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经济地理基础理论——区位论区位(location)包含有区域和位置的意思,除在空间的位置外,还是放置和特定目的标定的地区。地理区位是区位论引入地理学后才开始使用的。区位论(LocationTheory)是现代地理学的核心。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就是阐明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移动规律的理论。西方区位理论的研究从19世纪初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传统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传统区位理论主要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影响微观区位或厂址选择的各种因素,其研究对象一般是以追求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单个小厂商及其聚集地——城市。它经历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两个阶段。前者主要指杜能创立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创立的工业区位论,后者影响较大的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改变了传统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吸取凯恩斯经济理论、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计量革命”所产生的新思想,以国家或区域范围为对象进行宏观、动态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了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计量学派等观点。区位论发展特点见表。区位论发展特点表项目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起始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涉及对象第一、二产业第二、三产业和城市城市和区域追求目标成本最低市场最优优势最明显理论特色微观的静态平衡宏观的静态平衡宏观的动态平衡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廖什俄林、哈格斯朗第一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9世纪初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渗透,农产品逐步商品化,于是提出了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的问题。农业区位论是杜能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提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该理论模式的中心思想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一、基本假设2为证明这一思想,杜能提出如下与世隔绝的孤立国假设:①在整个孤立国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都要以这个城市作为主要的销售市场;②孤立国中城市与农村间只靠马车一种交通工具,无可通航的河流;③孤立国为一平原,全国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完全一致;④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⑤平原四周是未经开垦的荒野,使孤立国与外界隔绝;⑥农作物的经营以谋取最大利润(实际上是包含利润和地租在内的收益)为目的;⑦运输费用与农产品重量和生产地到市场的距离成正比,由生产者负担;⑧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都固定不变。杜能从这一假设出发,分析了孤立国内如何布局农作物才能从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他认为,利润(P)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运到市场的运费(T)等因素决定:P=V-(E+T)公式表明,农业收益即利润是随运输距离的远近发生变化的,距离越近,利润超高,反之亦然。二、区位地租在不同条件下,区位地租是不同的。在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一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因为假设自然条件在空间上是均一的,所以土地离城市远近就影响到利润的变化。杜能把这种利润定名为区位地租,用R表示:R=Q(V-E)-Qtk式中Q代表单位面积产量;t代表单位产品的运费率;k代表距离城市中心的英里(1英里=1609.344米)数。上式表明,随着k的增大,R逐渐减小,当k=(V-E)/t时,R降为0,区位地租随距离增加呈向下倾斜的直线分布。由于越靠近城市,农民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区位地租越高,刺激农民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以弥补支付给土地的利益。然而只有边际收益大于投入,农民增加投入的行为才合理。因距城市远近收益不同,投入也就不同,其经营集约程度就有了差异。在多种农业生产品类之间,由于其各类所能偿付的区位地租的差异,以致其空间的分布呈一以市场为中心的向心圈。这种农业各品种的空间组织,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精华。杜能认为,如果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在空间上是连续的,农业的部门和作物的合理分布区是其能偿付区位地租的地段。因距离市场较近的农地其纯收益必然较大,较远的农地其纯收益必然较小。三、杜能圈杜能利用其利润公式分析了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远呈带状分布变化,围绕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被称为“杜能圈”,共3形成六个农作区。1.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它紧靠城市和市场,主要生产蔬菜、牛奶、鲜花等易腐难运、运费高的产品。因当时处于马车时代,缺乏贮存保鲜技术,这些产品生产不可离市场太远,否则运费增加,收益下降。此外,此圈离市场近、地租高,生产集约程度高、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因距市场近,可选择的农作物和经营方式多,故也称自由农业区。2.第二圈为林业区。专为城市生产燃料。当时的能源主要靠木材,其运输费用高,不宜离城市太远。但其不易腐,不像蔬菜、鲜花那样依赖城区的有机肥,且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蔬菜、牛奶和鲜花,因而分布在第二圈。3.第三圈为轮作农业区。该区主要种植谷物、土豆和饲养牲畜,实行轮栽作物制。谷物比第一圈农产品易装卸运输,不易中途腐烂,牲畜可赶着走;因不易得到城镇粪肥,限于种需肥少的作物,且需要合理轮作,农牧合理结合,保持地力。当地这一区层采用6年轮作制:黑麦一黑麦一马铃薯一大麦一苜蓿一豌豆,麦类提供商品,马铃薯自给,豆科作物恢复地力,饲养牲畜提供肥料。无休闲地。4.第四圈是谷草农作区。该区为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实行轮栽休闲制,向城市提供谷物和畜产品,以后者为主。因运费高,得不到城镇的肥料,较粗放的谷草式农作成为有利的方式。采用7年轮作制,3/7的土地种粮食,其余种牧草和休耕,即黑麦一大麦一燕麦一牧草一牧草一牧草一休耕。这样地力可自然4恢复,不必投入过多的劳力,牧草和休耕地的草及部分粮食可喂牲畜。属粗放农牧业。5.第五圈为三田制农作区。三田制即谷物一牧草一休耕,黑麦、燕麦、休耕各三分之一,主要向城市提供经过加工的畜产品和极少数谷物。因距市场远,产品上市运费高,全靠单位面积上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较低的地租与其他区层竞争,采用极粗放的经营管理才能获利。属极端粗放农牧业。6.第六圈为畜牧区。由于离城远,运费高,所种谷物只能供人畜自食之用。大量土地用来放牧或种牧草。经营畜牧业可将农畜赶往城市,无需运费;也可加工干酪,易于运输。属极端粗放畜牧业。第六圈之外是无人烟的荒野。理论的前提条件越多,其应用性就越差。杜能为使其理论能够应用于实际,把“孤立国”模型与实际相对照,指出实际中的国家和区域与孤立国的不同。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下半图),使用价值更高。第二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最早提出工业区位理论,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他在1909年和1914年先后发表了《工业区位论——工业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与资本主义理论》两本有关工业区位理论的专著,着重从运输成本、劳力(工资)成本和聚集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探讨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一、基本假说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地区,对工业区只探讨其经济因素;假定该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政策、民族、工人技艺都是相同的。2.有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地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3.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4.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即运费与里程及载运吨位成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二、区位因素分析韦伯认为:工业区位的选择取决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即任何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为寻找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韦伯首先引入了区位因素的概念。他认为,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其他地区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1.区位因素分类51)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是指对每种工业的区位都会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劳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特殊区位因子是对某种特定工业的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如气候、地质、水质、易腐原料的保存等。一般区位因子是建立工业区位的普遍性规律因子,所以是研究的重点。2)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区域因素指由于其影响常常决定着工业企业布局的地理区域或地点的因素,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运费等;集聚因素指工业固定于一地后所产生的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的伴生因素,如联合与协作、城市化及其产生的综合优势、地价变动、环境污染等。3)自然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技术因素指自然条件和资源特殊性及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由于其存在和变化使工厂获益;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经济形态、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利息的区域差异等因素,由于其存在和变化使工厂获益。虽然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众多,但韦伯认为起决定作用的只有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聚集作用。2.作为影响因素的原料分析1)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遍在性原料指各地都有的原料,如大气、水、粘土、谷物等;偏在性原料即限地性或地方性原料,因地质、气候、土壤等的不同而有严格的场所限制,如煤、矿石等。区位模式着重考虑偏在性原料。2)纯原料与粗原料。纯原料指转化为最终产品后重量基本上没有减轻的原料,如棉纱织成布;粗原料指只把自身重量的一部分转入最终产品的原料,如矿石,或生产过程中全部丧失自己的重量的原料,如煤、木炭等燃料。这种划分对偏在性原料区位意义重大,而遍在性原料失重与否对厂址选择关系不大。根据原料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K=偏在性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重量当K>1时,工业区位趋向于原料(燃料)地;当K<1时,工业区位趋向于市场;当K=l时,工业区位趋向原料(燃料)地、市场或二者中间的一个点。通过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得到合理确定工业区位的步骤:首先要根据运输指向来确定工厂的运费最小点,其后根据劳动力费用修改运费定向区位,再根据聚集作用再次修改运费定向区位。三、运输指向运输指向即运输决定的区位趋向。韦伯认为运费的本质内涵是重量和运距,当不同运输方式、线段、地形和特殊物造成运费差异时,可以通过按比例拉长或缩短运距,折算成统一的运费率,便于计算。又将原料和燃料价格差异计入运费,所以根据运输指向确定工厂的位置,即找一个吨公里最小的运费点。1.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其工业区位有三种形式:6l)若原料是遍在性原料,则工业区位在市场。因为工厂在市场区,原料和产品的运费都最小;2)若原料是偏在性和非失重原料,工业区位是市场和原料地连线上的任何一点;3)若原料是偏在性和失重原料,工业区在原料地。2.一个市场(M)和两种原料(地)(R1和R2),其工业区位有四种形式:l)若R1和R2都是遍在性原料,则工业区位应在市场;2)若R1为遍在性原料,R2为偏在性原料,且都是纯原料,则工业区位在市场;3)若R1和R2都是偏在性的纯原料,则工业区位应在市场;4)若R1和R2均为偏在性、失重原料,工业区位的确定较复杂。工业区位应在R1、R2和M三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内的某一点X上,具体位置取决于三个顶点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一般来说,从三角形的顶点R1、R2和M到工业区X的连线R1X、R2X和MX的长度与R1、R2和M的吸引力成正比。如图3.一个市场(M)和多种原料(地)(R1,R2,…,Rn),用区位多边形求解工业区位: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往往不只需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