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思潮。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70年代,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也成为第三势力。它以反抗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姿态出现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一、人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一)、反对传统科学心理学理念的弊端1、对行为主义的批判:忽视了人的主观性,把人降低为“一只较大的试验白鼠或一架较慢的计算机”.把人格看成是一套由环境决定的行为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机械的决定论和还原论.2、对精神分析的批评:贬低了人的意识经验的作用,强调本能的原始欲望与人的消极方面,忽视了人类本性中最基本的东西。基于对古典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批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健康的人身上,注重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突出人所特有的选择性、创造性、自我实现等,恢复人的价值和尊严。(二)、古代哲学背景:1、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影响2、现象心理学的影响(三)、时代背景:1、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思。2、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工作原则:以马斯洛为首心理学家创立了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并建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会。(1)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2)研究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与自我实现(3)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4)主要工作范围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五个中心论点:(1)人本主义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心理内容具有强烈的兴趣,且超越了当代心理学的逻辑实证主义倾向。(2)坚持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3)认为人类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倾向,人能够努力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4)反对还原论,主张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看待意识经验。(5)相信人的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有实现自己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对人本主义的批判1、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2、缺乏实证性的检验和支持第二节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论他的著作颇丰。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论》,《动机与人格》,《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优美心灵的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等。两类需要匮乏需要(deficitneeds,orD-needs):由于一些基本需要的缺乏而产生的,包括饥饿、渴以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叫基本需要(basicneeds)成长需要(growthneeds):无私地给别人爱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也叫存在需要(beingneedsorB-needs)。(一)动机理论的基本假设(1)主张以整体动力观揭示动机的性质(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本能决定的,但他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后天的。(3)人类动机的终极目标是基本需要(二)五种基本需要1、生理的需要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2、安全的需要要求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未来有保障具体表现:—物质上: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经济上: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心理上: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3、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4、自尊的需要两种基本的类型:—自尊的需要,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渴望名誉与声望如果无法满足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自卑、无助、沮丧的情绪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最高等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基本需要”与“动机”:基本需要是先天的、是一种潜能,动机是在先天基本需要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三)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但有例外。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间,低一级地需要无需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在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不同。行为是受多元动机(需要)驱动的结果。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高层次需要的特点:(1)高层次需要是一种在进化上发展较迟的产物。(2)是个体发育过程较迟的产物(3)越是高层次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就越不迫切,起满足也就越能更长久地推迟,越容易消失(4)生活在高层次需要的水平上,更健康(5)较不容易被察觉,容易由于暗示、模仿或者错误的信念和习惯而与其他需要混淆(6)高层次需要和低层次需要都得到满足时,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对人来说具有更大的价值,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感。(7)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更多的前提条件。(8)需要层次越高,爱的趋势同范围就越广,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自私成分更少(四)满足基本需要的条件与后果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社会因素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心理因素。—基本需要的满足必须以人际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为基础。需要满足的后果:—直接后果:一个需要平息下去,一个更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出现。—附带后果(1)人的价值评价发生了变化;(2)认识能力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兴趣和价值观、注意力、记忆、思想等也在一定范围内被改变了;(3)只要是基本需要真正的满足,就会有助于人格的形成,健康的发展。(4)特殊后果。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二、自我实现的理论(一)自我实现的概念两层含义:—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二)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两种类型:—1、务实型自我实现者:务实,能干。如实干家—2、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具有丰富的超越自我的体验。如哲学家自我实现者特征1、能完整准确地知觉现实。2、悦纳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3、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有独处的需要。6、具有独立自主的特征。7、接受并欣赏新事物且不厌烦平凡的事物。8、具有高峰体验。9、热爱人类并具有帮助人类的真诚愿望10、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持久而深入的人际关系。11、有民主的性格,能尊重他人人格12、道德标准明确,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13、有卓越的幽默感。14、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15、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三)自我实现的条件与障碍外部条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来满足其较抵层次的基本需要。个人主观内部的问题与缺陷:—(1)自我概念的缩减—(2)固着于现有的自我概念—(3)自己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4)成功恐惧,如约拿情结(四)自我实现的途径两条主要的途径:第一条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是一种个人内在发展的途径第二条途径强调改变社会环境,是一条通过寻求改变社会来改变所有人的生活环境,促进共同发展的方法。理论评价马斯洛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健康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这是对当时心理学界流行的以病人、动物为研究的对象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极大的超越。马斯洛提出人类存在着对真理、善良、美好事物的追求倾向,比起当时只对人性阴暗面进行研究来说,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他的人格理论肯定人生的价值,并认为人有能力拥有一个快乐、健康和幸福的人生。贡献:—对健康人和人性积极面的研究极大地超越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已获得广泛应用不足:—经验概括和构想较多,实证不足第三节罗杰斯自我理论一、现象学与自我概念首先,罗杰斯从现象学意义上提出了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包括具有“我”之特性的一切想法、知觉及其价值,是个人现象场中与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附着的意义,它是个体看成“我”的那部分现象场。自我概念是自我知觉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1)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其与之相关的评价。(2)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3)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其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其次,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我和宾我两个方面:—宾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再次,罗杰斯还根据他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相对应的理想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按一定社会要求对自己最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观点,是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自己设想或期望成为的那个“我”。理想自我的实现即自我实现,就是指理想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罗杰斯称在这种情况下即“成为一个人”或“变成自己”,是一个健康或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现实我则是自己所能意识到的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二者之间差距过大将导致心理疾病;而二者在个体身上取得和谐一致时,则会引导个体人格朝向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研究方法——Q分类技术由斯蒂芬森(Stephenson,1953)倡导用Q分类技术作为自比性研究(即对单个被试的前后测验结果作相关分析)或两个被试测验结果之间作相关分析研究时用。罗杰斯认为这种方法很适合人本主义的人格模型,特别适合于自我概念研究而迅速采用。一般有60-140张卡片,多数研究采用100张,每张卡片上印着一句自我描述的话,通常的语句“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我常感到害怕”,“我通常会先想到我自己”,“我喜欢人际交往”,“我常因愤懑招致麻烦”,“我从他人那里寻求支持”,“我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等。要求被试读每张卡片上的句子,考虑是否与自己相同,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到从“真是我的特征”到“一点也不像是我的特征”的九个等级上。在分配这些卡片时还要求被试按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等级上应分到的卡片数目,即中间等级分到的卡片最多,两端的等级分到的卡片最少。这样既可以防止被试的反应定势,也有助于资料的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比较常常运用Q分类第一次按照“现实自我概念”来进行分类。然后,将卡片全部弄混,按照“理想自我概念”对卡片进行重新分类。最后,治疗师计算“现实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概念”间的相关系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非常相似。—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无关的患者就会得到零相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许多描述上完全相反,会得到负相关。—相关系数离1.0越远,患者就越不接受自己,也就越不可能成为完善的人。—经过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患者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的相关系数可以提高。证明治疗的有效性。Q分类技术的缺点:—它是一种自比性研究,会引起被试的防御反应。有研究表明,有些被试作了防卫性分类,使得理想自己与自我之间的矛盾较实际的少,因而影响了研究的效度。—它运用强迫性分配方式,容易引起被试的反感;要求被试检视100张或100张以上的卡片,也容易影响被试的注意集中和合作精神。二、人格的发展的基础—自我实现倾向与积极看待理论假设1.自我实现倾向: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有的潜能,自我实现使人自主性和自足感增多,增加了个人的经验总量,提高个人的成长动机。2.所有的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一)自我实现倾向: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人类有机组织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