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6课《黄河颂》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努力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和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一、课前准备作者及背景简介:《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二、自学提示1.、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2、.赏读诗歌: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二读:有感情的朗读,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三、夯实基础1.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2.字词释疑(1)注音:澎湃()狂澜()屏障()一泻万丈()(2)解词:浩浩荡荡:澎湃:四、合作交流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2.这首歌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3.歌词中“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5.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中考链接.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写两句?六、能力提升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主备:王学利副备:闫洪海2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人文盛,彪炳史册,令人缅怀留连,无时或已。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浩瀚.()繁衍.()缅.怀()泛滥.()蹂躏..()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反思:3第七课《最后一课》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一、课前准备1.《最后一课》是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的短篇代表作,写于1873年,战争刚结束两年。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结果法军惨败,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本文反映的就是国土沦丧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开法语课时,所表现出的心情和强烈的精神。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小说是以为中心,通过叙述和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3.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神态4.故事情节主要包括:开端、、高潮、四个部分5.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和6.小说的三要素是、、。二、自学提示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三、夯实基础一、字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踱()挟()郝叟()捂()懊悔()惩罚()赚钱()钥匙()祈祷()哽()督学()膝头()2、查字典辨析多音多义字:┍┍┍帖┤强┤结┤┕┕┕3、解释词语:宛转:①(说话)温和而曲折但又不失本意;②(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也可写作“婉转”。本文中的意思是。四、合作交流主备:王学利副备:闫洪海41、本文的主要写了什么人?是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2、小说可以分为几部分,应如何划分?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请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五、中考链接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赫叟(hǎo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C.惩罚(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钥匙(yàoshi)赚(zhuàn)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C.惨白阻塞D.戒尺溜冰六、能力提升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2.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联系我们的祖国在上个世纪曾遭受过日本人奴役的历史,请你谈谈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历史?反思:5第七课《最后一课》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准确速读课文能力目标:1.理解并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2.领会本文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一、课前准备1.小说的故事情节包括那几部分?2.说说你知道的爱国的诗句或人物,爱国故事等二、自学提示1.掌握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2.揣摩文中的关键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三、夯实基础1.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③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3.、分析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备:王学利副备:闫洪海6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交流1、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从这些心理描写种可以看出小弗朗士有些什么变化?(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描写小弗朗士的语句,对小弗朗士的变化进行简要概括)2、勾画文中关于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探究以下问题:小说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怎么理解这些他的这些表现?(请分别陈述描写了什么,怎样理解)3、学生讨论并归纳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五、中考链接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六、能力提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最后一课郑振铎1.12月8日是一块试金石。2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3“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4“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5“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6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7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879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10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11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12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13议决了:“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14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15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16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17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18“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19“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20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格外的(),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