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于1950年从日本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该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现已有13个血清群。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尤以日本、东南亚、美国及我国台北地区多见,也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本菌嗜盐畏酸,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3%~6%食盐水繁殖迅速,每8~9分钟为1周期,低于0.5%或高于8%盐水中停止生长。对酸敏感,在2%醋酸中或50%的食醋中1分钟即可死亡。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Ⅰ、Ⅱ、Ⅲ、Ⅳ、Ⅴ型。从患者粪便分离出菌株属于Ⅰ、Ⅱ、Ⅲ型,自致病食物分离的菌株90%以上属于Ⅳ、Ⅴ型。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称为“神奈川”试验(kanagawatest)阳性。其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这是由一种不耐热的溶血素(分子量42000)所致。本菌能否产生肠毒素尚待证明。媒介食品副溶广泛存在于海岸和海水中,海生动植物常会受到污染而带菌。海鱼、虾、蟹、蛤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被海水污染的食物、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也可因受到污染而引起中毒。带用少量该菌的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经3~4小时细菌可急剧增加至中毒数量。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0小时左右,一般8~40小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腹泻、洗肉水样或带粘液便,无里急后重,每日5~6次,体温39℃。重症病人可有脱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病程2~4天,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病人因休克、昏迷而死亡.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1、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多形态杆菌,单端鞭毛、两端浓染。杆状、棒状、甚至球状、丝状等(二)培养特性:1、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好2、在2~3%NaCL培养基中生长最好,无盐或食盐10%不能生长。3、最适温度36℃,PH7.5—7.8(7.7)4、在专用选择性平板上,菌落呈圆形凸起,混浊不透明,表面光滑,较湿润,边缘不整齐。5、血平板:可见溶血环。(三)生化特性1、分解GLU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2、H2S(-)、V-P(-)、靛基质(-)、精氨酸(-)3、甲基红(+)、赖氨酸(+)、溶血+/-(四)抗原结构:O抗原O1—O1313个群。H抗原:K抗原:K1—K7065个型缺:K2K14K17K35K62三、检验操作要点采样→样品处理→增菌培养→分离培养→3.5%氯化钠三糖铁培养基→嗜盐性试验→生化鉴定→动物试验→结果报告1、采样:患者粪便、呕吐物、可凝食品。从海产品的体表面,肠内容物,鳃等取样包装物,炊具用具。快,不宜低温保存。2、增菌培养:Nacl结晶紫增菌液,37℃8~16小时。3、分离培养:Nacl蔗糖平板:圆形,半透明或不透明,无粘性,(绿)兰色,直径2—4mm嗜盐选择性平板:直径2.5mm,圆整或不齐,隆起混浊,无粘性,无色,湿润。4、3.5%Nacl-TSI培养37℃24小时5、镜检:应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多形态,两端浓染。6、嗜盐性试验:将可疑培养物接种于不同盐浓度的盐胨水中,37℃24小时,观查生长情况。盐含量0、3、7、9、11%,在3~7%生长良好。037911思考题:1、副溶血性弧菌的形态与染色有何特点。2、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特性中最有特点的是哪个项目,如何利用这个项目,诊断某细菌是否是副溶血性弧菌。3、副溶血性弧菌在TSI,Nacl蔗糖,嗜盐选择性平板上培养特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