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是:(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针对课标一(1)理解层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影响十分恶劣。针对课标二(2)简述层面,通过播放二战中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主要事件,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从内容上,一是讲述了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是通过德国进攻波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和珍珠港事件,讲述了二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通过二战这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展示了法西斯的贪婪。教好这节课能够使学生具体的感知这段历史,同时,通过这一课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形成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从这两个层面上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在本章乃至整个世界现代史教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缺失的作用。【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精力比较旺盛,特别是男生,比较喜欢了解战争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他们对二战的一些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知识面不宽,对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加速原因和战争的性质理解不深,讲课时教师要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图片及文字材料,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通过二战的地图,了解二战爆发的进程。培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看莫斯科保卫战和珍珠港事件的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简述这些史实,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教学重点】“慕尼黑阴谋”、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教学难点】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评价目标】1.通过学生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和教材,达成目标(1)(2),使90%学生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影响十分恶劣。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2.通过播放二战中的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达成目标(3)让学生了解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主要事件,并能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让95%以上的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教学资源】1.图片及影视资料:《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策略】1.讲解法。通过设计三个篇章:阴谋篇、侵略篇、抵抗篇。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图片和史料的引导,直观的感受历史,在进行“慕尼黑阴谋”的教学时,要讲清概念,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知道二战前期的史实。2.分析讨论法。针对本课重难点,通过史料引导进行讨论。3.影视辅助法。针对重难点,通过精彩的视频让历史书本知识更形象生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旧知连接:1.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走上了怎样的道路?2.二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新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呈现生活片段:(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个乘客的钱,大部分乘客都看见了,可他们养神的养神,看见的装没看见,漠不关心,只有一个孩子喊了一声:“抓小偷”,还被他的妈妈一把捂住了嘴,小偷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摇大摆的走下了汽车。)教师:小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偷走钱包并大摇大摆下车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带着思考去学习,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教师:同学们归纳的特别好,确实,由于乘客们的惧怕,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甚至是妥协造成了小偷的张狂与肆无忌惮!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走进那场因为人们的妥协退让而加速爆发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板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我们一起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阴谋篇阴谋篇——养虎为患教师:今年是希特勒上台多少周年?(学生回答)教师:希特勒上台后,野心勃勃的用战争为德国获取生存的空间,他首先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是对哪一个国家的挑战?对,《凡尔赛和约》我们知道一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是《国际联盟》,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那么操纵国际联盟的英法等国他们的态度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大屏幕显示材料:英国首相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美国驻法大使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教师: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对德国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英、法——置之不理,不干涉,听之任之,放纵侵略。美——表示理解。苏联:强烈谴责,建议联合对付希特勒。【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的设置,使学生比较容易得理解当时国际环境下,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能得逞的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归纳历史的能力。教师:苏联就像故事中的那个小孩子一样势单力薄,而英法美就是那些漠不关心的乘客,这就使做为“小偷”的希特勒的胆子越来越大,将他的魔爪伸向他的另一个邻居——捷克斯洛伐克。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大的阴谋。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慕尼黑阴谋的相关内容,对照导学案作读书标记并记忆,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教师:出示《慕尼黑会议》图片,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的主宰者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和意大利墨索里尼,这次会议的当事者捷克斯洛伐克哪去了?【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慕尼黑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慕尼黑会议上割让的苏台德地区,可德国的野心并没有满足,第二年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我们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学生:妥协、纵容侵略!教师: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大屏幕出示材料)材料一: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材料二: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材料三: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教师: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很容易的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对史料的探讨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辩证分析历史、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教师: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等国实行了纵容侵略,牺牲他国保全自己的绥靖政策。他们认为经过此举,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的胃口已经被填满了,从而获得了平安。所以,当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得意的说:我将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了我们的祖国!他还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和平的时代,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觉去吧!教师:真的像张伯伦说的那样他们迎来了和平的时代吗?人们从此真能够安心睡觉么?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篇(板书)(二)侵略篇——祸水横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目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的相关内容,对照导学案作读书标记并记忆,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目的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教师:出示《静坐战争》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指导学生结合绥靖政策的目的和波兰的地理位置来考虑。【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地图,直观的了解历史,结合前面的历史知识,得出结论:英法等国希望德国在灭了波兰之后,把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幻想通过牺牲波兰,一箭双雕!既灭掉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进而加深对绥靖政策危害的认识。教师:可是英法等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们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怎样的后果?【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得出绥靖政策的后果是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自食其果,导致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的灭亡。战争的祸水在西欧和北欧的大地上四处横行。教师:出示毛泽东的论断和绥靖政策的严重后果的图片那么,作为“理解”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美国,是否躲过了这场灾难呢?正当欧洲战场战火熊熊之际,远在太平洋的日本也在磨刀霍霍,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引导学生观看《珍珠港事件》视频,了解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过程、影响。【设计意图】视频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本课重点珍珠港事件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有因必有果的历史规律。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加深了学生对绥靖政策后果的认识,认识到必须加强联合才能打败敌人,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将中外历史相结合,通过讨论、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是在中国,早在1937年就全面爆发。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开始。教师:德国在西欧和北欧战场上横冲直撞,真的是所向披靡、天下不败吗?它在哪里遇到了坚决的抵抗?学生可以答出英、苏抵抗【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设问,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转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学习了上面的知识,你认为法西斯国家能屡屡得手的原因是什么?出示材料: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合力夹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个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摘自德军将领约德尔在纽伦堡军事法庭的供词【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德国真的是所向披靡、永远不败吗?它在哪里遇到了坚决的抵抗(英国、苏联)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抵抗篇(三)抵抗篇:——绝地反击教师:面对着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拿起了武器,同德国进行殊死搏斗。1、英国坚持抗战:教师:出示丘吉尔的图片和坚决抵抗的言论、张伯伦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说明英国对德国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得出英国的对德政策由绥靖转为坚决抵抗的结论。使学生认识到英国政策的变化及感受英国人民不畏强敌的精神。从而体现丘吉尔的人格魅力。教师:正是因为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敌,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2、苏联坚持抗战:教师:1939年8月,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议》,1941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