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原理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第二章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原理2.1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原理2.1.1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方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国民财富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二是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很多,如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科技进步等,本章重点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原理。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应用最广泛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GDP指的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GDP同时衡量两方面内容:一国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原因在于这两方面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因为无论家庭、政府还是企业购买物品或劳务,任一交易都有买者与卖者,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最终要成为某人的收入。GDP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其在生产、分配、使用三个领域的运动过程决定的。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同期为生产而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能力创造的价值之和;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各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使用角度看,GDP是国内最终使用和出口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与GDP的三种表现形态相对应,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71)生产法:GDP=各部门(或各单位)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分配法:GDP=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GDP=总投资+总消费+净出口(出口-进口)用这三种方法,即从三个角度计算的GDP总值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三面等值”原则。“三面等值”原则是统计GDP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说,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应该是相等的,但由于资料来源渠道不同,统计口径不一,可能会产生误差。当有误差时,将统计误差表示在使用方,即我国实际上是以生产法或分配法计算的GDP为准,来调整支出法计算的GDP。2.1.2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原理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过程,都表现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水平;另一方面,投资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又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因为投资增长会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下一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经济总量增长。由此可见,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2.1.2.1经济增长水平决定投资总量下一年的投资主要是由政府财政积累,企业积累和个人储蓄转化的积累这三部分构成,我们称为国民收入总积累,它是投资增长的唯一来源。而国民收入总积累=国民收入-社会总消费(1)另据国民经济的核算原理知: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2)国民生产净值(NNP)=GNP-固定资产折旧(3)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净额。(4)8根据(1)、(2)、(3)、(4)式可推出:国民收入总积累=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净额-总消费(5)由此可见,国民收入总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水平即GDP发展水平。从而上述关系也可表述为: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决定着国民收入总积累水平,而国民收入总积累水平又决定了投资总量水平,所以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决定了投资总量水平。2.1.2.2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介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是实现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完整的国民经济结构,可以通过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来实现,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靠有计划的投资来改造旧的产业结构。通过投资建立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增强薄弱部门的发展,建立部门间新的比例关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2、投资是改造和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水平的基本物质手段。通过投资,增加和改进劳动手段,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才能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3、投资是建立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资源等优势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及环境特点,使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保持协调发展和全国平衡分布,促进各地区经济合理分工和综合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引进外资和新技术,采取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沿海地区投资,9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等因素而大为落后,在此情况下,国家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是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资金和技术,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促进共同富裕。4、投资是提高全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主要条件。用于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公用设施以及住宅的投资,可以直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图2-1列出了几个国家31年中的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01234567韩国新加坡日本以色列加拿大巴西联邦德国墨西哥英国尼日利亚美国印度孟加拉国智利卢旺达增长率(%)(a)1960—1991年增长率010203040韩国新加坡日本以色列加拿大巴西联邦德国墨西哥英国尼日利亚美国印度孟加拉国智利卢旺达投资(GDP的%)(b)1960—1991年投资图2-1经济增长率与投资量考察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可发现许多国家都重视增加投资以10刺激经济的增长,那些把GDP中相当大的部分用于投资的国家往往有较高的GDP增长率,例如新加坡和日本,而把GDP中的一小部分用于投资的国家往往增长率也较低,例如,卢旺达和孟加拉国。另外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还可以反映在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极高的相关性上,如图2-2所示。图2-2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增长由图2-2知,投资增长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方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投资增长的波动幅度往往大于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表现出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高度依赖。由图2-2可知,投资增长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方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理论西方经济学中有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起飞”的条件主要有3个:一是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资本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建立起“起飞”的-20-100102030405060700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全社会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增长率(%)年份11主导部门,以便带动其他部门,赚取外汇,引进技术;三是要有制度上的改革,即建立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罗斯托认为,一国只要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经济就可以实现“起飞”,一旦“起飞”,经济就能够“持续增长了”。其中较高比例的资本积累,确保了经济增长的资本需求,成为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2.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式哈罗德认为,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使本期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但投资增加不仅刺激了总需求,引起收入的成倍增加,而且刺激了总供给,引起了生产能力的增长,追加的生产能力带来了下一期收入的更快增长,更多的收入又会转化为更多的投资,如此累进不已。假设:Y为国民收入,K为资本,I为净投资,S为储蓄。则:经济增长率:G=ΔY/Y储蓄率:S=S/Y=I/Y资本-产出比:C=Δk/ΔY哈罗德模型:G=CSYY多马的模型是:GSII其中:I和ΔI分别代表投资和投资增量,为资本生产率:=C1哈罗德—多马模型说明:①投资具有双重性,即投资既可以创造收入,也可以增加生产能力,亦即投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②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量的函数,即:ZYY。③在资本—产出比不变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增长,全部储蓄必须转化为投资;投资再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收入增长和生产能力增长;收入和生产能力的增长又带来新一轮更多的投资量。④它说明了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即必须使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故可以通过调节12投资率或提高资本效益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3、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一个连续的、深化的过程。凯恩斯的乘数论是指投资的增加会带来数倍于投资增长额的国民收入增加额。“乘数”代表一个系数,表示投资增加所导致的收入增加的倍数。投资之所以会带来乘数效应为因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连锁反应,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量数倍于原来投资的增量。因为投资增加,使生产资料的生产扩大,从而使社会就业和国民收入增加,而就业和国民收入增加又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使消费资料的生产也扩大,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如此引起众多的连锁反应,所以投资增加能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如果以K表示投资乘数,ΔT表示投资增量,ΔY表示GDP增量,则K=ΔY/ΔI,ΔY=K·ΔT,即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K倍的投资的增量。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有关,如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总的收入增量就越多,则K越大。在K=ΔY/ΔI中,由于ΔY(收入增量)等于ΔI(投资增量)与ΔC(消费增量)之和,所以K=CYYIY=YCYCY111式中YC就是边际消费倾向,所以投资乘数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萨缪尔森(Samuelson)经典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中,举了木屋和木匠的例子来说明乘数为什么大于1。例子是这样的:假设用闲置资金投资建造了价值$1000的木屋,木匠和木材生产者会因此增加$1000收入。但事情并不到此为止,如果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MPC)都是2/3,他们现在支出$666.67购买新的13消费品。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又会增加$666.67的收入,如果他们的MPC也是2/3,他们会顺次支出$666.67、$666.67×2/3,如果此过程会继续下去,每一轮新的支出都是上一轮的2/3。这样,最初的$666.67投资就导致了一系列次一轮的再消费支出。应用简单算术,我们可计算出总的支出增量:1×$666.67+$666.67×(2/3)1+$666.67×(2/3)2+$666.67×(2/3)3+…=3/211×$666.67或3×$666.67这说明,如果MPC等于2/3,则乘数为3,它包括最初的投资1和所引发的一系列次轮消费支出2。如果MPC是3/4,相同的演算会得出乘数是4。因为,1+3/4+(3/4)2+…的总和为4。假如MPC为1/2,则乘数为2。因此,乘数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或者,可用孪生概念MPS(边际储蓄倾向)表达,如果MPS是1/4,MPC会是3/4,而乘数为4。如果MPS是1/X,乘数就是X。乘数模型的应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应用范围。首先,乘数分析只适用于有闲置资源存在的情况,即实际产出小于其潜在产出。因为,只有当闲置资源存在时,总需求的增长才能引起产出的增长。更通俗地讲,在经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失业人员时增加投资或其它支出,所增加的这些支出最终会更多的导致实际产出的增长,而较少的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然而,当经济达到并超过潜在产出时,在现有价格水平上要想引出更多的产出是不可能。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很少或完全不会引起实际产出或就业的增加。其次,乘数模型忽略了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以及通过利率对投资和其它敏感性产出组成部分的重大影响。因而,应用投资乘数模型进行分析的限制条件还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利率、税赋、货币政策保持稳定。14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互为因果的。对于投资来说,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的物质基础,年度之间的经济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