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和非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当时,外交、国际贸易、相互宣战等基本上都在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进行。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不断增加、国际秩序的重新确立与演变,世界政治变得越来越复杂。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主体,但行为主体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世界政治的参与者不仅只是国家和政府,还有众多非国家行为主体。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担者,是世界政治中惟一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权国家仅有50多个。二战后,随着大批亚非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独立,先后出现了100多个新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多民族联邦制国家相继瓦解,分解出近20个新国家。当今,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这些大国,也有圣马力诺、斐济和文莱等这样的小国。非国家行为主体指除主权国家以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的政治实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各种利益集团、宗教组织等超国家和跨国界的集团与势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联合机构,有其自身的宗旨、目标、行为规范和组织机构,是联系国家和国际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国际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大致有四种分类方法:一是按宗旨、目标和职能划分,可分为一般性(或称综合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二是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三是按活动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和军事性国际组织;四是按组织主体构成情况划分,可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经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据国际协会联盟编写的《国际组织年鉴2000—2001》提供的数字,1954年政府间组织有118个,到2000年达到6556个。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的形式设立的机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比较著名的有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大赦国际、核裁军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等。据国际协会联盟2000年度报告,1954年非政府间组织为1008个,到2000年非政府间组织总数达45647个,其中与联合国建立正式关系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共有1672个。虽然它们不能直接承受国际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非政府间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功能性问题领域共同追求跨国利益和促进跨国合作,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压力集团,对跨国事务正在发挥日益增长的影响。国际竞争,是指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利益与价值,在世界政治的各领域,通过各种比赛来夺取优胜的一种状态。国际竞争是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里相互协调关系的形式之一。国际竞争有利于一国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国际合作,是指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一致或部分一致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间所进行的全面或局部的相互配合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进程,世界政治行为主体间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发展,共同利益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单个行为主体难以解决的问题,国际合作已成为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和各个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的自觉行为。战后国际合作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普遍性、超越意识形态性、机制性等特点。国际合作成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方式。国际冲突,是指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由于所谋求的利益、目标和价值的不同或相悖,或由于国际社会结构性差异等原因引发的矛盾,而处于一种自觉的抵制、磨擦、对立和对抗状态。由于世界政治行为众多主体所确认的各自利益和目标的不同,国际冲突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等领域。战后美国与苏联、中国,苏联与中国,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国家,第三世界内部,都曾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干涉、边界磨擦、封锁以及各种国际危机和地区性战争。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源于经济、文化包括价值标准、法制与文明等为主要内容的“软权力”之间的冲突在国际关系中凸现。国际法的不断完善,为世界各国及其他行为主体提供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互不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原则等七大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适用于国际关系的、具有法律性的普遍原则。2.1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什么是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2.11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苏两国的变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继投降,被彻底打败;英、法两个世界强国极大的被削弱,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了“全球性”强国;苏联经受了战争的严酷考验,成为拥有巨大实力、享有崇高威望的社会主义强国;欧洲和亚洲相继建立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4年到1949年10月,社会主义越出—国范围、在欧亚大陆先后以现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同、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使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发生了极有利于苏联的新变化。正是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后政治格局形成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个力量中心,这是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力量基础。二、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雅尔塔体制,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雅尔塔体制确定美、苏两国在欧洲及远东的势力范围和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雅尔塔体制的最终形成对于迅速结束“二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除德、日军国主义势力起了重大作用,雅尔塔体制还力图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合作和和平共处,因此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谈到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却是从它的性质来看的,雅尔塔体制具有美、英、苏三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从二战中后期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的内容来看,三大国首脑经过讨价还价达成的谅解和协议,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制定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阶段中协同作战的军事计划。第二类是关于确定对战败国的处置原则及势力范围的划分。第三类是关于确定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机制。第二、三类主要表现为战后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大国)按照政治、军事的实力对比重新安排和划分势力范围,确立了大国控制世界,实际上主要是由美苏两个大国控制世界的原则和组织形式。大国根据各自利益划分战后的势力范围,实质上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大国力量对比框架下的势力范围的划分,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三、美国独霸世界战略与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一)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变1945年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反复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大大加快了谋取世界霸权的战略部署,不断强化反苏政策。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于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是政治上的“敌手”,美苏不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应以武力为后盾,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他的主张为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声称希腊受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威胁,如果希腊陷落,将严重影响土耳其,从而直接影响欧洲、中东和整个“自由世界”。他要求国会批准拨款几亿美元,援助希、土重建经济生活,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公开打出了反苏、反共的旗号,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对苏“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了经济,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为西方内部建立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奠定了经济基础。继马歇尔计划之后,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协商共同行动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二)两大阵营的对峙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势,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构成了对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严重威胁。苏联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从1947年夏天开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为了稳定东欧政局,苏联帮助东欧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针对美国的杜鲁门主义,1947年9月,苏联推动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号召各国共产党团结起来,经常交流经验,互通情报,协同行动。朝鲜、中国、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成立后,立即得到了苏联、东欧国家的承认和支持。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与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协定,帮助东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1949年1月,苏联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50年与中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被纳入苏联对外战略的轨道上。在军事上苏联加强自身军事实力,积极研制核武器。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47年-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先后签署了多个双边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大批苏军进驻东欧。针对西方国家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把它拉入北约这冷战行为,苏联全面实施了自己的军事安全计划。1955年5月14日,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在华沙举行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与北约相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建成。(三)两极政治格局的特点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标志着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确立。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