分稳固的。”15讲的也是基本词汇的几个标准中所存在着的难以调和的矛盾。真正对“基本词汇”理论进行独到思考并给予全面论述的是刘叔新。刘氏(1990)首先重提他20多年前发表过的观点,并将之修改为“历史悠久”和“当代社会普遍常用”这两个标准,认为“有无能产性,不应看成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一个依据”,“基本词汇的所谓能产性特征或成为构造新词的基础的特性,都是不能成立的”。他还对“历史悠久”和“当代社会普遍常用”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解释:“只要存在至今大致有七八十年,即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便存在而现今仍沿用的词语,便可以认为具备了历史悠久的特征。……只要在当代大多数阶层和社会集团里通用,其余阶层、集团也能够了解,就算是用得普遍。”按照“历史悠久”和“当代社会普遍常用”这两个标准,刘氏列出了六大类“基本词汇12林涛《汉语基本词汇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语文》1954年7期。13刘叔新《论词汇体系问题——与黄景欣同志商榷》,载《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14周荐《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刍议》,载《南开学报》1987年第3期。15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第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的成员”和五大类一般词汇成员。前者为“标示常见的自然现象、普通的动植物、人体及其各主要组成部分、亲属及有社会联系的人、宅基场院、基本的劳动工具及生产设备、基本的劳动对象、基本的交通工具、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等的词语”,“标示事物现象基本性质的词语”,“标示基本活动行为的词语”,“标示精神文化活动和政治经济活动的基本范畴、基本方式和基本成果的词语”,“标示基数、序数、月份、一月内和一周内的日序以及节日、节气的词语”,“各种副词和无文言色彩的代词”等;后者为“由汉语固有材料所构造而出现年代不算太久,尚难看出是否很稳固的词语”,“现代出现并使用开来的大部分外来词”,“新出现而确实已进入全民共同语的词语”,“古老或陈旧而现在很少使用的词语”,“专门性程度较低而仍未为社会大多数人常用的词语”等。最后,刘氏还阐述了“基本词汇”和“常用词语”的区别:“常用词语只依据较高的使用频率而定,不论其历史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