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孔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孔子的生平及其资料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终年七十二岁。鲁国陬邑人,即今山东曲阜。孔子为殷纣庶兄微子的后裔。周武王灭殷以后,封微子于宋,为宋国的第一代国君。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是宋襄公的五世孙,孔父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由于宋国内乱,防叔逃到鲁国。防到居鲁后,为了追念其先祖,以孔为姓氏。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即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陬邑的大夫,晚年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孔子两岁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去逝。孔子从小过着贫困的生活。孔子少年时由于家庭贫困,他当过吹鼓手,帮人做过杂役,所以他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十八岁时,当过“委吏”,给鲁国贵族看管仓库。后又当过“乘田”,看管牛羊。十九岁时娶亓官氏女,一年后生儿子伯鲤。为了生计当了季平子的“司职吏”,管理畜牧人员的小官。二十岁时,母亲去逝,他辞去“司职吏”,在家办了私塾,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二十六岁时,由于几年的办学,孔子成名人、名士。受到季孙氏的赏识,进入大夫之列,后来受到诬陷而被驱出鲁国,于是孔子离开鲁国去了齐国。孔子到了齐国,主要是考察齐国的政治,研习礼乐,他感到齐国的政治还不如鲁国,因而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与齐大师讨论音乐,听齐的韶乐之后,被陶醉了,竟然使之“三月不知肉味”,还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这次到齐国没有被任用,于是孔子回到鲁国。孔子三十岁那年,郑国子产死了,孔子闻之,恸哭流涕地说:“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还评价子产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大约在这前后,齐景公和晏婴访问过鲁国,与孔子讨论过秦国的政治。孔子说:“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行中正。身举五*,爵之大夫,起缧*之中,与语三日。虽王可也,其霸小也。”(《孔子世家》)孔子评价晏婴(晏平仲)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孔子三十四岁,由南宫敬叔陪同去周室考察礼乐。“孔子西观周室”,与人讨论“史记旧闻”,“问礼于老子”。当时老子是“周守藏史”,于是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在参观后稷庙时,看了“金人铭文”之后,对其弟子说:“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诸子集成·老子本议·附录》)孔子这次考察周室,开阔了眼界。在与孔子辞别时,老子对他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善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辞别老子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为网;游者,可为纶;飞者,可为缯;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去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史记·老子列传》)后来,孔子为了修《春秋》,又和左丘明一起去周,在那里“观《书》于周史。”(《左传疏》引《严氏春秋》)这次可能是如《庄子·天道》篇中所说的:“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往见老聃,老聃不许,于是*《六经》以说”。孔子向老子介绍了自己学说的要点“仁义”,老子问何谓仁义?孔子说:“中心物恺(以物为乐),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这次孔子还向老子讲了自己修《春秋》的主旨:“将以正人伦之序”,“杜乱臣贼子之心”。后来孔子着手修《春秋》时,又派子夏等十四人去周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公羊疏》)孔子访问周室还对礼乐进行了研究,看见夏、商、周的许多文物。孔子回到鲁国后,名声大振,向他求学的弟子,也不断有增多。“自周返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孔子世家》)当时,鲁国的季、孟、仲三家大夫势力很大,时有越礼的事情发生,“鲁乱”。孔子认为这是“乱邦”,“乱邦不居”,于是去了齐国。与齐景公讨论政治,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齐景公欲用孔子和封食田于孔子,晏婴极力反对,孔子再次回到鲁国。当时的鲁国正是“陪臣执国命”,“天下无道”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始终没有被任用,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只得研究学问和进行教学,这样达八年之久。到了鲁定公五年,孔子做了鲁国的“中都宰”。定公六年,为鲁司空。定公八年,又升司寇,主管司法行政工作。孔子任司寇之后,除了整顿法制以外,还参与了外交和军事活动。鲁定公九年,孔子“以司寇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诛了少正卯之后,有门人问孔子,“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回答说:“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於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凡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荀子·宥坐》)齐国人怕鲁国任用孔子,使鲁国振兴起来了,齐人送“女乐”给鲁国当政季桓子,“季桓受之,三日不朝”。孔子看到当政的腐败,鲁定公大权傍落,于是孔子离开鲁国都城,辞官而去。这年孔子五十四岁。之后周游列国十三年,去过卫、曹、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过七十二位国君。孔子失望于楚国之后,孔子率弟子又回到卫国。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回到鲁国,这年孔子六十八岁。从这时开始到孔子逝世时,共约五年的时间,孔子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讲学论道,删定《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艺”。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时年七十有三。二、研究孔子思想的有关资料首推《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和行事的书。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於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论语》的作者是谁?其中当然有孔了学生。从《论语》一书的内容看,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因而。《论语》一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这些作者之间的年代相去甚远。自唐代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疑心是曾参的学生编定的。《论语》中对曾子都称子,记载曾子的言行比孔子的其他弟子多。在孔子的弟子中,曾子最年轻,《论语》还记载有曾子死之前与孟敬子的一段对话。曾子死于鲁元公元年(前436年),这是《论语》成书的上限。根据郭店出土的竹简的记载,《表记》、《坊记》、《缁衣》等为曾子的弟子子思所记孔子语,在《坊记》中直接提到《论语》并引用其文,而子思死于公元前402年,这是《论语》编定的时间下限。因而,《论语》的编定的时间在公元前436--402这34年之间,即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孔门弟子分为德行、语言、文学、政事四科,今本《论语》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由此可以推知,此书可能是由孔子德行一科的弟子门人所结集的。《论语》传到汉代,有今文《论语》和古文《论语》。今文《论语》中有《鲁论语》和《齐论语》两种。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鲁论语》,后又学习《齐论语》,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篇目以《鲁论语》为依据,称为《张侯论》。《古文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没有传授。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和鲁论作了《论语注》。我们所用的本子基本是《张侯论》。《论语》和《孝经》在汉代已是启蒙性的书,必须先学习了《论语》和《孝经》之后,再学习五经。汉代人所注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十三经中的《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集解、宋人邢丙的疏。其他和《论语》注疏有:《论语义疏》十卷,魏何晏注、梁皇侃疏;《论语正义》二十卷,魏何晏注、宋邢丙疏;《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论语集解》十卷,宋蔡节撰;《论语集注》,宋朱熹撰;《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论语集释》,程树德撰;《论语疏证》,杨树达撰;《论语泽注》,杨伯峻撰。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著作,有几千种之多。除《论语》之外,关于孔子思想的资料还有很多。它们包容在儒家的其他的经书,如《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易》、《尚书》、《周礼》、《礼记》、《孟子》等,还包容在周泰诸子与史志、两汉诸子与史志、纬书、魏晋南北朝诸子与史志之中。上述资料由姜文华等编辑到《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这部大型资料书。该书于199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在湖南荆门郭门出土的804枚竹简中,除了《老子》和《文子》和《语丛》之外,其余全部都是儒家的文献。它们是:《表记》、《坊记》、《缁衣》、《中庸》、《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五行》、《天降大常》、《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等。自宋代开疑古之风以来,对孔子研究的资料只信《论语》、《左传》、《史记》,其余有关孔子的文献都斥为伪作或假托,这种言论是不值得相信的。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在这么多的弟子中,一定有大量记录孔子语的笔记。孔子死后,儒学分为八派。儒学各派弟子一定各自整理自己记录的孔子言论,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有关孔子思想的文献,就绝不奇怪了。这种《论语》类文献,其史料价值与《论语》不相上下。如今本和帛书本《易传》中的有关文献、《孝经》、定县竹简《儒家者言》和《哀公问五义》、《荀子》中的有关文献、大小戴《礼记》中的有关文献、《孔子家语》、《孔丛子》中的有关文献等。现在,《缁衣》出土于战国楚墓,为上述史料的价值提供了证明。孔子从20岁(或说从30岁)开始办学,直到他逝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事教学与学术活动,他的思想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一个从学习到创新的过程,有一个从传统到创新的过程。清末民初的廖平认为,今文经学为孔子早年之学,古文经学为孔子晚年之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在于“礼制”。今文经学主《王制》之礼制;古文经学主《周礼》之礼制。(参见《廖平学术思想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郭沂认为,孔子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早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即经历了由礼学而仁学,由仁学而易学三个阶段。(参见《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第五版)我认为,郭沂先生的见解很有见地。现存的有关孔子思想的文献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郭先生观点的正确性,也可以解决在孔子思想研究中的许多矛盾。譬如说有人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蔡尚思先生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为此而列举了大量的证据。如果我们把孔子的思想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么,上述争论就可以统一起来了。第二节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一为礼学时期,二为仁时期,三为易时期。下面为阶段予以讲述:第一,孔子的“礼学”。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礼”,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学者蔡尚思教授的观点。为什么说“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呢?他列举了13条例证,认为在孔子学说中,“礼独高于其他诸德”、“以礼为仁的主要标准”、“以礼为孝的主要标准”、“以礼为忠的主要标准”、“以礼为中和的主要标准”、“以礼为治国的主要标准”、“以礼为法律的主要标准”、“以礼为外交的主要标准”、“以礼军事的主要标准”、“以礼为经济的主要标准”、“以礼为教育的主要标准”等等。(蔡尚思:《孔子的礼学体系》,《孔子研究》,1993(3),10--11页)蔡教授的观点可备一说,他深刻揭示了“礼”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孔子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周礼在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孔子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礼文化的薰染很深。任何人的思想都不可脱离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孔子青年时代,还专门去周室学习周礼。他首先接受的礼文化的教育。但是,孔子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他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礼记》又名《小戴礼记》。西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