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认识论复习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求索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考点一】实践与认识1、什么是实践?具有哪三个特点?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例1、根据此次探测获取的虹湾图像,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形地貌、光照等数据进一步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为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这表明()A.客观条件受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D.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例2、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C.自觉选择性D.社会历史性例3、人类力量的源泉在于团结协作,人类只有精诚合作、协同作战,才能共享成功,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其中的哲学依据是()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才;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考点二】真理1、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真理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______反映。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2、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1}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都是________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都是________。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例4(2011年高考江苏卷2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三】认识过程7、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都受到限制)(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基础都不断变化的)(3)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实践---认识---实践)【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例5(2011年高考山东卷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例6今年,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获得B.认识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例7、材料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观的演变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8分)材料二:中共十八大的亮点之一是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它将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所蕴涵的“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哲学道理。(8分)【点评】近两年高考中,认识论主要考查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立足认识论,回答认识发展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三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四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1)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发展观产生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1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2分)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分)③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过程,人们对发展观的认识经过了四个阶段说明了这一点。(2分)(2)①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的哲学道理。(4分)②“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蕴涵着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起指导作用。(4分)专项测试:一、选择题1、一些地方纷纷建立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完善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将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性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个人经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2、约瀚·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的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客观性B.实践的历史性C.实践的能动性D.实践的客观性4、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首先在问,其要在行。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合理的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③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之一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5、三峡大坝最高蓄水位选择为175米是充分论证之后得出的结果。从1950年开始,蓄水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勘察、规划、论证,最后用了40年时间最终确定。三峡大坝蓄水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上,不唯实,抛弃旧有的知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自1997年至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到“从紧”再到“适度宽松”又回归“稳健”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8、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寻找真理性认识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9、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选项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0、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象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科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2011年一号文件仍然是关于三农问题。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30年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材料,分析党制定农村政策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个哲学道理的?2、材料2010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近期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房子越建越多,价格却越来越贵”。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某校高二(5)班学生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开谜团,该班同学自觉成立一个调查小组,他们深入社区、房地产交易市场、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研究、讨论,最后以班级的名义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建议书上的很多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现在请你参与其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如何理解该班同学的做法。3、探究: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答案:1-5CABDC6-10BCDCC1、(1)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2分)(2)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分)(3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