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时训练明晰题型提升能力(对应学生用书第页)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及难度影响消费的因素1、2、3、4、5、6(中)、13(难)、14(中)消费类型7消费心理8、9(中)、13(难)消费行为10、11、12(中)、13(难)、14(中)一、选择题1.2013年我国假日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假日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是()A.假期时间延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解析:B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假日旅游火爆表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这是由生产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决定的,故B正确。A、C、D不是根本原因。2.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③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④提高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图表表明伴随着收入增长,消费也在增长,可见①正确。A点左边人群为低收入人群,提高其收入有利于缩小社会整体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总量,故④正确。收入增多,会导致消费支出增多,但是比重并不一定会增加,排除②。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提高而降低,排除③。3.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前提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C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由公式可知,消费受单价和着装次数的限制,最理想的是价格便宜,着装次数又多,故①④合适;婚纱的着装次数太少,排除②;③也受着装次数的限制,并且价格高,故排除。4.B2C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相比较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电子商务是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大大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其发展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的传导路径是()①商品价格下降②流通环节减少③经营成本下降④提高居民消费水平A.②→③→④→①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解析:D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流通环节减少,从而导致流通成本降低,经营成本下降,商品价值量减少,价格下降,从而导致需求增加,故选D,排除A、B、C。5.下表是老王家2012年和2013年家庭收支状况年份收入食品支出衣物支出学习费用支出旅游等消费支出存款等投资2012102.21.81.02.03.02013122.51.51.54.02.5由此可见,老王家()①恩格尔系数降低了近5.1%,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恩格尔系数降低了近1.2%,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③存款等投资减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④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A此题考查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等于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老王家2012年恩格尔系数等于2.2÷(2.2+1.8+1.0+2.0)×100%≈31.4%;2013年恩格尔系数是2.5÷(2.5+1.5+1.5+4.0)×100%=26.3%。降低了近5.1%,生活水平提高,排除②,①正确。存款投资减少,消费支出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故③错误。学习和旅游支出不断增加,可见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故④正确。6.(2013南平模拟)下列能正确反映收入差距(G)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L)关系的图例是()解析:B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可见二者成反比关系,故排除A、C、D。7.如何度过“十一”假期,每个人选择不同,有人选择自驾游,有人选择在家休息,也有人选择逛书市、上图书馆。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影音图书资料属于()①租赁消费②钱货两清的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C此题考查消费类型。借阅影音图书资料从消费方式看,属于租赁消费,故①正确,排除②。借阅影音资料属发展资料消费,不是享受资料消费,排除④,③正确。8.“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的热播让花了6000万元冠名的加多宝十分得意。电视、报刊、网站、超市甚至连街边小卖部的墙上,加多宝的广告无孔不入。加多宝凉茶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解析:A此题考查消费心理。通过电视广告,促进大众消费,体现了从众心理。材料没有体现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标新立异,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攀比行为,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消费行为对价格、服务等因素的考虑,故排除D。9.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这表明()A.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B.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解析:A此题考查消费心理的影响。材料中商品的销售抓住了消费者从众或者攀比心理,可见消费心理对经济的影响,故A正确。正确反映价值和供求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供求变化,排除C;购物主要用来满足日常之用,而不是单纯满足心理需要,排除D。10.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说明()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消费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材料旨在表明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日常生活做起,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故选①③。消费应考虑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和国情,②说法错误;低碳生活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会降低消费水平,④说法错误。11.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D此题考查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租生活”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③正确。“租生活”实现了循环消费,符合绿色消费理念,故④正确。“租生活”没有改变商品的价值量,排除①。“租生活”属于租赁消费,排除②。12.由公众发起的吃尽盘中餐——“光盘行动”,掀起一股餐桌新风。参加“光盘行动”()①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生活水平②有利于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③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④能够节约社会劳动,优化资源配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D此题考查消费观念。勤俭节约与恩格尔系数无关,排除①。不浪费是勤俭节约的体现,故②正确。过度节俭不利于消费增长,排除③。节约资源,不浪费,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故④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中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材料二现如今高档自行车,如“山地车”“公路车”开始崛起,并且成为现如今大部分高中生的代步工具。其中有很多是同学们从网上购买的。高三(2)班同学在班级讨论中对网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请你评判。甲方认为,网购价格便宜、方便快捷,中学生网购值得提倡。乙方认为,很多同学网购是出于随大流求时尚,作为“纯消费群体”,中学生网购会增加家庭不必要的负担,不应参与网购。(1)结合材料一,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审设问角度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知识范围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审材料关键信息10多年的快速发展;制造成本低知识链接影响消费的因素关绿色环保;主要的交通工具知消费心理;消费行键信息识链接为第(2)问,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分析网购现象。观点一:应从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和消费作用分析。观点二应该立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来分析。答案:(1)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是能够选择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主要原因。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电动自行车价格低廉也是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实惠的电动自行车。④电动自行车绿色环保,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2)答案一:赞成甲的观点。理由: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网购价格便宜、方便快捷是求实心理的表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③出于价格便宜的原因参与网购,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表现。答案二:赞成乙的观点。理由: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因随大流求时尚而参与网购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③中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随大流购买商品会增加家庭不必要的负担,违背了理智的消费应坚持的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14.某校高三(1)班组织了一次“消费与生活”社会调查活动,下面是他们调查的成果与问题,请你一同参与。调查结果: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占42.9%,2000元以上的占11.7%。他们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给的占55.1%,靠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得的占30.5%。他们的消费结构:生活费占37.8%,服装和日常生活占23.8%,娱乐、上网占15.9%,学习占12.3%,恋爱占4.3%;在日常购物方面,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存在疑问: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1)结合材料,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联系实际,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观念。第(1)问,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可能受到物价、收入、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第(2)问,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必须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答案:(1)①生活费和物价水平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②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的质量、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2)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要提倡他们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具体做到: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