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教案-1-第二章数列极限教学目的:逐步透彻理解和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掌握并能运用语言处理极限问题;掌握收敛数列的基本性质和数列极限的存在条件(单调有界函数和迫敛性定理),并能运用;了解数列极限柯西准则,了解子列的概念及其与数列极限的关系;了解无穷小数列的概念及其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教学内容:1、极限概念;2、收敛数列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单调性;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单调有界准则,迫敛性法则,柯西准则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数列极限的概念;难点则是数列极限的定义及其应用.教学时数:14学时§1数列极限的定义(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起数列极限的准确概念;会用数列极限的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等有关命题。教学重点、难点: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极限的N定义及其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为主。一、引入新课:以齐诺悖论和有关数列引入——二、讲授新课:(一)数列:1.数列定义——整标函数.数列给出方法:通项,递推公式.数列的几何意义.2.特殊数列:常数列,有界数列,单调数列和往后单调数列.(二)数列极限:以为例.《数学分析》教案-2-定义(的“”定义)定义(数列收敛的“”定义)注:1.关于:的正值性,任意性与确定性,以小为贵;2.关于:的存在性与非唯一性,对只要求存在,不在乎大小.3.的几何意义.(三)用定义验证数列极限:讲清思路与方法.例1例2例3例4证注意到对任何正整数时有就有于是,对取例5《数学分析》教案-3-证法一令有用Bernoulli不等式,有或证法二(用均值不等式)例6证时,例7设证明(四)收敛的否定:定义(的“”定义).定义(数列发散的“”定义).例8验证(五)数列极限的记注:1.满足条件“”的数列2.改变或去掉数列的有限项,不影响数列的收敛性和极限.重排不改变数列敛散性:《数学分析》教案-4-3.数列极限的等价定义:对任有理数对任正整数(六)无穷小数列:定义.Th2.1(数列极限与无穷小数列的关系).§2收敛数列的性质(4学时)教学目的:熟悉收敛数列的性质;掌握求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迫敛性定理及四则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数列极限的计算。教学时数:4学时一.收敛数列的性质:1.极限唯一性:(证)2.收敛数列有界性——收敛的必要条件:(证)3.收敛数列保号性:Th1设若则,,nnNnNab(证)系1设若,,nnNnNab,(注意“=”;并注意和的情况).《数学分析》教案-5-系2设或.则对(或0),,arN(或系3若则对绝对值收敛性见后.4.迫敛性(双逼原理):Th2(双逼原理).(证)5.绝对值收敛性:Th3(注意反之不正确).(证)系设数列{}和{}收敛,则(证明用到以下6所述极限的运算性质).6.四则运算性质:Th4(四则运算性质,其中包括常数因子可提到极限号外).(证)7.子列收敛性:子列概念.Th5(数列收敛充要条件){}收敛{}的任何子列收敛于同一极限.Th6(数列收敛充要条件){}收敛子列{}和{}收敛于同一极限.《数学分析》教案-6-Th7(数列收敛充要条件){}收敛子列{}、{}和{都收敛.(简证)二.利用数列极限性质求极限:两个基本极限:1.利用四则运算性质求极限:例1註:关于的有理分式当时的极限情况例2填空:⑴⑵例3例42.双逼基本技法:大小项双逼法,参阅[4]P53.例5求下列极限:⑴⑵《数学分析》教案-7-⑶例6(例7求证例8设存在.若则三.利用子列性质证明数列发散:例9证明数列发散.§3收敛条件(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判断数列极限存在的常用工具。教学要求:1.掌握并会证明单调有界定理,并会运用它求某些收敛数列的极限;2.初步理解Cauchy准则在极限理论中的主要意义,并逐步会应用Cauchy准则判断某些数列的敛散性。教学重点:单调有界定理、Cauchy收敛准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相关定理的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数列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单调有界原理:回顾单调有界数列.Th1(单调有界定理).(证)《数学分析》教案-8-例1设证明数列{}收敛.例2(重根号),证明数列{}单调有界,并求极限.例3求(计算的逐次逼近法,亦即迭代法).解由均值不等式,有有下界;注意到对有有↘,二、收敛的充要条件——Cauchy收敛准则:1.Cauchy列:2.Cauchy收敛准则:Th2数列{收敛,(或数列{收敛,}Th2又可叙述为:收敛列就是Cauchy列.(此处“就是”理解为“等价于”).(简证必要性)例4证明:任一无限十进小数的不足近似值所组成的数列《数学分析》教案-9-收敛.其中是中的数.证令有……例5设试证明数列{收敛.三.关于极限例6例7例8四.数列单调有界证法:《数学分析》教案-10-Cauchy(1789—1857)最先给出这一极限,Riemann(1826—1866)最先给出以下证法一.证法一(Riemann最先给出这一证法)设应用二项式展开,得,+注意到且比多一项即↗.有界.综上,数列{}单调有界.证法二(利用Bernoulli不等式)注意到Bernoulli不等式为正整数),有《数学分析》教案-11-由利用Bernoulli不等式,有↗.为证{}上方有界,考虑数列可类证↘.事实上,(此处利用了Bernoulli不等式)↘.显然有有即数列{}有上界.证法三(利用均值不等式)在均值不等式中,令就有《数学分析》教案-12-即↗.令可仿上证得时↗,(时无意义,时诸=,不能用均值不等式.)当时,由由↗↘.4.证法四(仍利用均值不等式)即↗.有界性证法可参阅上述各证法.证法五先证明:对和正整数,有不等式事实上,《数学分析》教案-13-该不等式又可变形为(为正整数)在此不等式中,取则有就有↗.取又有对成立,又由小结、习题(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