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0348191姓名:黄增立系:微电子引言:西方对中印建筑师的影响。印度古代建筑。外来建筑师用建筑理解印度。印度建筑师,自己的印度建筑。结束语:借鉴引言:西方对中印建筑师的影响流行的的两种观点。印度的建筑师去西方学习,但设计的建筑却很有印度的本土特色。中国的建筑师没那么频繁的留学西方,但中国的建筑却比西方的更西方,越来越失去自我。现今中国的建筑师很多方面盲目地学习西方确是事实,城市中钢筋水泥的森林愈发趋同,丝毫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的丁点特色痕迹。国家大剧院概貌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印度现代地域性建筑在印度现代建筑中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有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建筑文化传统。同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两国发展现代建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都是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创造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对印度建筑发展历程尤其是其现代建筑发展过程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印度古代建筑泛文化观观念。印度的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苛刻,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宗教有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的教派众多,诸多因素使印度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特征,构成了印度的泛文化观念。这一方面使印度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其本国文化的发展能绵绵不绝。印度古代建筑气候因素阳光,风,水是影响印度建筑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它们既影响和制约建筑形态和建筑创作,又是形成印度建筑地域性特色的重要原因。古代建筑理念,要素。窣堵坡-中心性和方向性的象征神庙和曼陀罗岩凿建筑-正负的美学体验台阶式水池和阶台式水井门-衔接与转换的节点古代文化交流古希腊建筑对印度建筑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的片断和雕刻上。伊斯兰建筑的影响体现在穹拱和彩饰上。殖民建筑的影响表现出从并置到交融的过程。外来建筑师用建筑理解印度---西方现代建筑的影响印度建筑师对现代建筑原则的认同,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的促使,另一方面也是分离性的建筑文化,使之比较容易地接受现代建筑的原则。印度殖民地式有一种混血建筑为帮加罗(bungalow)和英国住宅建筑的双重血统,这是西方建筑和印度传统建筑的结合的成功案例。印西混血建筑印度的帮加罗印度的混血建筑现代建筑师的作品在印度出现并不算晚。美籍捷克建筑师A.雷蒙(AntoninRaymond,1888~1976)于1936~1948年在印度设计建造的印度教高僧住宅(戈尔康得,Golconde)居住建筑,被公认是印度独立之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现代建筑。印度高僧住宅高尔夫俱乐部英国建筑师L.贝克(LaurieBaker,1917~),1937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建筑系。二战期间,曾作为“国际友谊救援组织”的救护队员,奔波于中国和日本;因受伤归国途经印度,被甘地说服而留下。1945~1966年,他作为建筑师在印度麻疯病学院工作,与当地居民完全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建筑。圣约翰教堂特里凡得琅发展研究中心对印度现代建筑具有最广泛、最深刻影响的也许是勒柯布西和路易康。这两位建筑大师在他们的巅峰时期,以自身的魅力和建筑智慧,与印度的国情、自然、人民和建筑传统对话。勒柯布西主要用钢筋混凝土,而路易康用砖。不同的材料,反映出两位大师不同的建筑哲学、理念、手法乃至个性,深深地启发了进步的印度建筑师。勒柯布西,用钢筋混凝土表现印度柯布将钢筋混凝土运用于建筑外立面和屋顶,形成避光通风的遮阳百叶和遮阳屋顶,材料,结构的表现力与实用功能相统一,这样的建筑语言是坚实的,有活力的。它既是柯布式的,又是印度地域性的。柯布带给印度建筑师的,一是个性鲜明的建筑语言,二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思路,而后者,也许正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精髓。坎德拉美术馆莎旦住宅莎勒巴伊住宅工厂主联合会总部柯布的建筑作品路易.康的思辫用砖砌筑的阳光和阴影路易•康对砖情有独钟,将其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至。客观的讲,砖适合印度,经济,就地取材,易于施工。康的建筑强调体量感,几何性,因而既弥漫着古代岩凿建筑永恒,神秘的气息,又涌动着一股知性的力量。浸在阳光中,静静的,它们有了生命。美国建筑师爱德华•斯通将印度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端庄典雅,金碧辉煌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这座建筑处处流露着东方的情调,也处处宣扬着美国的富有与文明。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印度建筑师,自己的印度建筑印度独立初期有三种建筑创作倾向。第一种是力图回到一千年前印度处于鼎盛时期所具有的建筑形式中去;第二种认为建筑的永恒价值在于传达时代的脉搏,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现代印度需要现代建筑形式;第三种则力图将西方的现代建筑与印度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印度建筑师多西(B.V.Doshi)曾与勒柯布西和路易康共同工作过,一个时期的作品酷似勒柯布西,如印度学院(InstituteofIndology)就是以勒柯布西的钢筋混凝土模式关注阳光的处理。不过,这仅是一个过程,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像蛇蜕皮一样抛掉旧的外壳。他说:“在我离开勒柯布西时,发誓不再用那些明显与他相同的元素”“尽管我一直在出差错,但令我欣慰的是我在创新。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Correa,1930-),早年在美国接受建筑教育,1955年回国,3年后在孟买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作为建筑师,规划师,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直至今日。圣雄甘地纪念馆是其早期作品的杰出代表,既现代又能体现甘地自由民主的精神。孟买的章嘉公寓,既没有显著的印度历史性符号,也不同于西方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它实实在在地包含着现代的印度生活。后期作品如博帕尔邦国民议会大厦和斋浦尔博物馆体现了他对传统印度建筑语汇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建筑富于场所精神和文化内涵,有着穿越历史,直达人心的力量。斋浦尔博物馆里瓦尔(RajRewal,1934-)认为建筑设计应是传统与现代的“创作准则”而非形式的组合,“准则”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共同精神,包含一些永恒的东西,抓住了这些准则,就可以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中国建筑师关注印度这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印度受西方现代建筑影响的时间比我们长得多,有许多西方现代建筑大师去过印度并留下有影响的作品,不少印度建筑师受过大师的亲传。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们的现代建筑面貌距离西方建筑大师却相当远。这一点,值得我们站在世纪的门槛前仔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