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苏美冷战局面的形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第二二章章苏苏美美冷冷战战局局面面的的形形成成第一节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冷战一、易北河会师的激情消失如前所述,1945年4月25日下午1:30分,乌克兰第一方面近卫军第五集团军前进到易北河与美国第一集团的步兵第691师侦察小组在托尔高市附近易北河一座被破坏的桥上胜利相遇,使东西战线联结在一起,把德军分成南北两半,意谓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失败。会师的消息很快传到苏军和盟军各部队,官兵们互相拥抱,争相祝贺,一个个手足舞蹈,胜利的喜悦充满每个人的心头。由此可见,会师是激动的、快活的,振奋人心的。但随着德国和日本的战败投降,苏美英共同反对法西斯的使命已完成,战时结成的军事联盟已不存在,但斯大林和罗斯福都认为战后和平合作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可政治裂痕的扩大,最终导致联盟的破裂。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患脑溢血病逝,杜鲁门继任总统,对苏态度越来越强硬。在1945年4月23日,杜鲁门接见前去参加旧金山制宪会议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时,一再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要求改组波兰政府。美国要求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但斯大林在东欧问题上拒绝让步。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了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演说。西方人士攻击这篇演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4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8000多字的电报,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报告大体分五个部分:“1、苏联官方宣传机器表达的对战后问题看法的基本特征;2、苏联这些看法形成的原因;3、苏联的看法在官方一级的实际政策中的具体表现;四:关于苏联非官方一级执行的基本政策的情况和我作如下的估计。”(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凯南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认为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十分的敏感”,因此他声明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凯南的理论为美国制定遏制政策、发动“冷战”提供了理论依据。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战后的英国走向了衰落的边境,无力在世界上单独起作用,而苏联的强大,引起了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图,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格兰牛津郡的一个贵族世家。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39年以前的主要政治活动,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1906年作为自由党议员进入下院。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后历任殖民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盖利博卢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攻击布尔什维克主义,鼓吹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同年在议会选举中落选。1924年任S.鲍尔温内阁的财政大臣。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26年,主张镇压工人大罢工。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尔温的影子内阁。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A.N.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会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丘吉尔: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F.D.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战后的政治生涯: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鼓吹英、美联合以对抗苏联拉下的纵贯欧洲南北的“铁幕”。这次演说揭开战后“冷战”时期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英联邦和英帝国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但由于战后英国的衰落未能实现。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并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议员。1965年1月24日于伦敦逝世。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1906)、《马拉坎德远征史》、《马尔巴罗的生平与时代》(1933--1938)(4卷)等,成名之后他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6卷)、《英语民族史》(1956--1958)(4卷)、《世界危机》(1923--1929)(4卷)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历史著作和演说,丘吉尔曾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担忧,认为“苏俄已成为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欲拉拢美国抗衡苏联,美国为称霸世界,也愿借丘吉尔大造反苏舆论。1946年1月,美国邀请丘吉尔访问美国,经过一系列的策划,3月5日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亲自陪同下,来到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叶青到亚德里亚海的里斯雅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临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土耳其和波斯(伊朗)都为莫斯科政府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和对它们施加的压力而感到惊惶万分。”他呼吁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号召讲英语民族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共产主义的威胁。丘先生的演说,充分表达了美国政府的意见,杜鲁门在演说过程中多次为丘吉尔鼓掌喝彩。针对丘吉尔的演说,苏联方面做出了强烈的反映,3月13日发表了《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他们难于合作。”当记者问到“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斯大林回答“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的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说什么只有讲德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丘吉尔先生干他的发动战争的勾当,也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的,他硬说只有讲英语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民族,负有决定世界命运的使命。……毫无疑问,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同样明显的是,丘吉尔先生所采取的这种方针同现有的英苏同盟条约不相容。”同日,《真理报》发表了题为《丘吉尔玩弄刀枪挑起反苏战争》。丘吉尔的演说,也使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各种意见公开争论,商务部长华莱士提出“和平绥进论”,主张在政治上同苏联和解,反对联英制苏的强硬方针;以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为代表的坚持美国应当推行“孤立主义”政策,1946年4月6日,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说,暴露了他想称霸世界的野心,9月20日,他要华莱士辞职,24日,杜鲁门向白宫助理克拉克.克利福德提出“美国与苏联关系报告,阐述了矛头指向苏联的遏制战略。”第二节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步骤一、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图)就在积极考虑战后世界的各种问题。为了领导世界,积极主张实行“世界主义”政策,认为孤立主义者不懂得世界各地无不同美国的安全和利益有关,传统的均势政策只会有利于英、苏划分势力范围,必须按照世界主义的设想,通过全球的安排来维护“集体安全”,使美国充当世界领导者。1940年美国国务院建立“”对外关系问题咨询委员会”,其任务是“从美国最大利益出发”,研究战后美国“为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秩序而需要的基本原则。”1941年12月,美国国务院又设立了由国务卿赫尔任主席的“战后对外政策咨询委员会”,负责制定解决战后各种问题的方案。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福雷斯特.戴维斯,放出一个试探气球,在《星期六邮报》上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1、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是重要的前提。罗斯福认为战后苏联将成为欧亚大陆唯一的军事强国,英国仍不失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美国必须通过合作,把苏、美以致全世界纳入它的世界蓝图,使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罗斯福等人认为,法西斯的共同威胁,促使苏联与英、美建立战时合作,战后共同威胁虽消失,但仍存在着维护和平的共同需要,且苏联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战后为获得上百亿美元的援助以重建经济,会愿意继续合作的。罗斯福及其谋士们设计了一个以美国为主宰的美英苏大国合作。2、建立联合国是罗斯福世界蓝图的重要一环。罗斯福等人总结了国际联盟失败的教训,强调建立一个以几个大国组成的安全机构为核心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至关重要,罗斯福等人设计的联合国具有明显的特点:一个全球范围的国际组织;核心是由几大国组成的安全理事会;“大国一致”原则;建立托管制度。3、设计了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从金融、投资、贸易三方面进行对外扩张。(1)金融方面-------《布雷顿森林协定》英镑曾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主要的货币。直到二战前,40℅的国际贸易仍是用英镑来结算的,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帝国特惠制和英镑区的存在,维护了英国在世界货币金融领域内的实力地位。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凯恩斯计划”,旨在贬低黄金的地位。1943年4月,美国有“怀特计划”,该计划从美国拥有大量黄金储备,并处于大债国的地位出发,主张设立一个权力很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组织可以主动监督和干预会员国内经济事务,会员国要丧失一部分主权,非经该组织同意,会员国不得任意变更汇价。1943年9—10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1944年7月,美英苏中等44国家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又称“世界银行”)两个附件,这些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把黄金定价为一盎司35美元,确定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46年6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营业,1947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开始其业务活动。这两个组织总部均设在华盛顿。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控制了这两个机构,并进而操纵了国际金融。(2)投资方面:1941年3月11日至于1946年4月30日期间的租借法案,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