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3、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2、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有白云、细雨和白雪?思考,引发探究兴趣。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物质的微观粒子观。一、水的三态变化[猜想假设]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体积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P28图)回忆、思考、想象利用学生的经验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结论]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投影]P29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图片观察思、考、讨论利用图片对宏观物质存在状态的解释,直观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问题]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思考、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加快分子运动需要吸收能量(包括加热、风能等),分子获得的能量还会散发给环境。[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活动天地»,并进行交流共享。回答有关问题,交流。为以后讲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改变打好基础。二、水的天然循环[活动天地]认识水的天然循环阅读,分析,交流阐明了水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三、水的人工净化[活动探究]净化黄泥水(附:探究活动内容)实验探究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探究课题:净化黄泥水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肥皂水来检验,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蒸馏或煮沸的方法。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分别把约100ml的两份黄泥水注入烧杯1和烧杯2中,把烧杯1放在实验桌上静置;在烧杯2中加入明矾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1:烧杯2:2、做好一个过滤器,完成对烧杯1中上层液体的过滤。用滴管吸一滴滤液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3、(1)向滤液中滴几滴氯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把滴有该溶液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2)将上面的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待水分消失。(1)(2)4、将上步获得的灭菌水加热煮沸、冷凝,将冷凝后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再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归纳:结合净化黄泥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杂质的去除方法。杂质种类除去杂质的方法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微生物可溶性杂质交流与反思:(1)以上处理黄泥水的步骤有哪些?(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3)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①滤纸边缘要(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不留气泡。②漏斗末端应。③液体应沿注入漏斗中,液面要(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知识应用: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2、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3、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些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非常复杂,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做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1)采用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与泥沙?(2)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教学札记: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实验还需加强。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3、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该气体是分析归纳:1、电解水是变化。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和,二者的体积比为。交流与反思: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和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知识应用:1、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板书]一、电解水1、水通电氢气+氧气H2OH2O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2、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说明]水、氢气、氧气由分子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3、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练习]做P41[在线测试][小结]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教学反思]: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第二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友情提示]本实验导管点火的一端不要用普通玻璃管,最好用铁管、铝管或瓷管、石英管,这样才能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兰色火焰。[板书]氢气+氧气→水H2O2H2O[讨论]该反应是否是分解反应?[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描述]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教会学生辨证地看问题。[交流共享]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线测试]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3、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4、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5、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结]P41[长话短说][反馈练习]P41[挑战自我][教学反思]通过对氢气和氧气反应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实验比较直观,学生掌握效果较好。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3、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教学过程[教师]1、举例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说明;3、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原子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却不能再分,是不是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板书】一、原子的结构【讲述】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学生]探究活动: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教师]点评:对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非常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仅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电子质量非常小,与原子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设问】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导入】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结合动画指出】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学生]观察、领悟。[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最后一段。【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讨论】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思考。[教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解说氢、氧、碳等原子。【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5)。【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