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Word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第38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础巩固1.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KHSO4MgSO4NaClCaSO4CaCO3葡萄糖淀粉甲培养基0.02%0.02%0.02%0.01%0.5%0.5%2%乙培养基0.02%0.02%0.02%0.01%0.5%00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2.2013·屯溪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位置是随机的D.在挑取菌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4.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鉴定时,加入刚果红可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细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比实际值高B.比实际值低C.和实际值一致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能力提升7.[2012·上海联考]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NaNO3K2HPO4KClMgSO4·7H2OFeSO4(CH2O)H2O青霉素高含量3g1g0.5g0.5g0.01g30g1000mL0.1万单位(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__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_________左右,在__________附近操作。(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应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_染料,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若产生________,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8.发酵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于培养、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培养、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如图K38­1所示:图K38­1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先调节________,分装后用棉塞封瓶口,最后________处理。(2)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从甲到乙的培养过程是为了______________。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3)为确定菌体产量,图中②操作之前,应先称量________的质量。过滤后需反复烘干称量,直至________。所获菌体干重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K38­2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图K38­2(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为碳源、并加入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_______的菌落。(2)在如上所述的筛选过程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的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木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________酶。高(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_。(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可利用________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10.[2012·武汉联考]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图K38­3(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___________,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__________。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______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________。11.下面是探究如何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与计数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2)材料用具:农田的表层土壤、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涂布器、无菌培养皿、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恒温箱。(3)方法步骤:①倒平板:分别将无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操作过程应在火焰旁。②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样10g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1mL,转至9mL的无菌水的大试管中,依次稀释到107稀释度。③涂布: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每个稀释度下,无氮培养基一般应至少涂布________个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涂布1个平板。④培养:放入恒温箱内,在28~30℃下培养3~4天。⑤细菌的计数: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为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测试的平均值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稀释度是105)。(4)预测结果:相同稀释度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应多于无氮培养基上的数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挑战自我12.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某种细菌(记作R菌)周围的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繁殖。(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2)某同学假设了造成R菌周围的其他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R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B.R菌吞噬了其他细菌C.R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D.R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3)参照题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请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问所做的选择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及结论。①方法步骤: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成分分别配制甲、乙两个培养基。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②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1.C[解析]根据所提供的甲、乙两种培养基的成分分析,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是:甲培养基以葡萄糖和淀粉作为有机碳源和能源,也有少量的无机碳源(CaCO3);乙培养基无有机碳源和能源。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都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只能培养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2.B[解析]培养基不仅需要一定的营养构成,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3.C[解析]平板划线时的正确操作是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皿。然后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4.A[解析]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明显不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起产生上述结果,对照实验的设置,不会影响实验组的实验结果。5.C[解析]一般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鉴定,常用方法有两种,这两种方法分别在倒平板时和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加入刚果红。6.B[解析]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而样品稀释度无论多高都很难使其中的细菌都单个分布于培养基上。7.(1)液体(2)(CH2O)灭菌50℃酒精灯火焰(3)(CH2O)纤维素粉刚果红红透明圈[解析]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等,分析该培养基的成分,该培养基没有添加琼脂,应为液体培养基,其碳源应为(CH2O)。配制培养基时,各成分溶化后要调整pH和灭菌后再分装,倒平板时,培养基应冷却到50℃左右,并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由于纤维素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