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讲第2章第1节第周星期标题:国际分工授课班级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分工有关原理,分析相关产业(结合生源地)如纺织业、机电业、农业等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能认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措施。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主要理论,理解国际分工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影响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国际分工的含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国际分工理论解决办法:理论部份少讲、精讲、够用为原则;联系实际谈相关理论思考或作业: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素?3.分析纺织业(或其他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4.完成《国际贸易概论》课程练习与实务操作手册单元练习二相应作业题后记:下单元课新课前对上次实训课的能力目标作效果鉴定。7分钟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第一步:上单元课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作鉴定。10分钟能力展示…学生生源地外贸形势分析报告解说(选择准备较充分的二位同学发言)第二步:新课77分钟第二章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事例分析:男耕女织,畜牧业,水产业——社会分工中国纺织品出口伊拉克,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国内劳动分工向国外延伸。国际分工概念…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内广泛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国国内社会分工的延伸,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密不可分,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萌芽、发展、形成和深化四个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国际分工萌芽于16世纪。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欧国家的个体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当时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产业革命还未到来,世界范围内仍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国际分工形式仍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标志着国际分工进入了形成阶段。从18世纪60效果测评法思路式教学方法小结式教学方法3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完成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这个时期形成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亦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随着国际分工的壮大,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从提供给贵族和商人奢侈品向人们广泛需要的小麦、棉花、羊毛、咖啡、木材等大宗商品转变。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国际分工之所以能够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并且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因为有世界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生产关系发展的基础。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使电子、信息、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原子能等新型产业得到高速发展,并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阶段,国际分工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比以往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上。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先进机器设备的运用、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的改进,不仅推动了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大,而且加强了生产专业化的趋势,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发生相应的变革。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当今美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说明什么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你认为关键在哪里?(结合生源地谈)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分工地位提高2.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具有重要的影响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讨论:如何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叙述法、案例法讨论法4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讨论:为什么西北部适宜农牧业生产,而东南部主重加工业生产?从专业市场的发育(义乌小商品市场、南浔童装市场等)分析劳动规模及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关系。4.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输出——东道国引进技术、资金——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群掘起——国际分工地位改变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资本主义性质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政策的双重影响分析:通过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我国相关产业提高国际分工地位途径。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影响(一)国际分工的扩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国际贸易的格局(三)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三、有关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一)绝对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亚当·斯密认为,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二)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bidRicardo,1772~1823)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讨论法分析思考法叙述法、借鉴法叙述法、借鉴法5得贸易利益。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思考:根据“两利取重,两害取轻”比较成本理论思想,从个人或企业或国家的角度,思考比较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三)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1918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俄林是赫克歇尔的学生,他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论。因此,要素禀赋论通常称之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或赫一俄模式(H—O原理)。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按照俄林的理论,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西欧、北美等国家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农畜产品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西欧、日本等国去。而西欧和美国则应集中生产像机器设备等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讨论: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符合俄林要素禀赋论吗?案例分析:“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更大优势”——明确我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及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我省实际进行分析。第四步: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3分钟强调能力点和知识点。布置《国际贸易概论》课程练习与实务操作手册单元练习二相应作业题。讨论法叙述法、借鉴法讨论法小结式教学法6第2讲第2章第2节第周星期标题:世界市场授课班级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对不同的世界商品市场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能基本熟悉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知识目标:掌握当代世界市场构成及特征,懂得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教学难点:企业进入世界市场途径分析解决办法:通过对某一企业的跨国经营事例进行分析思考或作业:1.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的特点各为什么?2.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联系实际分析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4.完成《国际贸易概论》课程练习与实务操作手册单元练习二相应作业题后记:下单元课新课前对上次实训课的能力目标作效果鉴定。7分钟7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第一步:上单元课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作鉴定。7分钟能力展示…选择某一产业如纺织品、机电业等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如何发挥更大优势”(部分同学作答)知识回顾…国际分工?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步:新课80分钟第二节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何为市场——商品交换场所——中国市场——国际市场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达程度取决于参与国际交换的国家数量、商品总额、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特征(一)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1.国家构成2.订约人构成(主体)企业——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企业主联合会——为促进私营企业扩大出口为目的国家机关和机构——政府授权3.商品构成(客体)有形商品——10大类——依据什么分类?——提问无形商品——12大类——依据什么分类?——提问4.商品市场构成按组织形式可划分为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指在特定地点按照一定组织规章进行效果测评法比较法提问法8交易的市场。这种市场主要有商品交易所、国际商品拍卖中心、博览会和展览会等。①商品交易所——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看图片:这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场景——根据图片分析商品交易所特点:商品交易所是在指定的固定地点和固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在商品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性,如有色金属、谷物、橡胶等。交易基本可以分为实物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目前商品交易所进行的交易中约80%是期货交易。②国际商品拍卖中心看图片:根据图片分析商品拍卖交易特点:——指经过专门组织的,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现货市场。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地卖给出价最高者。拍卖的商品多为不易标准化的,不耐存储,产地分散的商品。如毛皮、茶叶、烟草、黄金等。③博览会和展览会。(2)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一类是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一类是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①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这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最通行的商品交换方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请同学举例说明…②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加工贸易、招标投标、易货贸易、租赁贸易等。实例分析并说明关系: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三来一补——经济发展5.商品销售渠道构成——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片展示思考法图片展示思考法叙述法、案例法9出口国销售渠道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销售渠道进口国国内销售渠道6.运输网络构成第一位水上运输;第二位铁路运输。7.信息网络构成信息网络是世界市场的中枢。二次战后,世界市场信息网络手段不断多样化和现代化,信息网络机构不断增加和专业化,信息系统日益国际化。(二)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1.世界市场容量迅速扩大世界贸易总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75000亿美元,增长了122倍。2.世界市场的垄断性不断加强战后,各国政府对国外市场的干预不断加强,使世界市场的垄断性呈增强之势。3.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垄断不断加强,竞争更为激烈。与战前相比,战后世界市场的竞争方式和手段已从关税壁垒为主转向非关税壁垒为主,由价格竞争向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举发展。4.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逐步发展例如,国际商品协定对特定商品的市场起到了一定的管理作用;又如,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大会和各轮多边贸易谈判对国际市场和贸易发挥了较大的协调和管理作用。5.世界市场的投机日益加剧结构性的商品供给不足,为各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机遇,却又促成了国际投机的加剧和价格的波动。三、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很多,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