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提升就业能力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各高校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一节就业能力概述及特点一、就业能力的含义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它是以大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过求职过程获得工作机会,并在工作中获得晋升的本领,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但到目前为止,就业能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阐述:(1)就业能力的载体是大学生。前面已经说明,这里所指的就业能力是狭义的,专指接受高等教育这种后天性因素后所形成的就业能力,它必然以接受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大学生作为载体,即这种能力是体现在大学生身上的一种能力。这样,可以抽象一点,研究对象就是大学生与其就业结果的关系,这里只是把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和就业能力的载体来看待罢了。(2)就业能力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是高等教育价值凝结的体现。就业能力的大小由高等教育价值凝结量的多少决定,这意味着受教育年限不能再作为准确衡量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指标。因为教育本身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对于同层次、同级别的普通高校而言,其教育服务的数量、质量及其市场认可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样接受2—4年的高等教育,不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就业能力的形成是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的,但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既包括学费、生活费等显性成本,也包括学习时间的机会成本)的多少又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实际上就打破了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同质性的假定。(3)就业能力在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学生将高等教育服务2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这部分能力有助于提高实际的生产率水平。另一部分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如果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就不存在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后者是关键,即使人力资本存量很大,如果无法实现即便无法得到劳动力市场的承认,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也就失去了意义。如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惊险的跳跃”,[1]如果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摔坏的不是高等教育,而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这两部分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AE=AF×AC。其中,AE表示就业能力的大小,AF表示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AC表示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AE、AF、AC的取值范围均为[0,1]。如果某大学生将高等教育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AF为0,即他没有从高等教育活动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即使他具有较强的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假定AC=1),其就业能力仍然为0(AE=AFXAC=0×1=0)。相反,如果某大学生将高等教育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为1,而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其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为0,其就业能力仍然为0。只有两者都是1,就业能力才是1。可见,就业能力这两个组成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4)就业能力既具有绝对意义,也具有相对意义。对于某个大学生来说,其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的能力和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能力都是可以量化的,这个量化后的就业能力是一个指数,也是一个绝对数,有大小之分。很多大学生在一起时,其就业能力是可以比较的,这时,就业能力指数的大小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对于某大学生而言,假如就业能力指数为0.85,应该是不错的;但如果其他大学生都在0.9以上,则该生的就业能力又是相对较小的。对于单独的某个大学生来说,就业能力的绝对数值非常重要:一旦把某个学生放在很多毕业生中去探讨,就业能力的相对比较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某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所有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排序称为相对就业能力。显然,相对就业能力一般用序数来表示,如第一、第二。相对就业能力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工作竞争模式的思想精华——强调求职者在工作队伍中的排序;但两者也有本质性的区别,后者认为受教育水平决定着求职者在工作队伍中的排序,而前者认为以人力资本存量为基础的就业能力决定着求职者在工作队伍中的排序,因为在否定教育同质性的情况下,受教育水平与就业能力是不同的。相对就业能力与就3业能力是一对相关却又不同的概念。就业能力是相对就业能力的基础,而相对就业能力是就业能力大小的体现形式。(5)就业能力主要反映的是大学生在求职环节中能量的大小,与进入用人单位之后的真实生产率水平不是一个概念。前面已经论述,这种能力来源于高等教育价值的凝结,但其作用仅仅体现在就业环节,即从开始寻找工作到毕业离校这段时间。进入用人单位后,就业能力的大小就失去了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生产率水平。这两者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一般来说,它们是高度正相关的。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利益约束机制的增强,用人单位一般都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他们会在实际工作中,发明并使用很多有效的面试和笔试办法,保证录用者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某用人单位录用某毕业生的可能性与该毕业生的潜在生产率水平是对应的——尽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求职大学生的角度看,能否在这个单位就业也是由其潜在的生产率水平决定的。二、就业能力的分类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与通用求职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在形成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成功就业和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需的本领。通用求职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所必需的各种相关能力与素质的总和。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既是一个求职应聘过程,也是一个形象展示过程,因而,求职能力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对自己大学期间乃至二十多年成长历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素质作一个全面回顾,形成个性化的求职信和求职材料。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赢得用人单位青睐,成功就业。即我们经常讲的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基础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指为了就业而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基本技能。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就业的必备技能。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都有明确的要求;还有部分地区把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作为4人才引进时进行考核测评的重要依据。而大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运用知识,也必须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各类有用的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二)适应性能力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获取工作后如何去保持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1、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思维能力对于人的学习、生活、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依靠思维能力,我们才能总结、概括前人的经验,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才能把握、预测未来事物发展的方向。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必备素质,也是就业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或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具备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3、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动手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的技能,也是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无论在学校中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如何,如果在工作中不能把它转化为实际的技能,不能带来实际的工作业绩,那最终也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各类社团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4、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特性,是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在跨出校门之前大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他们真正在生活的激流中奋勇前进时,往往会发现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发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适应。此时,大学生应当看到自己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不断调整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更早地达到与社会相协调的状态。5、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状况适应能力,即一种愉快地调整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过大量调查得出这样的结5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一方面要靠他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因此,大学毕业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三)创造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在具备适应性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的综合性能力。它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1、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具备。近年来,毕业生中的党员、学生干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重要原因就是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大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无法面对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以应对将来社会和职场的各种挑战。3、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人的一生往往会碰到各种需要自己当机立断、痛下决心的事情。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何去何从,最终要靠自己拿主意。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变化进展都需要自己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处理。因此,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三就业能力的特点在我国,教育与市场接轨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实施了由封闭性的应试教育向开放性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教育的目的便是人尽其才,使之能够服6务于社会。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加油站,是学生从事社会职业角色准备的竞技场,“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正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大学生个人成才、高校育才多方面的特点和需要。这一概念有其明确的目的和深远意义,有其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发展空间。它主要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从高等学校到被用人单位聘用,完成从学生到员工(干部)角色转换而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二是作为初次求职就业者应当具备的与已经就业或再次求职的员工(干部)在适应性和开发潜能上相区别的就业能力;三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与特殊训练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一般普通劳动者所不同的就业能力。第一,它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高校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为任务,在教育产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准。就业率高则办学质量好、水平高,高质量的办学又能为高校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从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