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乘除法的关系1》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14页)例1﹑例2﹑例3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认识乘除法的关系,学会应用乘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初步认识整除及整除的意义,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判断。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探索乘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回忆并填空)。1﹑一个加数=﹍﹍﹍﹍﹍3﹑被减数=﹍﹍﹍﹍﹍﹍2﹑减数=﹍﹍﹍﹍﹍﹍﹍4﹑减法是加法的﹍﹍﹍﹍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观察情景图,获取信息,导入新课。三﹑课堂探究:(一)教学(12页)例1:4×8=32(个)48÷12=(个)48÷4=12(棵)1﹑看图2﹑列算式3、提问题。(个人独立完成)4、议一议:(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上面3个算式各解决了什么问题?(2)乘法与除法有什么关系?5﹑全班交流﹑总结。(1)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用()计算。(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计算。(3)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求出的未知的因数叫做()。(二)教学(12页)例2:1﹑看图2﹑提问题3列算式。(个人独立完成)65×15=975(元)975÷15=65(元)975÷65=15(个)4﹑小组讨论:比较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5、交流﹑总结:a﹑一个因数=﹍﹍﹍﹍﹍﹍﹍b﹑除数=﹍﹍﹍﹍﹍﹍﹍c﹑被除数=﹍﹍﹍﹍﹍﹍﹍d﹑除法是乘法的﹍﹍﹍﹍6、强调:注意0不能作()。(三)教学(13页)例3。算一算,分一分,议一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1、算一算(个人独立完成)6÷2=39÷2=15÷12=250÷50=26÷13=25÷7=160÷1=0÷9=076÷21=2﹑分一分。(个人独立完成)(1)6÷2=3﹍﹍﹍﹍﹍﹍﹍﹍﹍﹍﹍﹍﹍﹍﹍﹍﹍﹍﹍﹍﹍(2)25÷7=3……4﹍﹍﹍﹍﹍﹍﹍﹍﹍﹍﹍﹍﹍﹍﹍﹍﹍3﹑小组议一议:为什么要分成这样的两组?4﹑概括总结:(13页整除的意义)。(1)自学13页。(2)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强调“不为0的整数”?(3)完成14页说一说四﹑随堂检测。完成“14页课堂活动1、2、3题”。五﹑拓展延伸。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有几个?(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六﹑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1》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1和例2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4×9○9×425×4○4×2520×30○30×20二、课堂探究:(一)教学(17页)例1:有多少个鸡蛋?(独立看图,思考,解决问题)。1、从上面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2、用文字叙述为(),叫做乘法交换律。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甲数×乙数=()×()○×△=△×()用字母表示a×b=×4、举例说明乘法的交换律。例:×=××=×(二)教学(18页)例2:花园小区共有多少户?花园小区共有楼房8幢,每幢都是24层,每层6户,分析:1、口述条件、问题2、列式解答:方法1方法23、完成(18页算一算,比一比)内容讨论: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三、随堂检测:1、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2、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27×4×2525×66×4125×8×1150×78×23、每箱铅笔10打,每打12支,5箱共有多少支?四、拓展延伸: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a×125=(×)17×125×8=×(×)25×66×4=(×)×66五、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2》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3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及简便方法。2、能正确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有关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同时应用。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说一说下面的题怎样算才简便145、50、20这三个数相乘80、91、125这三个数相乘二、课堂探究(一)教学(19页)例3、算一算,议一议61×25×48×9×125======议一议,讲一讲。小结:(二)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18×11×551×15×4======16×19×516×17×5======三、课堂小结本节你有什么收获,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四、随堂检测:1、填一填,再说一说自己的算法。25×16=×36×25=9×(×)72×125=125××4×8×25×125=(×)×(25×)2、完成19页1、2题五、拓展延伸:1、判断:25×4×5×20=(25×4)+(5×20)()△×□×○=△×(○×△)()25×12=(25×4)×3=300()6×(3×a)=(6×3)×a()2、在运动会开幕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有15行,每行25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六、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4》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例4、例5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点﹑难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探索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回忆﹑填空。a+b=()+()a+b+c=a+(_+_)a×b=()×()a×b×c=a×(×)2、简便计算。17×15×24×18×258×(25×13)35×7×2×11二、课堂探究:(一)教学(22页)例4。1、发现问题。求共有多少只鸡?(可怎样列式计算?)2、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1)、(2)、3、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推导出两式的关系。3、提出假设。这个发现是否可以用于不同的数据呢?4、验证。完成(22页)算一算,议一议。5、建立模型。引导学生用字母把乘法分配率表示出来。(a+b)×c=6、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分配率的字母公式写出:a×c+b×c=(二)教学(23页)例5。1、分析各题的特点,帮助学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2、完成计算。102×4532×27+32×733、交流、总结规律。三、课堂检测:完成(23页)“课堂活动1、2题”。四、课堂小结。指名口述乘法分配律。五、拓展延伸。若:◇+☆=65▽+◇=55▽+☆=70则:☆=()◇=()▽=()六、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5》课型:练习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联系与区别,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重点﹑难点:会用乘法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探索发现理解乘法运算律。教学过程:一﹑知识积累自测:1、回忆﹑填空。b+a=()+()a+(+)=a+b+ca×b=()×()a×(b×c)=()(a+b)×c=()2、用简便方法计算。45×23+45×7798×46256×8-56×848×101-4899×81+8125×287500÷4÷25840÷25720÷40÷9二、指导完成(24页—25页)练习五。1、第1题:先独立完成填空,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答题时依据的运算律:2、第2、4题:(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列出不同的算式。)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小结:(a-b)×c=()3、第3、6题:(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讲评。204×15204×15204×154、第5题:抢答。5、第7题:独立完成,小组纠错。6、观察情景图,独立完成,集体讲评: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三、拓展延伸。1、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24瓶,一共多少瓶?每箱36元,付1500元够吗?2、某校四年级有三班,已知(1)班和(2)班共有86名学生,(2)班和(3)班共有90名学生,(1)班和(3)班共有96名学生。三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四、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探索规律1》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例1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并发现积变化律,知道积变化规律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2、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一些探索的经验。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发现积变化规律;2、能应用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填空并指名口答。(1)商不变性质。()。(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5倍,则商()。(3)若a÷b=c(a、b≠0),则:(a×8)÷(b×2)=().(4)如果a÷b=c(a、b≠0),那么(a÷3)÷(b÷6)=().(5)工作总量=()÷()二、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规律,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奥妙。那么,乘法中因数和积有哪些变化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积变化规律。三、课堂探究:教学(26页)例1。(出示情境图)1、分析:(已知):时间算式所求:(工作总量):2天20×2=40(㎏)4天20×4=80(㎏)8天20×8=160(㎏)24天20×24=480(㎏)2、观察、探索。(1)议一议:(从上往下看因数与积,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其变化有什么规律?)a、第一个因数有什么变化?b、第二个因数有什么变化?c、积有变化吗?d、积的变化由哪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的?二者的变化有什么联系?(2)归纳、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3)议一议:(从下往上看因数与积,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其变化有什么规律?)(4)归纳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5)同桌之间举例验证上述规律。四、随堂检测:教材27页“课堂活动”1题五、拓展延伸:根据所给条件,直接写出得数,3×7=2172000×8=57600015×7=7200×8=21×7=720×8=36×7=72×8=你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六、教后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探索规律2》课型:新授课执笔:周伟红审核: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2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并发现积变化律,知道积变化规律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2、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一些探索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发现积变化规律;2、能应用积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利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积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填空并指名口答。(1)商不变性质。()。(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5倍,则商()。(3)若a÷b=c(a、b≠0),则:(a×8)÷(b×2)=().(4)如果a÷b=c(a、b≠0),那么(a÷3)÷(b÷6)=().(5)工作总量=()÷()二、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规律,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奥妙。那么,乘法中因数和积有哪些变化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探索积变化规律。三、课堂探究:教学(27页)例2。因数1248……因数261224……积21248192……1、观察,探究。(1)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则积()。(2)从右往左看: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则积()。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