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与时俱进──现代雕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课与时俱进──现代雕塑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②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③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2.内容结构①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③大型泥塑《收租院》对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试验。④架上雕塑反映的雕塑语言特点。⑤城市雕塑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兴起、意义、成就与问题。3.重点和难点①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②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提高课程的现实针对性。二、教学资料1.美术作品资料刘开渠(1904年—1993年)安徽省萧县人。1920年就读于北京美专西画科。毕业后任教于国立西湖艺术院,1928年赴法,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后为导师朴舍留作助手。1933年归国,任教于国立杭州艺专,“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创作《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七七”事变后,在成都完成《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孙中山像》,1945年完成大型浮雕《农工之家》。1949年后历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杭州市副市长。1952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长、雕塑组组长,完成《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三面大型浮雕。1952年任中央美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1982年兼任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出版有《刘开渠雕塑作品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等。王合内(1912年—2000年)(女),原籍法国。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迎您》、《小鹿》、《小马》、《猫》等。萧传玖(1914年—1968年)字佩之,祖籍湖南湘潭,生于长沙,1929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2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1933年赴日本,在东京大学攻读雕塑,1937年归国,在上海新华艺专任教。抗战期间,在长沙等地参加抗敌宣传,创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战、后方生产》。1945年回杭州艺专任教,1950年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雕塑系主任,曾任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八一南昌起义》,上海虹口公园鲁迅墓地《鲁迅像》、《工农联盟》、《工人纠察队》等。出版有《萧传玖素描人像集》。曾竹韶1908年生于福建厦门,幼居缅甸,1927年回国,翌年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等校学习雕塑,并自修音乐。1942年归国,先后在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1949年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新中国建立,任筹备中国革命博物馆负责人。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北京中山公园《孙中山纪念像》、《蔡元培胸像》、《何叔衡烈士像》等。曾竹韶自1983年起,屡次提出建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司徒杰1920年生于广东开平,1937年入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系;1939年在新加坡师从德籍雕塑家杜迪希,1941年在仰光师从曾竹韶,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1948年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加拿大安大略省美术学院驻院艺术家。作品有《农民自卫军》,分别建立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烈士陵园、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白求恩纪念碑》、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华文化中心的《华人铁路工人在加拿大纪念浮雕》等。潘鹤1925年生于广州,1941年师从岭南派画家黄少强学习中国画,后在香港从事雕塑创作,1949年回广州,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后到华南文联、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工作,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有《艰苦岁月》、《开荒牛》、《和平少女》(与王光庆、郭其祥、程允贤合作,北京复兴门、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等。杨英风1926年生于台湾宜兰,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大学建筑系、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台湾师大美术系肄业,1960年从意大利罗马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在台湾荣民大理石厂工作。历任国际造型艺术学协会中国代表、台北建筑艺术学会会长、中国美术设计会会长等。作品有《日月》、《东西门》(纽约)、《精诚》、《国花》、《大鹏》、《凤凌霄汉》(北京亚运村)等。钱绍武1928年生于江苏无锡,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49年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留学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雕塑,1959年毕业后回中央美院任教,曾任雕塑系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长、中国城雕全国艺委会常委等。主要作品有《大路歌》、《江丰头像》、《李大钊纪念像》、《炎帝像》、《孔子言志群像》、《孙中山像》等。擅长书法。程允贤1928年生于江西南昌。1949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国文学系,1952年肄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长期在军队从事雕塑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室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副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擅书法。雕塑作品有朱德、陈毅、邓小平等革命伟人肖像、《红军时期的毛泽东》等。张得蒂(女),1932年生于山东菏泽。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为研究生,后为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20世纪50年代曾参加北京展览馆装饰雕刻、辽沈战役纪念碑浮雕创作。作品有《小达娃》、《日日夜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但丁浮雕像》(参加意大利第七届但丁双年节雕塑比赛,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田金铎1932年生于黑龙江鸡西。1947年参军,在部队任文工团员、文化干部。195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1963年毕业后回鲁迅美术学院任教,曾任雕塑系主任、教授。美协辽宁分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有《稻香千里》、《森林之神》、《走向世界》(分别立于沈阳、深圳、北京、瑞士洛桑,曾获国际奥委会奖杯、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评奖最佳奖等)。孙纪元1932年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入西北艺术学院习绘画、雕塑,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6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毕业后回敦煌文物研究所任美术研究室主任。后任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西安美院名誉教授。曾长期临摹敦煌历代彩塑作品。作品有《瑞雪》、《草原民兵》、《青春》等。梁明诚1939年生于广东南雄,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雕塑系,留校任教。1980年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为广州美院雕塑系教授。作品有《珠江女》、《古希腊──奥林匹克》、《友谊泉》、《风正帆悬》、《冼星海》(广州市星海音乐厅前文化广场)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为纪念1840年~1949年间在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纪念碑。1952年开始动工,1958年“五一节”落成。形式挺拔、雄伟。正面镶嵌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字,背面镌刻着周恩来书写的碑文,四面镶嵌着10块浮雕像。浮雕设计始于1953年,由来自全国的著名雕塑家和画家参加。每件浮雕都表现一定历史事件,10块浮雕既有独立性而又有连续性,概括地表现了中国近代的革命历史。东面第1块是《虎门销烟》,表现1839年群众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事件,作者曾竹韶等;第2块是《金田起义》,描写1851年1月11日广西金田农民起义,作者王丙召等。南面第1块是《武昌起义》,表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情景,作者傅天仇等;第2块是《五四运动》,表现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运动,体现人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热情,作者滑田友等;第3块是《五卅运动》,描写1925年上海日本纱厂因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而爆发的示威运动,作者王临乙等。西面从南边起的第1块浮雕是《八一南昌起义》,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作者萧传玖等;第2块是《游击战》,描绘人民战争的游击战术,作者张松鹤等。正面的浮雕是《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3块,表现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作者刘开渠等。(崔开宏)(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收租院》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创作于1965年6~10月,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作者是当时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学生李绍瑞、龙绪理、廖德虎、张绍熙、范德高及校外雕塑工作者李奇生、张富纶、任义伯、唐顺安和民间艺人姜全贵。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伍明万、龙德辉带领一年级学生隆太成、黄守江、李美述、马赫土格(彝族)、洛加泽仁(藏族)参加了后期的创作。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在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收租院于1965年~1966年间在北京复制展出,曾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曾在阿尔巴尼亚、越南展览,1988年则以玻璃钢镀铜新材料的复制品在日本巡回展出。(王官乙)(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李大钊同志纪念像创作体会(钱绍武)(节选)以肖像而论,李大钊纪念像恐怕是国内最大的了。光从顶到领子就3.1米高,仅颜面部分一薄片,采石就达12吨。肩宽7.5米,厚近3米,总共约100多吨。从酝酿创作小稿开始,直到雕像落成,共花了两年多近三年的时间,这么大的工程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从大钊同志故乡,唐山市各级领导,一直到运泥堆石的工人同志,都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尤其应感谢李葆华、李光华、李运昌等革命前辈所给予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因为他们才能最切实可靠地提出改进的方向。同时也要感谢帮我放大制作的张方、俞华和姜杰同志。当然最辛苦的还是帮我进行石雕的师傅们。这个纪念像的形成的确是费了一点周折的。一开始我接到的任务是做一个大钊同志在故乡五峰山读书的全身坐像,高度限为3米左右,而且有位园林设计家已经画了个草图。如果我偷点懒也就可以“因人成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了。但是当我读了大钊同志的文章和遗言,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守常全集题记》,看了目前可以找得到的全部照片之后。就觉得不能满足于这指定框架了。我觉得大钊同志是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早典范,他非但传播宣传而且已把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有机结合起来,缔造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已经看到中国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前景,并开始做军运工作,同时他又大力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和孙中山先生的合作正是大钊同志亲自开创的,可以说中国革命方向、规模都已由大钊同志奠定了基础。我不是党史研究者,但深深觉得一个手执书本的学者形象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包含体现的了,当然,我自己是个雕塑家,不可能也不需要去详尽研究和评价大钊同志,只是有了这样的初步认识之后就立即研究大钊同志的具体形象和性格。记得罗丹说过,一个人的经历都会在外貌上表现出来,他说,一个人只要任他仔细观察一小时,那么这人什么也别想瞒得过去(大意)。我相信这话,但我要略加修正。我的经验是:只要了解了这个人的经历和心情(这是要认真花精力的),我们就可以在他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