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教育行动、叙事研究方法授课时间:2007、12、26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授课题目:教育行动、叙事研究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特点,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掌握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掌握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本授课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困惑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参加工作以后,发现以前在学校所学的教育理论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久而久之,那些知识也几乎全部“还”给了老师,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过就是“跟着感觉走”而已。事实上,大多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二三年后,随着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熟悉,就会进入一个“程式化”的状态,每年都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来重复几乎是相同的内容,因此逐渐失去了工作激情,也不再有创新。另外,也有一些勤奋上进的教师发现,那些高深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很难派上用场。第九章行动研究法一、行动研究法概述(一)何谓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的定义顾名思义,行动研究就是“行动”和“研究”的结合。2、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就是“由实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情境当中,根据自己实务活动上所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际行动付诸实施执行,进而加以评价、反省、回馈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2.行动研究注释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概括为:对象——对教育行动进行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行动而研究。主体——行动者自己的研究。环境——在行动中研究。二、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实例:张老师的课题研究2002年9月,张老师接了初三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在对学生物理学习基础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大,二是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没有兴趣学。张老师在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的情况调查分析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和教师教的角度做了认真的思考,并学习了相关理论。之后,张老师将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改善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突破口,有了三个具体的“动作”。在不断精致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张老师所教两个班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张老师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让学生分析案例得出:1、以探究实际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2实例2:不断“有办法”的刘老师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刘老师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困惑,尤其是作文教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老师开始了《通过写作档案袋的收集和评估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的研究。刘老师自定的目标是:以写作档案袋的形式,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刘老师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又结合自身的经验,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档案袋,档案袋搜集的方法等等。尽管刘老师准备了很久,也似乎摆足了“噱头”,但学生的反应并不强烈。有经验的刘老师没有灰心,也没有强迫,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三个多星期后,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当刘老师正准备松口气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学生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档案袋没兴趣了,怎么办?又是调查,引导,又是一部分学生现身说法。渐渐地每个学生的档案袋丰富了,但就在这时,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怎么办呢?“继续想办法做呗!”刘老师说得很轻松。2、研究与行动相结合实例3:“二五班”的工作坊小杨同学是让二(五)班所有任课老师非常“头痛”的“特殊”生,习惯差,成绩差、不诚实。班主任张老师家访后,发现他家不仅生活环境差,而且父亲曾蹲过两次狱,母亲目不识丁。在张老师对任课老师讲了小杨的家庭情况后,原来对他非常“头痛”的七位老师(语、数、外、体、美、自、音),惊讶之余,有了份同情和责任。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把更多的爱给予小杨。他们针对小杨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教育方案。之后,七个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说小杨的变化,说“方案”的好与不好,交流小杨在各自课上的表现。老师们将他们的这种讨论方式称为“二五班的工作坊”。一年多来,小杨在“二五班工作坊”老师的关心下,除了学习上由于智力的因素还无法和同龄孩子相比外,可以说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而且是一名可爱的、关心集体的小学生了。3、以合作的方式进行4、反省思考(二)行动研究的类型2.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是宏观的实际研究。(三)行动研究的特点二、如何进行行动研究?实例: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江老师,任高一两个班的数学课,其中一个班的中考数学平均分在全年级五个班中排名第五。江老师决心要改变这个班数学成绩差的现状。他一方面改进课堂教学,一方面加大作业量,除了课本上的习题一律全做以外,还要做区里发的大练习,一学期结束以后,期末考试平均分仍然排年组第五名。江老师深感这个成绩与学生做作业所付出的心力相比,相差甚远。于是他决定用行动研究法来解决这个现实问题。他的研究过程如下:江老发现一学期以来,尽管数学作业量加大,但练习效果不佳,学生数学成绩仍然不高。他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研究有关学习理论和请教教科所研究人员指导,经认真研究,确定以改进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提高练习效果作为研究主题。确定研究主题后,广泛深入搜集有关改进数学作业练习的各种资料,从中获知数学作业的目的、形式、作业量与练习效果的关系等相关理论。根据分析研究,江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对数学作业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题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以提高数学作业的练习效果,进而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根据文献探讨及对问题的分析,江老师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假说以及制定了研究3步骤、措施,明确了研究方法、时间等,形成了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江老师开始进行改进数学作业的实验。实施新作业实验后,观察并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作业正确率。发现中等以下学生完成创造性练习题有一定困难,难以一步达到高考综合题水平,于是不断调整创造性练习题难度,使多数学生通过创造性思考解答出创造性练习题。在实施新作业实验过程中,作了各章单元测验,发现该班学生数学成绩逐渐上升,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年级统一考试,实验班平均87分,超过其他三个班7分之多,位于年级第二,提高幅度非常明显。这表明,“改进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提高练习效果”的实验确有成效。江老师决定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扩大实验成果,精选作业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江老师的研究过程发现问题:鉴定问题:文献探讨:设立假说:拟订计划:实施行动:评价效果:二、行动研究法的一般程序凯米斯、艾里奥特和埃巴特三人提出的实施程序影响较大:(一)四环节(四阶段)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四环节(四阶段)模式: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循环阶段。1.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一)拟定行动研究计划1、为什么要有行动研究计划2、怎样的行动研究计划是合适的①研究的问题②研究的设想。③过程的规划。④研究的大致时间表。⑤怎样进行资料积累、处理等技术性的问题。2.行动3.考察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4.反思“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三、行动研究法的特征及优缺点(一)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二)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①适应性和灵活性②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③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④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2.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4思考假如你在听课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被教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总是那三五个学生。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就这个问题设计一个行动研究方案。第二节教育叙事研究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三、如何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耿涓涓《一个初中语文女教师的教育信条》第一次正式上讲台是在荔浦县中学.为这第一次课李群做了充分准备.不过,当时带队老师和同学并不看好她,她从来没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缺乏在众人面前讲话的经验.真正上课的那天早上,原任课教师说看过她的教案,认为没问题,让李群就这么上,自己不来听课了,这让李群少了一层压力.记不清怎么走上讲台,怎么开始了,不过讲着讲着,因为集中注意力于要讲的内容,紧张之类的东西自然烟消云散,只觉得越讲越来劲,只觉得这就是老师.下课后,李群发现原任课老师一直在听,不过是坐在教室的外面.令李群心下感动,也使李群确认自己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回想起入道的经历,李群不禁想:看来天生就该当老师.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教育叙事:对教育生活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育现象的描述与揭示.以教育事件或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叙教育之事,叙有意义之事,叙过去之事,叙真实之事.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案例:我的老师案例:衣袋里放个鸡蛋近来读到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某学校为了促使孩子养成说话不叫喊、走路不蹦跳的“良好文明习惯”,在全校上上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项“让每个孩子在衣袋里放个鸡蛋”的活动,并要看一看谁的鸡蛋保持不破,谁的鸡蛋在衣袋里放得久。活动进行后校园里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秩序井然,因为衣袋里放着鸡蛋的孩子们走路的模样、速度很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走路不紧不慢、不跑不跳,慢条斯理、文质彬彬。孩子小心谨慎,他们唯恐鸡蛋破了。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l)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案例例:唐芬芬《教师言语行为的文化透视》,2002董:我以前总是教高年级的,去年才教一年级,因为现在是新教材,我想多学点东西.我:那您觉得高年级和低年级有什么区别吗董:太不一样了,高年级的自学能力要强一些,课堂上会比较好控制自己,低年级就不行,经常吵吵闹闹的.我:有些什么方法来控制课堂呢董:口令什么的,象表扬他,顶呱呱,一二三,坐好来!一般来说,表扬学生比较多一点.(2)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例:铺桌布星期一早上7:35,李群照例到乙班监督早读,同时检查一下布置铺桌布的情况(她是乙班的班主任).这一类工作在李群的班上有细致严格的规程安排.让李群感到满意的是今天每个同学的桌布5都带来铺上了,看上去清一色的浅兰.说实在的,李群强调桌布的事情是因为喜欢在她的管理下一切有序,有规矩,更重要的是,哪个班挨批评不就等于批评班主任吗,她很在乎.耿涓涓《一个初中语文女教师的教育信条》,1999欧群慧(田野日记),20012000年月10月16日听完L的第三,四节课后,我准备回去了(L的家),而L却又急匆匆跑到办公室把练习本搬来,她要抽中午的一点时间给学生订正作业.我刚走进L的家门口,L中午放学回家的儿子在屋里听到开门的声音,在屋里喊“妈妈”.他从门口探出头来发现是我,忙问:“阿姨,妈妈没回吗?”“你妈给学生讲练习去了.你看,你妈对工作多负责任.”小家伙马上接上说,“她在学校里是个工作狂,在家里是个家务狂.”我很是一惊,没想到小家伙竟用两个“狂”字来形容妈妈.我说,“你妈不是挺关心你吗?你看晚上陪你写作业,督促你弹琴,还教你学英语.小家伙反驳说:她对我没耐心,她的耐心全用到学生身上去了.(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例: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2003我曾经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工作的五年里,我亲身经历了迷茫,艰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